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李静媛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卫生院 北京市 顺义区101300

摘要

目的:重点分析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前牙修复的68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自行选择的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常规修复组与美学修复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前牙修复效果、牙齿功能、美观情况、修复满意度及修复前后各口腔指标。结果:与常规修复组相比,美学修复组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形态评分及牙齿功能、美观情况评分更高,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美学修复组修复满意度优于常规修复组(P<0.05);修复前,对比两组患者各口腔无较大区别(P>0.05),修复12个月后,两组患者PLI指数对比无较大区别(P>0.05),与常规修复组相比,美学修复组GI指数更低,GCF、ACP水平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牙美学修复在临床口腔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确保修复的功能,还提高了患者前牙修复美观度,有助于保持患者口腔健康,提升患者自信心,值得推广。


关键词

前牙美学修复;口腔治疗;修复效果;牙齿功能;美观情况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重视。拥有一口美观整齐的牙齿和漂亮的笑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美容标准之一。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健康的牙齿对于口腔功能、消化和发音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和自信心[1]。近年来,我国牙科技术迅速发展,口腔美学的治疗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创新。口腔美学主要指牙齿和面部的美观,包括牙齿的颜色、形状、排列以及面部的对称性等方面,能够帮助牙齿缺陷患者获得美丽笑容[2]。前牙缺损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指上颌或下颌的前牙(门牙、侧切牙)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情况,多由外伤或意外损伤、牙齿龋齿或牙周疾病、先天缺失等原因导致[3]。前牙是牙齿中最容易被人注意到的部位,其缺损可能对患者外观和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现代牙科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前牙缺损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前牙美学修复可帮助患者恢复牙齿外观、功能和咀嚼能力,同时改善患者口腔美学,提升患者生活自信心[4]。本文便针对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前牙修复患者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226-2023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前牙修复的68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自行选择的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常规修复组与美学修复组,各34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2例、22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43岁、18岁,平均年龄为35.71±3.28岁,研究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3例、21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45岁、19岁,平均年龄为36.64±3.39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符合可比性原则(P0.05)。纳入标准:(1)已通过临床检查,确认符合前牙修复标准,同时自愿接受前牙修复治疗者。(2)年龄≥18岁。(3)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类患者。(2)口腔卫生保持不佳者。(3)合并口腔疾病,需先进行疾病治疗者。(3)中途退出研究或不愿参与研究者。此次研究已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常规修复组在修复过程中直接完成常规治疗,无需进行美学修复。美学修复组需在完成所有治疗后进行美学修复,具体操作如下:治疗前,评估患者口腔情况,对患者进行彻底清洁,去除干净牙垢与腐质,将牙周病损周围的组织磨除,确保修复体与患牙牙面之间能够自然衔接,强化前牙修复与固定效果。在开展前牙修复前,需根据患者牙齿颜色选择适合的修复体,将修复体处于灰度背景下经色卡与自然牙进行比较,同时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确保选择的修复体与牙齿颜色一致。在选择修复体时需注意尽量在自然光下进行,且患者不可化妆,以免对修复体选择产生误导。

1.3观察指标

①从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形态三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每项满分为5分,得分越高则修复效果越好;②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牙齿功能及美观情况,以满分100分为标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牙齿越好、美观度越高;③以短信形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本次前牙修复的满意度,以满分100分为标准进行过评分,总分小于60则表示不满意,60-79分则表示比较满意,80-99分则表示满意,100分则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本次共发送短信68条,收到回信68条,回复率100%;④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前、修复12个月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液(GCF)量、酸性磷酸酶(ACP)水平。PLI评估标准:3级:龈缘区、龈沟区以及邻面存在大量软垢;2级:龈缘区、邻近区域存在中等量菌斑;1级:龈缘区存在少量菌斑,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但可使用探针可刮出;0级:龈缘区未出现菌斑。GI评估标准:3级:牙龈出现自发性出血,且炎症反应较为严重;2级:牙龈出现出血情况,炎症反应一般;1级:牙龈仅存在轻度炎症;0级:牙龈正常。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结果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牙齿功能、美观情况、修复前后口腔指标分析中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使用 t 检验,患者修复满意度以率(%)表示,组间使用x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患者修复效果

常规修复组与美学修复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边缘密合度(4.09±0.13)分、修复体颜色(4.12±0.14)分、修复体形态(4.05±0.15)分,研究组边缘密合度(4.51±0.16)分、修复体颜色(4.38±0.13)分、修复体形态(4.42±0.14)分,与常规修复组相比,美学修复组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形态、修复体颜色评分更高对比有差异(t1=11.879P1=0.001t2=7.935P2=0.001t3=10.515P3=0.001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牙齿功能及牙齿美观度

