中医护理联合认知疗法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孙苇 胡月 杨晓明通讯作者

连云港市中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4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筛选后共计80名患者,随机等量分成对照组(认知疗法)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对比结果。结果:在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认知功能障碍MoCA和MMSE、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等数据上两组差异显著,以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在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等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

认知疗法;中医护理;气虚血瘀;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正文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1]PSCI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中医护理作为中国传统的护理方法,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效果。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和应对策略,以达到缓解或治愈心理问题的目的[2]。目前,临床研究中将中医护理联合认知疗法应用于PSCI的研究较少,关于其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探讨。因此,为了探究中医护理联合认知疗法的临床疗效,本文设计了一项对比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为2022620235月,筛选后共计80患者,随机等量分成两组。研究组23例,女17例;年龄在48-91岁,平均年龄(70.45±7.65)岁平均病程(13.26±2.23)天;症状情况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有11例、21例以及2例。对照组22例,女19例;年龄在51-93岁,平均年龄(72.78±7.98)岁平均病程(14.29±2.28)天;症状情况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有10例、21例以及3。对比可知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诊断标准:(1)明确患者曾经曾患有脑卒中;(2)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患者的脑卒中疾病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3)精神状态MMSE量表评分在24分以下,认知功能障碍MoCA评分在26分以下;(4)中医诊断中气虚血瘀证,气虚包括患者常常感到疲倦,无精打采,活动后气喘吁吁稍微活动或情绪激动时,便容易出汗舌质颜色偏淡,舌苔白润脉搏跳动无力,微弱[3]血瘀包括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多为刺痛感面色偏暗,唇色紫暗舌质颜色呈现紫暗或瘀斑脉象不流畅,如轻刀刮竹。);病程天数均小于30天;均存在记忆障碍情况;患者均知晓本研究且认同自己作为被研究成员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其他原因造成的认知功能障碍;心理状态差导致无法配合研究。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认知疗法,方法为:①记忆训练。通过特定的记忆训练任务,如故事复述、图片记忆、数字序列等,来提高患者的记忆能力[4]。比如可以给一些患者看一些图片后拿走,过几分钟让患者回想图片的内容。②注意力训练。利用不同种类的注意力训练游戏或任务,如寻找目标、注意力广度测试等,来提升患者的注意力水平。③问题解决能力训练。设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任务,教授患者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④情绪调节。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学习积极的情绪调节技巧。⑤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设计一系列实际操作任务,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⑥脑功能训练。利用计算机辅助或专门的脑功能训练软件,进行一系列旨在刺激大脑皮层活动的训练[5]。这些功能训练每天进行一次,每周六次,每次60分钟,持续训练两个月。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敷贴在特定穴位上的护理方法。常用的穴位贴敷药物包括丹参、川芎、三七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6]。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穴位,如神阙、气海、关元等。贴敷时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敏反应。一般每日更换一次,连续贴敷一周为一个疗程。

艾灸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灸条或灸炷,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熏烤的护理方法。艾灸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7]。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百会、神阙、足三里等。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一般每次艾灸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持续治疗2-4周为一个疗程。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功能的护理方法。对于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常用的穴位按摩包括揉按百会、神门、内关等穴位[8]。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一般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日进行1-2次,持续治疗2-4周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NIHSS(满分为42分,以分数高者为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ADL(满分为54分,最低为14分,以分数最高者为自由能力最差)、认知功能障碍MoCA(满分为30分,以分数最低者为认知损害最严重)MMSE(满分为30分,以分数最低者为认知损害最严重)、中医症状评分(包含0分、2分、4分以及6分,以分数最高者为最严重,每个项目总分均为6分,包括脉沉细、面色㿠白、舌质暗淡、气短乏力、舌苔白腻和自汗六个项目)以及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疗效以疗效指数进行判定,,疗效指数在20%以上的为显效,在12%20%的为有效,在12%以下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实施t、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评分指标对比

评分指标的数据上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评分指标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NIHSS

ADL

MoCA

MMSE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0

15.15±2.58

8.24±1.53

38.56±4.32

16.37±2.28

12.78±2.38

20.88±3.09

13.49±2.23

21.34±3.17

对照组

40

14.26±2.64

11.41±2.29

38.44±4.28

24.38±3.36

12.65±2.27

18.81±2.42

13.28±2.18

17.52±2.22

t

-

1.729

8.794

0.678

5.197

0.182

17.239

0.189

18.467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中医症状评分对比

中医症状评分的数据上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2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脉沉细

面色㿠白

舌质暗淡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0

5.29±0.58

1.16±0.18

5.24±0.47

1.86±0.16

5.19±0.51

1.57±0.13

对照组

40

5.24±0.56

2.49±0.24

5.27±0.48

3.24±0.26

5.09±0.43

2.69±0.27

t

-

0.233

3.482

0.112

4.977

1.334

4.587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组别

例数

气短乏力

舌苔白腻

自汗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0

4.93±0.48

1.66±0.17

5.31±0.49

1.59±0.16

5.34±0.27

1.43±0.12

对照组

40

4.85±0.44

2.59±0.26

5.29±0.45

2.97±0.37

5.36±0.29

2.74±0.18

t

-

0.438

3.759

0.374

3.792

0.391

4.812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临床疗效对比

临床疗效的数据上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3所示。

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0

27

12

1

3397.50%

对照组

40

19

10

11

2372.50%

x2

-




5.392

P

-




<0.05

3讨论

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其病机在于气虚和血瘀[9]。气虚导致血液流动无力,形成瘀血,瘀血又会阻塞经络,影响气血的正常流通,进一步加重气虚。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认知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

认知疗法是针对认知过程进行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记忆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其认知功能。然而,在处理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时,认知疗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认知疗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心理状态不稳定、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较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可能不理想。其次,认知疗法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配合度,对于重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此外,认知疗法并不能解决气虚和血瘀的根本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需要在认知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方法,特别是穴位贴敷、艾灸和穴位按摩等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调理。这些中医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气虚和血瘀的状况,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更好地改善认知功能。穴位贴敷是一种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相关穴位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具有益气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敷于相关穴位,如神阙、气海、关元等。这些穴位位于腹部和腰部,是人体的重要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气虚血瘀的状况[10]。艾灸是一种通过温热刺激相关穴位的方法。艾叶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如百会、神阙、足三里等,可以进一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穴位按摩是一种直接刺激相关穴位的方法。我们可以按摩百会、神门、内关等穴位,这些穴位具有调理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10]。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研究中,在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认知功能障碍MoCAMMSE、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等数据上两组差异显著,以研究组更优(P<0.05)。

综上所述,在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等情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斌,陈思文.中医针灸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23, 40(4):527-530.

[2] 薛善乐,严智慧,杨珊莉,.基于"心脑共主神明"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智三针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 31(4):4.

[3] 安娜,郑卫莉,关继华.从中医气虚血瘀论治中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J].新疆中医药, 2009(01):10-11.

[4] 杨帆,罗开涛,杨喜兵,.百会长留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18, 38(11):6.

[5] 贝永红,王海英,涂宇,et al.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场景式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继发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 39(32):2501-2506.

[6] 王天磊,刘建浩,郑杨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头针对气虚血瘀证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 24(13):6.

[7] 邓福华.针灸疗法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  2021.

[8] 丁震环,赵松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烙灸对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 2018, 26(2):2.

[9] 赵萍,王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 20203034, 241-242, 2020.

[10] 王颖,魏洪玉,刘术青.中医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研究, 2022, 4(2):108-109.

[11] 刘晶晶,张文娟,游佳,.拇指药罐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病人的影响研究[J].全科护理, 2021, 19(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