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史丽雪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 100072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本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检查时间分组,各5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综合优质护理的为研究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检查伪差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检查结果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实施综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减少伪差的出现,保障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以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获得的患者的认可及好评。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综合优质护理;检查结果

正文


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胸痛、头晕以及心血管疾病患的诊断中,是一种安全且无创的检查方式,具有监测时间长、检出率高等特点,在提高非持续性心律失常、扩大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是在患者生活状态下获取24h或者更多时间的心电图信息,以此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可靠信息,与常规的心电图相比较,动态心电图可以发现一过性异常心电图改变,更利于临床对于患者的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实践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降低了临床的诊断的准确性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分析主要与患者的心理存在一定的关系,部分患者由于对动态心电图了解不足,对于自身疾病存在紧张、恐惧等态度,也有患者对于自身疾病重视度不高,在监测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配合度不高,使得检查结果出现误差[2]。鉴于此,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不重视的行为,我院将综合优质护理应用到了动态心电图患者的护理中,就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本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检查时间分组,各5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6.85±3.3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4.79±3.75)岁。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研究。上述资料P>0.05可以开展研究

1.2 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方面:此时患者对于自身病症缺乏了解,加上患病后心理较为脆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的出现一方面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所以,需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疏导,尽量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并且告知动态心动图检查的目的及意义,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运动指导:告知患者在监测的过程中应进行适度的运动,这样有利于捕捉到心率以及运动之间的关系,但是应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不过运动过量。(3)环境护理:由于动态心电图会受到电磁波的干扰,故叮嘱患者要远离磁场,如手机、电脑、电磁炉等设备。

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研究组采取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如下:(1)对于患者的心理方面,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强一对一的心理指导首先与患者沟通,分析患者负面情绪的来源,进行针对性疏导如担心疾病以及预后的患者,可以通过分享案例的方式帮助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2)生活日记记录方面,首先需要告知患者详细记录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重视。然后告知患者需要详细记录运动的内容以及时间等信息,特别是当身体出现不适感时的具体感受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活动,以上信息有助于医生结合心电图的变化对于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3)健康宣教:①疾病相关知识:对于疾病知识了解不足,患者会出现紧张或者不重视的情况,故需要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引起的原因,并且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剖析不良行为对于疾病的影响向患者介绍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养成健康的行为。②饮食:叮嘱患者保持饮食清淡、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必要时也可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并鼓励家属参与其中,督促患者改正不良饮食习惯。③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在检查前1天洗澡,对于胸毛比较多的患者叮嘱其提前剔除,不要损伤皮肤。检查的过程尽量远离各种电器,减少电磁波的干扰。告知患者选择宽松舒适的衣服,检查中注意不要弯折导线,不可自行打开记录装置。不要进行大幅度的活动,防止电极接触不良。④用75%的酒精消毒电极片后将其放置在皮肤处,然后用细砂纸轻轻擦拭,直到其与皮肤密切接触,此外,保证电极片位置正确,减少误差。观察仪器的运行情况,保障性能的完好性。叮嘱患者睡觉尽量选择左侧位或者平卧位。检查前更换电量充足的电池。

1.3 观察指标

1.3.1记录两组患者检查伪差发生率,包括基线漂移、伪心律失常、心电记录中断。

1.3.2检查结果:评价记录合格率(记录内容准确、完整)、干扰发生阳性率(全程干扰>5%表示阳性)以及总监测时间完整率(监测时间>24h)。

1.3.3舒适度:应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包括心理精神(30分)、环境(20分)以及心理(20分)等3项指标,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舒适度越高。

1.3.4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0分,90-100分表示十分满意;75-89分表示满意;75分以下表示满意;统计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以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百分制,≥80分表示掌握。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录入软件SPSS 26.0分析处理舒适度评分计量型资料以±s)表述组间数据比较时以t检验检查伪差率、检查结果、满意度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等计数型数据以n(%)表示,组间数据比较以X2检验。P<0.05表述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伪差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查伪差发生率分别为6.00%、18.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1 两组患者检查伪差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基线漂移

伪心律失常

心电记录中断

总发生率

研究组

50

1(2.00)

0

2(4.00)

3(6.00)

对照组

50

3(6.00)

3(6.00)

4(8.00)

9(18.00)

X2


-

-

-

4.332

P


-

-

-

0.037

2.2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研究组生日季记录合格率、总监测时间完整率较对照组更高,干扰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生活日记记录合格率

总监测时间完整率

干扰阳性率

研究组

50

46(92.00)

48(96.00)

2(4.00)

对照组

50

37(74.00)

41(82.00)

8(16.00)

X2


8.576

5.005

4.000

P


0.003

0.025

0.046

2.3 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舒适度评分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3。

3 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理精神

环境

心理

研究组

50

26.89±2.21

18.32±1.15

17.68±1.52

对照组

50

22.14±1.78

14.42±1.23

13.78±1.76

t


11.836

16.377

11.859

P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4。

4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疾病知识掌握率

研究组

50

31(62.00)

17(34.00)

2(4.00)

48(96.00)

47(94.00)

对照组

50

25(50.00)

16(32.00)

9(18.00)

41(82.00)

40(80.00)

X2


-

-

-

5.005

4.332

P


-

-

-

0.025

0.037

3 讨论

心电图是一种检查心血管疾病的可靠设备,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检查等多种优势,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随着心电图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发现动态心电图较常规的心电图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心电图信息,监测时间更长,可以更好捕捉到患者心电异常变化,且对于一过性的异常情况也有着较高的检出率[3]。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够为医生判断疾病提供更多且全面的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临床实际应用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造成诊断误差,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主要监测时间较长、患者对于检查了解不足、情绪不佳、依从性较差等因素有关,故为了减少上述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临床在患者检查过程中会配合一些护理措施,尽可能消除检查误差[4,5]

常规的护理措施要从患者的心理、运动指导以及环境等方面入手,嘱咐患者遵照医嘱执行,以获得准确的数据,但是实际取得的效果有限。相关研究指出[6],综合优质护理会从多角度、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通过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更好调节情绪,尽可能减少情绪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对于疾病及检查知识进行普及,一方面可以强化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助于获取更多的有效数据,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综合优质护理的实施,能够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保障总监测时间的完整性,提高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7]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检查伪差发生率、检查结果、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率等各项指标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证实综合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检查伪差的出现,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强化了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改善患者舒适度,获得了患者的认可,满意度得到提升。分析综合优质护理过程中会综合分析伪差出现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规避,减少伪差的发生[8,9]。通过健康指导,可以使患者掌握更多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纠正不良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另外,该项检查虽然是无创的,患者也没有痛苦,但是总体分析其仍然是一项应激源,诱发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而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疾病应激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患者心理状况较差时,降低依从性的同时会应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干扰疾病的诊疗[10]。故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以及抵触的情绪,正确看待检查和疾病,减少了对于检查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综合优质护理对于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顺利完成以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孙霞.综合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9):209-211.

[2]梁红.预见性护理联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J].现代养生,2023,23(6):438-440.

[3]于淑玲.预见性护理联合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23):129-132.

[4]查聪秀.综合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疗效及价值体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6):68-70+91.

[5]薛慧芳,宫武装.针对性护理结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2):2196-2197+2200.

[6]朱金玲.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对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19):202-203+84.

[7]刘桂芬.探讨心电图室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0):143-145.

[8]王朋敏.护理干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十二导动态心电图机伪差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1,34(6):187-188.

[9]王倩,付翠翠,方媛媛,张晓文,于雪丽.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护理对患者心理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81-82.

[10]吕楠.综合护理干预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9):76-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