常规修复组牙齿功能(81.57±4.32)分、牙齿美观度(80.36±4.25)分,美学修复组牙齿功能(88.94±3.12)分、牙齿美观度(89.73±3.28)分,与常规修复组相比,美学修复组牙齿功能、牙齿美观度评分更高对比有差异(t1=8.064P1=0.001t2=10.177P2=0.001P0.05)。

2.3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

常规修复组非常满意926.47%)例、比较满意1235.29%)例、一般满意823.53%)例、不满意514.71%)例,总满意度为85.29%;美学修复组非常满意154.00%)例、比较满意1029.41%)例、一般满意823.53%)例、不满意12.94%)例,总满意度为97.06%,与常规修复组相比,美学修复组修复满意度更高,对比有差异(x2=8.609P=0.003P0.05)。

2.4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指标

修复前,常规修复组PLI0.86±0.42)、GI0.44±0.31)、GCF3.25±0.39mgACP13.45±4.29U/L,美学修复组PLI0.85±0.40)、GI0.43±0.27)、GCF3.28±0.41mgACP13.39±4.30U/L,修复前对比两组患者各口腔指标无较大区别(t1=0.101P1=0.920t2=0.142P2=0.888t3=0.309P3=0.758t4=0.058P4=0.954P0.05);修复12个月后,常规修复组PLI0.82±0.34)、GI0.63±0.37)、GCF4.21±0.38mgACP11.36±3.56U/L,美学修复组PLI0.76±0.27)、GI0.44±0.31)、GCF3.21±0.26mgACP9.24±2.25U/L,修复12个月后,两组患者PLI指数对比无较大区别(t1=0.806P1=0.423P0.05),与常规修复组相比,美学修复组GI指数更低,GCFACP水平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2=2.295P2=0.025t3=12.664P3=0.001t4=2.935P4=0.005P0.05)。

3讨论

现代牙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口腔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口腔美学旨在通过改善牙齿和面部的外观,提升患者的自信和满意度。现代牙科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牙科疾病治疗效果和效率,同时也使得口腔美学的效果更为理想和个性化,多种类型的治疗方式、治疗技术为患者口腔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5]。在进行牙齿修复时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和期望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从而实现美观、自然、舒适的口腔美学效果。前牙牙体缺损是牙科疾病中的常见类型,通常由外伤(事故、运动伤害、交通事故等)、炎症(慢性牙髓炎、牙周炎等)、龋齿、先天性牙胚缺失等因素导致,前牙缺损不仅仅影响患者口腔美观,还会对患者咀嚼功能产生影响[6-7]。如患者前牙损伤较为严重则可能导致患者难以咀嚼和进食,甚至影响言语清晰度。因此,在对前牙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关注外观修复,也需要重视恢复其功能性,使患者能够重新获得咀嚼功能和自然的面部表情[8]

传统的前牙缺损修复方式包括全冠修复、固定桥修复、活动义齿等,其中全冠修复最为常见,需要先对受损牙齿进行磨牙处理,然后制作金属瓷冠或全瓷冠,最后将冠体牢固地粘接到牙齿上,以恢复受损牙齿的外观和功能;固定桥修复需要对缺损牙齿进行磨牙,然后制作人工牙齿和桥体,最后将桥体永久性地粘接在牙龈下方的牙齿上,以填补缺失牙齿的空隙;活动义齿主要用于较大范围的前牙缺损治疗,主要使用金属扣、卡环等固定工具将义齿固定于牙齿上,这种修复方式患者清洁和日常护理更加方便。虽然传统前牙缺损修复方式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存在明显局限性,其一是创伤性较大,对周围健康牙齿的牙体磨损较多,可能损害健康的牙齿组织;其二是金属材料的使用可能使修复后的牙齿显得不够自然,与周围天然牙齿不协调,美学效果不佳;其三是可能影响患者咀嚼功能。随着现代牙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牙、全瓷修复、透明贴面等新型修复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修复方式,有效弥补了传统修复方式存在不足,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美学及功能需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美学修复组修复效果、牙齿功能、牙齿美观度以及修复12个月后的GI指数与GCFAC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前牙美学修复不仅恢复了患者口腔美观,还保证了患者口腔功能的正常应用,是较为理想前牙缺损修复方式。

综上所述,前牙美学修复在临床口腔治疗中具有良好价值,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口腔美观需求,还可以促进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持患者口腔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燕. 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5):35,44.

[2] 东保. 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6):77-78.

[3] 吕长军. 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0):20-23.

[4] 周明德,仇碧莹,余昊翰,. 浅谈数字化引导的前牙美学修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2,38(3):405-412.

[5] 杜晓康,沈利. 牙冠延长术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对微笑美学的影响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23,32(7):131-134.

[6] 闫媛媛,闫凯凯,施娟. 树脂分层前牙美学修复在前牙外伤致缺损中的应用[J]. 贵州医药,2023,47(6):925-926.

[7] 谢跃伶,聂玉洁. 微创贴面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2023,13(6):160-163.

[8] 李洪军.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5):34+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