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治疗期间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朱俊菊通讯作者

贵阳市云岩区人民医院 内一科550001

摘要

目的:探析在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期间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4~2023.4在本院诊治的6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用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指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4h后的血氧分压水平较治疗前水平出现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支持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入住呼吸内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时间较对照组时间更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获得确切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动脉血气,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有创通气率。


关键词

老年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正文


    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而呼吸衰竭则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样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大多数慢阻肺患者晚期均可能导致引发Ⅱ型呼吸衰竭,且以老年患者居多[1]。无创正压通气是当前临床中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对于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有积极作用[2]。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能造成患者出现面部皮肤损伤,降低患者舒适度,从而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经鼻高流量氧疗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疗法,可迅速对患者氧合改善,有效改善患者的同期功能[3]。基于此,本文将探析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期间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4~2023.4在本院诊治的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患者平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对照组各为30例。观察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龄范围在60岁~77岁,年龄均值为(67.15±3.49)岁;慢阻肺病程在1年~11.5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65±2.35)年。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年龄范围在61岁~76岁,年龄均值为(66.85±3.64)岁;慢阻肺病程在1年~10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25±1.8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对,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4]中有关诊断标准;(2)有自主呼吸能力;(3)无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正压通气禁忌证;(4)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订有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合并有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3)处于深度昏迷状态;(4)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方法

    均对两组患者采取解痉平喘、扩张支气管、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干预。

对照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入住呼吸内科(建议有ICU字样的更改为入住呼吸内科,或者入院。该文章最好是在普通病房,而非入住ICU期间,建议有ICU字样的地方酌情删除)4h内,以无创呼吸机对患者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将无创呼吸机调节为S/T模式,调整初始吸气压为8cmH2O-10cmH2O,呼气压参数调整为4cmH2O-6cmH2O,氧体积积分数(调整为氧浓度)调节为30%。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经鼻高流量氧疗干预,使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仪配合鼻塞导管,将氧流量参数调整为20-40L/min,将氧浓度(调整为氧浓度)调整为30%,控制温度保持在35℃-37℃;患者入住呼吸内科4h内,维持治疗2h以上,控制24h内治疗时间为4h。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对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动脉血气等指标重点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适当调节仪器参数,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90%。若发现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意识障碍、痰液排出困难、咳嗽乏力、缺氧纠正难度较大或者是呼吸心搏停止等现象,立即将对患者改成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4h后),监测记录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并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水平。

1.3.2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呼吸支持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入住呼吸内科时间、住院时间,并组间比较各项时间。

1.3.3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率以及并发症(鼻面部损伤、胃肠胀气)发生率,组间比较发生总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归纳整理,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用,表示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为±s)P评定检验结果,软件数据检验结果若显示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指标比对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R、RR、PaCO2、MAP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Pa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   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指标比对(±s)

组别

时间

HR(次/min)

RR(次/min)

PaO2(mmHg)

PaCO2(mmHg)

MAP(mmHg)

对照组(n=30)

治疗前

114.25±10.36

29.46±5.36

51.69±6.13

67.64±5.69

102.31±8.64

治疗后

90.48±8.64

24.84±4.69

77.84±8.12

50.31±5.36

90.54±5.67

观察组(n=30)

治疗前

114.34±10.97

29.57±5.43

51.57±5.69

67.88±6.34

102.35±8.98

治疗后

85.64±8.26

21.18±4.21

84.64±8.69

47.02±5.12

86.12±5.03

t/P组间值(治疗前)

0.033/0.974

0.079/0.937

0.079/0.938

0.154/0.878

0.018/0.986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9.651/0.000

3.553/0.001

14.078/0.000

12.143/0.000

6.238/0.000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11.447/0.000

6.688/0.000

17.438/0.000

14.020/0.000

8.637/0.000

t/P组间值(治疗后)

2.218/0.031

3.181/0.002

3.132/0.003

2.431/0.018

3.194/0.002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组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观察组的呼吸支持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入住呼吸内科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更短(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2。

表2   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呼吸支持时间(d)

呼吸困难缓解时间(h)

入住呼吸内科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30)

8.62±1.52

8.29±1.43

8.76±1.64

14.38±2.37

观察组(n=30)

7.15±1.43

6.08±1.24

7.64±1.05

13.02±1.64

t

3.858

6.395

3.150

2.585

P

0.000

0.000

0.003

0.012

2.3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有创通气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3。

表3   有创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比对[n(%)]

组别

有创通气率

并发症

鼻面部损伤

胃肠胀气

总发生率

参照组(n=30)

6(20.00)

4(13.33)

4(13.33)

8(26.67)

观察组(n=30)

1(3.33)

5(16.67)

7(23.33)

12(40.00)

4.043

-

-

1.200

P

0.044

-

-

0.273

 

3.讨论

Ⅱ型呼吸衰竭是慢阻肺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气道阻力提高,促使气流受限严重,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5-6]。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临床中用作于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以鼻面罩连接呼吸机对患者实现通气治疗,借助呼吸机提供的正压支持对辅助通气有效实现,以此对患者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起到纠正作用,促进改善患者肺功能。虽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插管造成的创伤,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能导致患者不耐受频发,降低患者舒适度,增加治疗失败率,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伤[7]。经鼻高流量氧疗是通过加湿器、热循环装置以及空氧混合器等共同组装应用,经鼻导管传输氧气,持续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氧浓度,并且能够充分的满足患者自主护理氧流速需求,有效调高血氧分压,下调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促进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8]。有研究表明[9],对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方案(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4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支持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入住呼吸内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以联合方案(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干预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心率与动脉血气,降低有创通气率,加速患者恢复进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导致的生理痛苦,降低插管感染风险,改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通气功能;而经鼻高流量氧疗作为新型无创呼吸支持方法,可迅速改善患者氧合与通气功能,且适用范围较广,保持恒定氧浓度,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促进改善呼吸频率,改善肺功能[10]。将两种呼吸支持方式结合应用,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加速患者恢复进程。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予以经鼻高流量氧疗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确切,对于患者的呼吸、动脉血气改善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有创通气率,促进症状改善,加速患者恢复进程

参考文献

[1]阮世冲,谭海涛,唐宇乐,等.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 2022,41(4):50-53.

[2]卞锋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呼吸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42(21):5223-5226.

[3]张雅丽,周芬,张连莲,等.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药研究, 2022, 1(15):67-69.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3):170-205.

[5]杨玉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 2022, 35(2):76-78.

[6]邹荣华.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 21(2):133-134.

[7]陈杰.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22(1):1-6.

[8]李文建,许婷.无创正压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3(4):24-27.

[9]宋丁鼎,邱晓平,张彬,等.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 2021, 045(008):1250-1251.

[10]李宁,卢春兰,蒋碧佳,等.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0, 35(3):489-4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