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疗法配合拔罐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刺络放血;拔罐;慢性荨麻疹
正文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治愈过程困难且容易复发。这些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尽管传统西医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一旦停止用药,该病可能会再次出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探索中药作为替代方法来治疗这种疾病[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刺络放血疗法配合拔罐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3-63岁,平均(42.22±2.11)岁;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4-62岁,平均(42.27±2.0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呲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选择氯雷他定(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04)治疗,口服,10mg/次,1次/d。
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1)拔罐:穴位主要为神阙穴,选用大号玻璃火罐,采用闪火罐法进行4-5次闪罐,留罐10min。(2)刺络放血:将患者背部皮肤暴露,采用油涂于膀胱经及督脉处,并沿静脉进行走罐,使患者皮肤充。然后通过梅花针在膀胱经、督脉循经进行叩刺。采用闪火罐法于刺络处进行按压,持续10min,并擦拭干净皮肤残余血迹。随后在曲池、耳尖穴、委中等穴位采用药三棱针进行点刺,见血后拔出火罐。两组均持续治疗24d。
1.3观察指标
(1)症状消失时间:包括瘙痒、风团、烦躁。(2)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明显(P<0.05)。如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组别 | 例数 | 瘙痒 | 风团 | 烦躁 |
观察组 | 28 | 13.64±1.35 | 14.17±0.27 | 15.23±1.35 |
对照组 | 28 | 20.22±2.34 | 26.54±1.63 | 23.57±2.47 |
t | - | 12.888 | 39.617 | 15.678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2.2两组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复发率为1(3.57%),对照组复发率为6(21.43%)。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明显(x2=4.082,P=0.043)。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局部肿胀的症状,通常由皮肤和黏膜小血管扩张引起渗透性增加。具体亚型包括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荨麻疹血管炎和物理性荨麻疹。尽管我们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但它是最常见的亚型。在西医临床实践中,抗组胺药通常被用于暂时缓解患者的症状。然而,由于其持续时间较长且复发率较高,连续使用西医治疗可能会导致耐药现象,并无法保证持续有效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考虑使用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发病主要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外加六淫之邪的侵袭;或饮食不节、肠胃湿热;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治疗以祛风为主[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均低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刺络放血疗法配合拔罐疗法对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原因,是因为刺络放血拔罐是一种综合疗法,结合了拔罐和刺络放血的技术。其中,刺络放血能够有效地促进经脉通畅,而拔罐则有助于温养经气、活化血液循环[3]。在进行刺络放血拔罐时,通过在背部运用拔罐器具,并利用梅花针按摩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等穴位,可以激发经络之气并改善静脉循环系统,从而有效调节内脏功能,并排除体表的病邪。同时,在曲池、耳尖、委中等穴位进行点刺出血,则可达到滋阴清热、活化与滋养血液的良好效果[4]。
综上所述,采用刺络放血疗法配合拔罐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铁育华,黄楠,张维维,等.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J].大医生,2023,8(9):90-93.
[2]林海波,杜雪娇,杨杨,等.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5):2353-2357,2412.
[3]刘子省.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7):106-107.
[4]隗希花.慢性荨麻疹采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的疗效及复发控制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