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绘画教学;色彩运用能力
正文
一、引言
绘画是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课程,对于孩子们的审美素养培育起着关键作用。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审美教育是基础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绘画课程来巩固孩子们的绘画基础,加强他们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他们的艺术欣赏和色彩分析创建基础。因此,教师为了保证绘画教学品质,提升幼儿审美素养,则应注重色彩教育,认识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意义,借助色彩相关知识来强化孩子们对美术的整体认知,推动美育在幼儿园绘画课程中的贯彻落实。
二、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意义
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教师主动加强培养孩子们的色彩运用能力,主要有如下几方面意义:其一,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在绘画过程中,色彩被认为是最能引人入胜、影响深远的因素之一,通过色彩应用能力培养,可以协助孩子们更有效地运用色彩,丰富作品的展示方式,增强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和表达力;其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色彩运用不只是对传统颜色的应用,更是对色彩配比和调和的创新和突破,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持续尝试新颖的色彩配比和使用方法,这样的探索过程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三,提升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通过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够协助孩子增强对色彩的观察和感知技能,促进他们对色彩变化的敏感度,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和想法;其四,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幼儿需要进行互动交流和启示,共同应对问题,这种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技能,提升协作能力。
三、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练习使用不同色彩组合进行创作,强化幼儿创造能力
在幼儿绘画教育中,通过实践使用各种颜色进行创作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其目标是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色彩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可以探索颜色的多样性,理解不同颜色组合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所以,教师需要引领孩子们去尝试冷暖色的对比和互补色的搭配等各种色彩组合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每一种组合所展现出的独特吸引力,继而培养色彩运用能力。例如,混合红色和黄色产生橙色,混合蓝色和黄色产生绿色,这种直观的演示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能动性,还能帮助他们理解色彩混合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设置一系列以“色彩混合”为主题的活动,并要求孩子们创作出色彩斑斓的海报或画作,必须用他们自己混合的颜色来完成。孩子们需要尝试不同的颜色搭配,以实现理想的视觉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让幼儿在实践中运用色彩理论,还有助于强化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色彩运用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会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逐步塑造自己的色彩搭配偏好和审美准则,继而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引幼儿进行色彩组合创作时,应注重鼓励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与反馈,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和信心。通过持续性的练习和指导,幼儿将逐渐提升自己的色彩搭配技巧和审美素养,最终为其发展和成长创建基础。
(二)将色彩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活跃绘画教学气氛
色彩对幼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鲜艳且神秘的颜色能够在绘画教学中牢牢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设置刺激性强的颜色游戏,以活跃绘画教学气氛,引领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改变绘画课堂的单调学习环境。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致,所以将游戏教学融入绘画教育中,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色彩运用能力。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色彩为核心,采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升幼儿的颜色认识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具体而言: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幼儿所熟知的三原色展示给大家,接着每个幼儿按照自己喜爱的色彩寻找邻近的颜色。接着,教师将准备好的色彩标签贴在黑板上,并询问每个孩子:“谁的颜色与教师手中的色卡相似?请把它贴在黑板上。”对于回答正确的孩子,可以给予一定奖励。通过这种游戏方式,促使孩子们理解同一色系的颜色含义,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色彩,使他们能够感知到不同的色彩图像,从而促进色彩运用能力。
(三)组织开展写生教学,提升幼儿深入观察技能
在孩子们的绘画技巧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为了让他们在色彩运用方面有更深入的提升,则可以选择写生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提升幼儿深入观察的技能,让幼儿真实地体验到色彩的变化规律。例如,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们到自然角去研究植物的外观特征,进行植物写生活动,让幼儿着重观察植物在光照下呈现出的各种色彩。这样,孩子们不再只是单纯地用绿色来描绘植物,而是利用各种颜色来表现植物的色彩,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接着,教师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人物动态写生的活动。由于幼儿年龄偏小,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有顺序地对模特进行观察。在这样的绘画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关注人物各个特征的色彩变化,而且也对发丝、衣裤和人物形态有了更精细地描绘,在多次训练后,幼儿的色彩运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设置手指印画活动,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幼儿园孩子的绘画技能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对颜色有一个基础的理解,可以选择简单易行且成效显著的手指印画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出极高的兴致,面对自己完成的一幅幅丰富多彩的手指印画后,他们纷纷发出了对自己的赞扬声,比如“我做的手指印画多好看呀”“我想在上面再印两个手指画”等,以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在具体的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孩子偏爱使用黑色和灰色等较暗的颜色,经过观察发现这些喜欢使用这些颜色的孩子通常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因此,教师可以逐渐改变他们使用颜色的习惯,在他们使用颜色的过程中,引领这部分孩子使用色彩鲜艳、明亮的颜色。活动结束后,将他们的作品全部粘贴在展示架上展示,并邀请孩子们评选出最美的手指拓印画以及阐述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们都认为颜色鲜艳夺目的印画最漂亮,用色暗沉、看起来灰溜溜的作品难以引起他人关注。经过多次的活动,教师注意到那些最初偏爱使用暗色的孩子们,如今也开始使用鲜艳的颜色,他们的作品也常常得到小朋友们的赞扬,不仅提升了这部分孩子的色彩应用能力,也促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绘画作品时,色彩的运用至关重要,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注重对孩子们的培育和引领,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有关色彩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强化绘画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孩子们的美术素养。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持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文化底蕴,为幼儿提供更为优质的绘画课堂环境,使得幼儿能够得到全面学习色彩的运用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色彩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亚静.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22,(35):116-118.
[2]颉涛涛.乡村幼儿园运用色彩开展创意绘画的研究策略[J].学周刊,2021,(21):183-184.
[3]郑雯雯.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3):148-148+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