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探讨
摘要
关键词
高血压;脑卒中;偏瘫;前瞻性护理;患者满意度
正文
前言: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多发性疾病,长期的高水平血压会导致血管动脉硬化,从而造成脑血管狭窄或堵塞,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其中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等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存在肢体感觉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不能自行料理基本的日常活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严重影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2]。基于此,本研究对68例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前瞻性护理对患者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抽取符合研究纳入条件的68例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4例。
纳入条件:68例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医院CT检查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均伴有高血压病史,未服药时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3];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详情,表示自愿参与,并签订研究相关文件。
排除条件:伴有恶性肿瘤者;脑卒中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伴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精神系统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或不能坚持完成研究者。
对照组:男:女=18:16;年龄:56-80(61.45±3.76)岁;病程:2-8(4.52±2.63)月;出血部位:脑叶出血5例,外囊出血9例,基底节及内囊出血13例,丘脑及其他部位出血7例。
观察组:男:女=17:17;年龄:55-79(61.56±3.82)岁;病程:4-10(10.96±2.77)月;出血部位:脑叶出血6例,外囊出血9例,基底节及内囊出血13例,丘脑及其他部位出血6例。
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为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压疮预防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具体为:①组建前瞻性护理小组:建立以护士长为组长、护士为组员的前瞻性护理小组,组员一般4-5名,给予小组专业性培训学习,促进小组成员对前瞻性护理内容、高血压脑卒中偏瘫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以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及护理质量。小组成员对前瞻性护理内容进行初步制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病历等相关资料,分析护理问题及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性护理措施。②评估患者情况:患者入院后,通过与家属及患者本人交流,获取患者全面信息,包括疾病、既往史、性格爱好等,同时对患者偏瘫患肢的肌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小组成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在前瞻性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调整,以达到满足患者需求为目的。③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充分认识高血压脑卒中偏瘫相关知识,以促进患者治疗、护理配合度的提高。④功能锻炼:可分为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神经功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1)患者在卧床期间,给予患者被动训练护理,患者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活动患者各个关节部位及肌肉按摩等,包括患侧肢体的屈伸、内旋、外展等动作,采取从上到下、大关节到小关节、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由弱到强的训练原则,每天2次,初次时间为10min,然后逐渐增加,此阶段最长不超过30min。(2)患者情况有所好转后,训练由被动训练逐渐转变为主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患者的自主性,指导患者训练项目、强度及时间,强度以患者不出现不适情况为宜。当患者肌力改善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坐起、床旁站立、借助外力行走等步骤逐步进行,训练过程遵循由简到繁、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康复训练原则,在患者可以承受范围内开展康复训练,注意训练时务必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伴,避免出现意外事件。(3)待患者可自主活动时,指导患者开展神经功能恢复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如四肢屈伸、髋关节内旋外展、翻身等。上肢偏瘫程度较少的患者可指导进行做手指操、拍掌训练,以便刺激肢体末梢神经,然后逐步开展上肢末端肌肉群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肢体偏瘫较严重患者,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进行肌肉力量恢复训练,如借助绳索、棍棒等。(4)生活技能训练:指导患者自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从刷牙、洗脸、梳头、进食逐渐到复杂的如厕、穿衣等,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自信心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⑤心理护理: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由于患者出现肢体偏瘫情况,往往造成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或障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通过倾听、转移注意力、家属安抚等方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给予正面的举例说明或现身说法的形式,让患者切身明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处,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及依从性。⑥社会支持:给予患者前瞻性护理时,要求家属、朋友与患者保持有效的交流沟通,帮助患者构建患病期间的社交圈子,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注,以便促进患者自信心的提高,从而逐步改善患者的心态。⑦并发症护理:保持患者床单的清洁工作,同时做好患者自身清洁工作,保持床单、贴身衣物整洁、干净、干燥,对卧床患者进行定期翻身,避免发生压疮,不定期协助患者抬高下肢,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避免肺炎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采取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相关工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②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其中神经功能采用NIHSS量表进行评估,而生活自理能力通过ADL量表评价,其中NIHSS得分越高,说明神经缺损越严重;ADL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自理能力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20.0对研究计量和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然后再分别行卡方及t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较对照组的数据显著更高,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例(%)]
组名 | 例数 | 满意度情况 | |||
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
对照组 | 34 | 11 | 15 | 8 | 26(76.47) |
观察组 | 34 | 27 | 6 | 1 | 33(97.06) |
X2 | - | - | - | - | 6.275 |
p | - | - | - | - | 0.012 |
2.2比较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
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更好,p<0.05,见表2:
表2:NIHSS及ADL评分(`x±s,分)
组名 | 例数 | NIHSS | ADL |
对照组 | 34 | 18.36±2.51 | 55.62±2.74 |
观察组 | 34 | 12.68±1.25 | 71.74±6.17 |
T | - | 11.811 | 13.923 |
p | - | 0.001 | 0.001 |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疾病,当高血压患者在出现激动、劳累、用脑过度后诱发血管收缩,引发脑部动脉血管出现玻璃样变或纤维样变,大大降低了血管的弹性,极易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出现出血,高血压脑卒中病情发展迅速,且严重,通常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达到高峰,患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躁动﹑昏迷及嗜睡等临床表现,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在内囊或外囊部位,较大机率可压迫神经,所以极易导致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5-6]。有临床数据表示,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在24-72h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其机理是在脑组织未出现不可逆损伤前重新激活已休眠的大脑组织的神经功能活性,促进大脑功能的重新建立[7-8]。
前瞻性护理模式是临床上的一种有预见性且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该护理模式围绕患者的护理问题出发,遵循整体护理指导思想,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预见性的护理干预,避免患者风险性问题的发生及病情的进一步进展[9-10]。前瞻性护理是优质护理的体现,其具有较高的互动性、持续性,护理人员通过培训提升自身护理操作技能及护理质量,在评估患者情况时,分析患者高风险护理问题,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通过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再配以人性化的人文关怀,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及病情进展的同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提高患者自信心,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11-13]。
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通过前瞻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更好,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提升。表明,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措施干预后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疗效,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前瞻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少芬,黎定兰. 前瞻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6):73-75.
[2] 刘海青,程晶晶. 前瞻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482-483.
[3] 徐玉方,王章钰,宋静. 24 h姿势管理 结合前瞻性针对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DVT发生、神经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5):2798-2801.
[4] 吉润芷,王艳,王鹿婷,等. 前瞻性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病人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9):635-636.
[5] 陈玉风.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5):79-81.
[6] 陈华利,范海燕,李翠华,等. 前瞻性针对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9,41(2):314-317.
[7] 蔡红斌. 前瞻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0):109,118.
[8] 李媄,李燕,肖芳.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35):74-76.
[9] 李秋妍,吴瑜娟,刘晓芬. 前瞻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5):122-123.
[10] 黄惠平,区晓鸣.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排便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4):136-137.
[11] 谢晓玲,麦桂英,胡媛媛,等. 前瞻性针对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1):7-9.
[12] 陈虹. 基于循证理念的前瞻性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早期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7):1186-1188.
[13] 高云霞. 常规护理+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8):168-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