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运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晓

山西省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 0445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职业中专音乐教学的模式和手段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本文主要阐述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价值,探究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措施,希望可以为职业中专音乐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些帮助,切实提高学生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


关键词

职业中专;音乐教学;节奏训练

正文


节奏、音符以及旋律是构成乐曲的核心元素,其中节奏是整个乐曲的灵魂。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对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不断强化对节奏训练的研究和运用,从而为职业中专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学习体验,进一步促进职业中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够为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节奏能够直接影响音乐的风格和旋律,是决定音乐质量以及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中专音乐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导致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相对较差,大大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加丰富的音乐类型,创设和谐有趣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会播放一些比较流行的音乐,然后结合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讲授音乐方面的相关知识。这种模式很容易让职业中专音乐教学娱乐化,学生们很难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也无法获得良好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职业中专教育体系中的实际效能。

二、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运用措施

(一)强化节奏训练与舞蹈的联系

音乐节奏能够有效丰富舞蹈的形式和内容,舞蹈能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可以不断强化与舞蹈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促进节奏训练的高效进行。民族舞蹈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我国属于多民族聚居,音乐节奏为民族音乐增添了别样的风格,是区分民族舞蹈的重要手段。以傣族舞、壮族舞为例,其音乐节奏均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同时,音乐节奏还能充分体现民族舞蹈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那些欢快的、忧伤的、喜悦的情感,人们均可以从音乐节奏中感受出来。当然,在舞蹈课上,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根据民族音乐的节奏进行自主编舞,从而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优化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悟。

(二)积极引入生活元素

音乐节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老师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仅仅向学生们灌输音乐节奏方面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可能无法真正领悟音乐节奏的精髓。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许多艺术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积极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们正确把握音乐节奏。比如某老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鸟啾与蝉鸣》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真正聆听鸟儿以及蝉的叫声,并且组织学生们对这些叫声进行模仿,在此基础上完成节奏训练。这为学生们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悟,优化了节奏训练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桌子、茶杯、脸盆、筷子等物品,通过有规律的敲击,让学生们掌握声音的节奏快慢和节奏强弱,让枯燥乏味的节奏训练充满生活气息,有效消除学生们对节奏训练的陌生感和抵触感[1]。比如某老师在进行“四分音符为一拍”节奏训练的时候,就将学生们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发声、第二组学生拍手、第三组学生拍桌子,以此来形成不同声部的节奏,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节奏感。

(三)合理应用阶梯式教学法

阶梯式教学法主要是指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教学和训练,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节奏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从读、击、唱、合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对于读而言,它是非常基础的,主要是让学生们在阅读乐谱的时候,深入感受节拍的强弱和变化;对于击而言,它是让学生们根据乐谱,打出与之对应的拍子,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对于唱而言,它是鼓励学生们张开嘴巴,将音乐节奏唱出来;对于合而言,它是读、击、唱的结合,也是对读、击、唱的强化[2]。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老师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逐步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音乐节奏。

(四)科学利用体态律动

音乐具有非常神奇的魅力,很多人在听到音乐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节奏律动起来。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科学利用体态律动,组织学生们进行节奏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打破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而且能够让学生们正确分辨基本节奏,显著优化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们在节奏训练中获得满满的愉悦感。比如某老师在组织学生们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就让学生们将桌子搬到教室的两边,给教室中间空出一块较大的区域,然后让学生们间隔适宜的距离站开,弹奏由二分音符组成的音乐,要求学生们跟着音乐节奏,依次做出游泳以及走路的动作,帮助学生们正确掌握音乐节奏[3]。在组织学生们随着音乐节奏进行体态律动的时候,音乐节奏的起伏、强弱变化,形成了音符间距的不同表达,从而诠释出不同的情感。老师应向学生们明确解释音符的间距以及音乐的速度,引导学生们正确把握音符间的时间距,从而为节奏训练工作的高效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4]

(五)切实优化视唱练耳教学

节奏训练在职业中专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理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视唱的流利性、准确性,以及音乐听觉的敏感性。对于音乐符号而言,主要包括基本音符、变音符号、反复记号、休止符、连音线等。这些音乐符号的交错使用,能够让音乐呈现出间隔或者停顿,促使音乐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节奏。对于视唱教学而言,无论是五线谱还是简谱,其乐谱符号都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积极开展节奏训练,对学生识谱能力、读谱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能够让学生们在乐谱的指导下,进行更加流利、准确的演唱,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于练耳教学而言,老师通常会通过钢琴弹奏的方式,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借助钢琴,弹奏出特定的旋律或者音符,让学生们分析这些旋律或者音符的特征、属性。切实优化节奏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且对学生的音乐创作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节奏训练中,切实优化视唱练耳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某老师在开展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就用钢琴弹奏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让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节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给学生们详细讲解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们对比不同音乐作品的节奏,加深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悟,接着组织学生们演唱流行音乐,全面优化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节奏感[5]

结语:

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强化节奏训练与舞蹈的联系,积极引入生活元素,合理应用阶梯式教学法,科学利用体态律动,有效使用各种乐器,切实优化视唱练耳教学,从而为节奏训练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冬梅. 音乐节奏的功能性作用及训练方法 [J]. 艺术大观, 2024, (01): 71-73.

[2] 宗小莉. 中职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分析 [J]. 艺术大观, 2023, (25): 107-109.

[3] 徐会高. 刍议节奏训练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 (07): 178-179.

[4] 梁舒维.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J]. 作家天地, 2021, (16): 89-90.

[5] 李雨阳.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J]. 北方音乐, 2020, (21): 112-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