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输液安全护理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针对性输液安全护理;肿瘤住院;应用价值
正文
肿瘤疾病是一种慢性、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的疾病,在治疗期间,有许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1]。在生理方面,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脱发及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则应给予适当的护理与支持;有营养不良,因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或因疾病自身而引起的进食障碍,因此需要营养支助和指导[2]。在心理方面,有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患者担心自己的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影响到治疗的效果。有出现头发脱落,体重改变等外在变化,对自尊有影响;患有社会问题,因为生病会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从而引起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3]。目前,在临床上,除了常规护理外,更多的是加入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有针对性的输液安全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在输液时,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输液的安全、有效。本文选择了64例肿瘤住院患者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64例肿瘤住院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2,针对性输液安全护理)。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3-70(62.05±2.48)岁;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56-71(62.39±2.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给予基本的护理和心理安抚。首先,护理人员在输注之前要检查输液用药,以确定患者的身份,以及输入的药品的剂量、方法是否正确。每天要做好输液室地面和物品的清洁和清洁工作,并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在输液前要先让患者先吃点东西,输完液后要让患者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如果有任何异常,马上向医生汇报。
1.2.2观察组
针对性安全护理:①输液安全护理。为了保证患者输液的安全性,改进了传统的避光袋,保证了护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输液瓶内的液体状况,同时也方便检查患者的基本信息,防止信息对错。②管路安全护理。根据传统患者服装的缺点,自行研制了患者服装,以方便输液港及PICC的换药及使用。护理人员在管路维护,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状况,暴露长度,输液等过程中,因多次更换衣物,容易导致穿刺失败,甚至脱落。虽然护理人员会告诉患者正确的穿衣方式,但是在更换PICC的时候,还是会增加PICC导管的脱落和移位的几率。改进后的患者服可以减少换衣次数,减少PICC脱落的几率,有效提高导管安全性。③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了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护理人员们一起使用反馈式的教学方式,并且建立了一个护理质量提高团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最终制定出了一张适用于输液港的健康教育问题,收集并整理患者的回答,以便弄清楚存在的问题,做好出院后的出院指导。④心理护理。全面照顾患者的精神状况,对患者的焦虑可以放一些轻音乐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对于抑郁症患者,要多和患者沟通,尽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
1.3观察指标
①输液安全事故发生:包括跌倒、尿路感染、低血糖、皮肤感染、不遵医嘱等;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评定,总分0~18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得分越高抑郁、焦虑越重;④护理满意度:运用科室自制问卷调查,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液安全事故发生比较
观察组输液安全事故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输液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 跌倒 | 尿路感染 | 低血糖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n=32)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对照组(n=32) | 2(6.25) | 1(3.13) | 1(3.13) | 4(12.50) |
| 4.267 | |||
P值 | 0.039 |
2.2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 日常生活 | 活动 | 近期支持 | 健康 | 总体精神 | 总指数 |
观察组(n=32) | 1.72±0.21 | 1.90±0.34 | 1.68±0.31 | 1.64±0.49 | 1.91±0.25 | 8.67±1.84 |
对照组(n=32) | 1.52±0.32 | 1.53±0.51 | 1.36±0.44 | 1.32±0.45 | 1.65±0.41 | 7.14±1.96 |
t值 | 2.956 | 3.415 | 3.363 | 2.721 | 2.063 | 3.219 |
P值 | 0.004 | 0.001 | 0.001 | 0.008 | 0.003 | 0.002 |
2.3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心理状况比较(,分)
组别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n=32) | 40.22±9.03 | 29.22±7.35 | 45.79±8.11 | 35.13±7.05 |
对照组(n=32) | 40.80±8.41 | 35.17±8.09 | 45.24±9.27 | 40.75±4.67 |
t值 | 0.266 | 3.079 | 0.253 | 3.759 |
P值 | 0.791 | 0.003 | 0.801 | 0.000 |
2.4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n=32) | 19(59.38) | 13(40.63) | 1(3.13) | 31(96.88) |
对照组(n=32) | 14(43.75) | 12(37.50) | 7(21.88) | 25(78.13) |
| 5.143 | |||
P值 | 0.023 |
3.讨论
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困难,预后极差,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并发症以及强烈的痛苦,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4]。癌症的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等为主,其中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另外,癌症患者经常会出现能量消耗增加、食欲降低等症状,还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并发症,如感染、静脉血栓、淋巴水肿等[5]。对此,应采取切实的防治措施。在实施护理协作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状态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营养管理、运动管理和用药管理;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纾缓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不适;为患者提供情感辅导及辅导,协助患者调节精神状态,缓解压力;在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生活指导,以促进其身体、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恢复[6]。经过上述的护理协作措施,能够让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能加快康复进程。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也会让患者有更大的力气和勇气,让他们顺利地渡过难关。
随着护理水平的提高,现在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这种模式可以对患者的不良症状进行干预,主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细节护理、心理护理等,可以使患者的不良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输液的安全性[7]。本文从输液安全、管路安全和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对输液安全和管路安全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中,观察组未发生输液安全事故,对照组发生跌倒、尿路感染、低血糖、总发生率分别为6.25%、3.13%、3.13%、12.50%,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近期支持、健康、总体精神、总指数评分分别为(1.72±0.21)分、(1.90±0.34)分、(1.68±0.31)分、(1.64±0.49)分、(1.91±0.25)分、(8.67±1.84)分,对照组分别为(1.52±0.32)分、(1.53±0.51)分、(1.36±0.44)分、(1.32±0.45)分、(1.65±0.41)分、(7.14±1.96)分,观察组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9.22±7.35)分、(35.13±7.05)分,对照组分别为(35.17±8.09)分、(40.75±4.67)分,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96.88%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78.13%(P<0.05)。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提高患者对输液的安全,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规范操作程序,规范操作方法,降低输液差错及意外的发生率;定期对输液泵、管道等设施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运行良好,减少因仪器失效而造成的危险[8]。在临床上,通过合理应用补液,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舒适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的恢复,使患者的体质得到改善。有目标的输液护理能使患者感到关怀与专业性,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藉由详尽的护理提示及讲解,使患者明白自己的疗程及用药效果,减轻紧张与害怕[9]。针对患者的情况及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输液护理,提高患者的认同度及满意度;通过精心的护理,传达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输液安全护理应用到肿瘤住院患者的治疗中,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既能使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得到提高,又能减少输液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推动患者的健康康复。
参考文献
[1] 毛彬彬,林尽,张巧仙.针对性输液安全护理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9):1210-1211.
[2] 于玲歌.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S02):192-192.
[3] 李兵.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0,(19):101-102.
[4] 余瑾,沈艳红.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 2020, 021(011):70-72.
[5] 杨朝辉.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探究[J].婚育与健康, 2023(12):154-156.
[6] 王撷雨.针对性输液安全护理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6):0126-0128.
[7] 伍小玲.人文关怀护理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8):201-202.
[8] 刘凤,赵炳媛,祁阳,王璇,姜桂春.肿瘤患者应用静脉输液港化疗的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0):23-27.
[9] 邓尚容.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9):0183-0183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