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美卉

青岛市黄岛区大村中心卫生院 山东省 青岛市266417

摘要

目的:讨论及研究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所有患者分别为其提供尿液检验(对照组)与生化检验(实验组),比较两种检验的诊断结果以及各项指标结果。结果:行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存在,P<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生化检验,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提倡。


关键词

生化检验;糖尿病诊断;应用

正文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显,易被患者所忽视,一旦患者发病后未及时控制血糖水平,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增加患者失明、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严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故做好疾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当前针对于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尿常规或者生化检验,本文就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的效果进行讨论,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年龄范围36-79岁之间,平均年龄58.29±2.41岁,女性42例,男性38例,分析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资料,显示结果P>0.05,可开展本研究。

纳入条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

排除条件: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免疫疾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检查,患者在检查前的8小时禁食、禁水,于次日清晨8:00取中段尿,数量10ml,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查,通过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开展检查。实验组患者提供生化检查,患者检查前,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检查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醒患者检查前的12小时禁酒,不服用任何降糖类药物。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抽取患者静脉血液2ml,行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查,并反复检查,数量为3次[2]

开展糖耐量试验,患者检查前的三天饮食于处正常的状态,在开展检查前的22:00时后禁食,于次日6:00-8:00采集静脉血液样本,数量为2ml,为患者提供空腹血糖检查,要求患者检查前停止使用糖尿皮激素、胰岛素,取75g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在三分钟内饮用完毕,之后在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分别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进行血糖检验;记录患者的血糖水平[3]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数据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涉及到的患者数量使用n%表示,检验通过 检验。对本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使用血糖检验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均高于尿液检验,P<0.05。

分析两种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

组别

准确率

误诊率

漏诊率

对照组(n=80)

67(83.75%)

4(5.00%)

11(13.75%)

实验组(n=80)

77(96.25%)

2(3.00%)

1(1.25%)

X2

10.2571

5.3618

4.1687

p

0.0024

0.0215

0.0317

2.2两种检查方式在结果上差异较大,尿液检验的相关指标高于血糖检验,p<0.05。

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x±s,mmol/L)

组别

空腹血糖

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对照组(n=80)

9.28±0.85

2.52±0.72

9.75±0.63

11.69±2.36

3.23±0.42

实验组(n=80)

5.42±0.59

2.23±0.39

8.31±1.21

10.23±1.37

2.81±0.36

t

12.2614

2.3615

5.1564

4.2618

6.157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糖尿病会对多个器官造成侵害,患者的血糖值只有处于正常的范围,方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一旦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或者骤降,机体的健康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威胁。于对于糖尿病患者而,发病后若控制效果不佳,出现微血管病变或者大血管病变的机率较高,患者出现双目失明、脑血管病变或者肾功能衰竭的机率较高,当前针对于该病主要通过服用降糖类药物,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提醒患者定期开展运动,确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当前临床并无特效药物治疗该药[4-5]。该病属于一种全身性代谢类疾病,患者表现为暴饮、暴食、体重减轻、多饮、多尿。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易导致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患者的血糖水平无法有效的改善,继而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疾病的初期无明显的症状,易被患者所忽视,待患者症状明显时,疾病已经蔓延到多个器官,多数患者并不重视自身疾病,未及时到医院治疗,病情严重时方住院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故在疾病的早期给予正确诊断,为患者提供有利的治疗依据,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十分重要[6-7]

糖尿病检测的几种类型:尿液诊断主要通过患者清晨中段尿液中的血糖水平来判断,而该检验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极易引发漏诊或者误诊。肾脏会吸收葡萄糖,若患者存在糖尿病,血糖水平会持续升高,超出了肾脏对葡萄糖吸收的范围,无法被吸收的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故为患者提供尿液诊断可以掌握患者血糖水平,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可以了解尿液当中的蛋白质水平、糖类,该种检查方式相对更为简单,而且费用低廉,但准确率相对较低。故在临床使用该种检查方式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机率较高,故选择有效的诊断方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十分重要[8]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进步,检查方式的发生、发展,生化检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当中,若患者血糖水平高,患者的糖化血糖水平也会升高,该种检查方式可以掌握患者血液当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葡萄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会结合抗原、抗体,继而产生某些特定反应。 血糖作为判断糖尿病的唯一可靠指标,通过对疑似糖尿病患者提供血糖检测,通过血糖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该检测通过对患者空腹的静脉血液进行检测,了解患者机体内部的血糖、糖耐量、甘油三酯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糖尿病指征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该方法便捷、高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9]。患者的空腹血糖阳性率高,说明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机率大,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正比的状态,血糖表示的患者某一个节点的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很好的反应患者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情况。该指标作为葡萄糖和血红白蛋白发生酶促反应的指标,具有不可逆性。该指标可以了解患者采血前8周的血糖水平,评估更为准确,

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会对多个器官、功能造成损伤,血糖的靶向器官是肾脏,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肾脏疾病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会随着疾病的进展发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血糖动力学指标异常。血糖检验在采血液标本10分钟内就可以得到检测结果,准确率更高。该种检验价格更为低廉,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检验准确性更高,降低漏诊和误诊的机率,也说明了医疗工作的可靠和安全,有利于医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该种检查弥补了传统尿检的不足,准确的掌握了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旦患者的葡萄糖水平升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会升高,这些数据有利于为医生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血糖检验已经是当前检验的主要手段,但为患者提供血糖检验时应注意血糖仪不得被阳光直射,应将其放置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定期清洗仪器或者使用棉签擦拭,擦拭时选择清水,不得使用有机溶剂[10] ;采血前应了解患者的皮肤情况,确定进针的深度,保证一次采血成功。

生化检验作为当前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方式,可以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清三甘油酯等,可以对机体血液葡萄糖含量、代谢能力进行检测,若患者的FBG水平处于3.9-6.1mmol/L,说明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人体进食过后,人体内储存的糖会逐渐变成糖原,确保血糖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而通过运动消耗,无食物补给后,人体就会分解脂肪,脂肪内的10%甘油会糖变成为葡萄糖,待人体胰岛素发生分泌障碍后,无法正常代谢血糖,导致人体糖分增加、TG以及血糖浓度增加。而为患者提供生化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糖耐量可以清晰显示,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患者接受度度理高,分析患者行尿检和生化检验的结果,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误诊率更低,更能满足患者的诊断需求,有利于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刘宁,吴静蕊,史亚敏.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 2020(3):2.

[2] 郑红军.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出率的观察[J].甘肃科技, 2023, 39(5):111-113.

[3] 曲良斌.浅谈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3):1.

[4] 李蔚.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9):4.

[5] 孙美霞,孙晓琳.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38):2.

[6] Chiara B ,Barbara H ,Vesna B , et al.Have interventions aimed at assisti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facilitating earlier diagnosis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ldren been successful? A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J].BMJ open,2023,13(12):e076459-e076459.

[7] 周柯,徐建欣,邢国征.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系统医学, 2023, 8(13):100-103.

[8] Aristeidis G ,Natasa C ,Alexandra E , et al.Diabetic ketosis vs ketoacidosis as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pediatric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Associated features and rate of progression during the first two years after diagnosis[J].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2024,38(1):108667-.

[9] 郑红军.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出率的观察[J].甘肃科技, 2023, 39(5):111-113.

[10] Ellampally M J ,T K D ,Rula B , et al.The Impact of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on the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mong Asian Indians (AIs) in New Jersey: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BRFSS Survey From 2013 to 2017.[J].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Transcultural Nursing Society,2023,10436596231217662-104365962312176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