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卓衍钱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实验中学邮编:514699

摘要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阵地,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相悖。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思考,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思考

正文


引言

初中核心素养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也能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形成对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能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同时也能用科学的方式去进行实验探究,体会到实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不怕失败的科学品质,养成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向

从理论上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注重的是传授学科知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多种方式的科学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探索实验能力。然而,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环境下,这种实验教学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对实验教学的进一步重视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的方向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对此,作者认为,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第一,实验在构建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实验教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学生可以在没有实验的经验过程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一事实使很多人认为,实验并不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备要素,这一源于教学实践的客观状况,与物理知识发展的过程也是相悖的。所有的物理教学理论都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用来考核学生的试卷,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但从学生发展的观点来看,物理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物理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这个目的,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物理知识及其系统,如果通过创新的实验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实验教学的方向就是对的。

其次,以核心素养视角看待物理实验教学,就离不开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等要素组成,而这些要素的落地,自然要在特定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而这一学习过程就包含了实验过程。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向,就是要看实验教学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核心素养发展空间,若有,则证明实验教学的方向是对的。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许多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对实验教学的创新和探索。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解释实验原理,而不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此外,一些教师还倾向于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实验录像,而非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逐渐降低,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而不去深入思考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和实验意义。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重视程度不够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部分教师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他们往往以考试为导向,过度聚焦于物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理念导致物理实验教学的时间被不断压缩,甚至被完全忽略,从而使得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路径

聚焦物理核心素养,优化和更新物理实验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环境下,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1)老师要从整体上理解物理实验教学,努力通过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加深物理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继续提高物理实验的比例,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经费,为物理实验的教学创造更好的硬件环境。(2)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老师要根据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设计,保证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同时,能够得到自己的全面发展。(3)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牢牢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实验的探究之中,促进他们自己的物理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用开展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想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理实验,就需要让老师们在对物理实验进行最优化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趣味性的实验,让他们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持续地激发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实验的学习之中。一方面,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将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内容进行融合,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例如,在初中物理的电学教学中,为了提高物理实验的趣味性,老师们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个“体验静电触电的味道”的小实验,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内容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进行物理实验时,由于大部分的物理实验都很难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如果进行了很多次的物理实验,会造成仪器的损耗和损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利用多媒体这个工具,用直观和形象的方式来展示自己,让物理实验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

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

一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利用物理实验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的同时,老师们应该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将其与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相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他们创造一些问题情景,通过“以问促教”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实验的探索性学习之中。以《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教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索的同时,将其与实验内容相联系,进行了乒乓球、篮球等项目的示范,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球为何在抛出之后仍能持续运行?与这个问题相联系,老师们还设计了一个物理探究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验探索中对物理现象有深人的了解,并且对有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实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老师们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紧密地按照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指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积极地参加物理实验的探究,促进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知识探索能力。以“影响小车速度快慢”的探索性实验教学为例,在进行实验时,老师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实验责任,让他们在一起工作,制定实验方案,记录实验,开展实验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合作研究中,提高自己的独立探索能力。
)以生活为桥梁,进行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初中的物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物理知识的身影。比如,当公共汽车突然停下来的时候,由于惯性,车子会向前倾斜;高压锅煮东西会加速食品的熟等,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老师要把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积极地进行生活化的物理实验,让他们在生活中进行实验,激发自己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自己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以“电流和电路”的物理实验为例,老师在进行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指导他们将塑料瓶、笔芯、螺丝等物品收集起来,为物理实验提供素材。

此外,在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中,老师们也可以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将其与物理实验的内容相融合,为他们创造出一种生活的物理实验情景,让他们在生活的实验环境中,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实验的研究之中。

结语

总之,中学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们要根据初中物理实验的实际情况,对物理实验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积极地进行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探究性物理实验、生活化物理实验、开放性物理实验,对物理实验的教学进行积极的拓展,使物理实验的教学品质持续提高,促进学生们在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获得自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云.初中生物实验创新教学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2019(007):48-48.

[2]杨伟.论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J].初中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4).

[3]陈冰.探究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创新方向[J].中学课程辅导2020(04): 88.
[4]黎辉新.浅谈如何实现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