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的教学变革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玉香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党集镇中心小学274200

摘要

结构化思维是数学学科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其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以学科特性以及学生学情等为依据,从内容整合、课堂结构优化等层面展开结构化教学,使学生学习呈整体化发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增强其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学习、发展夯实基础。本文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切入点,对结构化思维的价值以及教学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教学变革

正文


前言:近些年素质教育”“新课改等政策的推行结构化思维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愈发受到关注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但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结构化思维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学习质效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探究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上述问题予以解决提升数学结构化教学质效,具备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

一、数学结构化思维的价值

利于数学思维力的提升

教学实践发现,随年龄的增长一些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深刻在脑海中的数学思想精神则不会被遗忘其可长期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施加积极影响。对于学生而言其数学思维发展的深度直接决定其数学学习能力经由数学思维系统观整体观的融合,利于学生更好发展数学推导概括认知等能力使学生思维品质更具灵活性、深刻性多元性

有助于帮助学生创建整体性认知结构

从数学学科教学层面分析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意识教学内容结构化予以突出强调数学结构化思维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以往知识简单的线性排列予以改变,理清知识间的关系从而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结构

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并未一蹴而就的,其是在教学过程、经验累积中逐渐形成的,“四基”的传承发扬。将数学学科内容展开结构化整合,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联合。在背景、大体系、大框架中,学生可具备更为广阔的数学视野,并且其思维深度也会进一步提升,由此,即可帮助学生更为灵活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增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1]

二、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的教学实践策略

加强内容整合,展开结构化教学

从数学学科学习角度分析,其并非简单模仿计算方法,或是记忆背诵数学定理概念,而是在数学理论基础上对知识间的联系予以把握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并对所学知识加以灵活应用。如在分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中在相关内容学习前学生已然积累了一定的除法运算经验。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问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间存在的联系?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除法是乘法逆运算这一特性,对分数除法的解题思路予以探究。而教师若想完成该项教学任务必须对教材内容有着整体性的认知,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内容,只有如此,才可实现知识间的融合贯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所述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情境如现有4/5升的果汁要将其均分给小红和小明则二者可分到多少升的果汁?根据此情境学生结合既往知识经验,自主思考,对问题予以解答,经由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给出不同的答题方式,如有的学生通过想乘算除等方式对问题予以解答先列出算式4/5÷2”,后根据2/5×2=4/5,最终算出4/5÷2=2/5。还有学生采取转化为小数的方式进行计算4/5=0.8后用0.8÷2=0.4”“0.4”又可换算为2/5。还有学生采取转化为整数的方法展开计算4/5L”为“800mL”“800mL÷2=400mL”“400mL又可换算为2/5L。利用上述方法可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帮助其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对学生逻辑思维知识框架搭建等方面存在积极影响[2]

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所有数学课题均存在核心问题教师若可对该问题予以掌握和运用可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而教师在寻找核心问题时,必须把握三个特性第一,问题必须在学习实践中真实遇到并存在一定的探究价值第二,问题可实现分散知识的串联要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第三问题吧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存在一定深度。如在9加几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提问如何计算9加几多数学生给予教师的回答均为逐个相加逐个数出随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学具小棒拿出,针对性设问若不采取上述方式,同学们可以快速算出9加几是多少吗?使用手中学具试一试最后,教师再将传授给学生,如此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利于学生结构化认知的形成,并且为学生后续7加几”“8加几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中以问题为驱动,不仅利于学生发现、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从思维发展角度出发,展开结构化教学

1.在联想中促进感悟

联想属于发散性思维,主要是通过对相似事物想象而产生的。此种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益处。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联想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所学知识在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思考一下将圆切割后可拼成何种图形,再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何种状况下拼成图形与长方形最为相近拼成图形和圆形存在何种联系?最后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思考如果是圆锥或圆柱能否通过此方法对其表面积进行计算?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相关知识产生整体化认知,对学生学习质效提升有着积极影响

2.在类比中培养结构化认知

类比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指由两个或超过两个对象的属性推导出相似事物的属性特征。教师加强类比在教学实践中的迁移应用有助于学生知识内容结构化认知的形成,提升学生学习质效。如在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学中,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其中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教师可从学生以往学情、知识积累着手,分数”“除法”“展开类比教学加强学生对基本性质的了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类比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内容的相似以及不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以所说内容为依据,利用类比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使学生在由此及彼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3]

结论:总而言之结构化教学是鉴于知识逻辑整体框架而形成的一种新式教学形式,与以往教学形式相比此种教学方法利于学生知识理解迁移运用等方面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应加强对结构化思维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利用核心问题等策略,切实提升结构化教学质效,使结构化教学的作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提升数学学科整体教学质效,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为学生未来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蓉.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研析 [J]. 小学生(上旬刊), 2024, (03): 16-18.

[2]章曦雯.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J]. 求知导刊, 2023, (33): 65-67.

[3]胡珂. 结构化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J]. 新教育, 2023, (32): 75-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