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丽君

靖江外国语学校 江苏泰州 214500

摘要

“绘本”即图画书,被家长广泛应用于儿童学前教育当中,以其多姿多彩的画面帮助儿童了解、理解一些基础知识。而在小学教育低年级教育阶段中,写话教学又属于较有难度的一环,很多低年级学生对写话内容“犯难”,如果可以引用绘本内容于写话教学中,必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因此,本文就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实际开展进行浅要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语文

正文


引言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还没完全成熟,处于刚接触世界的懵懂期,她们的理解能力还不足以“读懂”“认清”身边所有事情,而写话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不直观的知识无法准确明晰的理解,小学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创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可以考虑运用绘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写话教学水平提升,通过各式各样的绘本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进而达到小学语文学科写话教学的教育目的并提升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

1绘本阅读对于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积极意义

很多父母都喜欢把绘本当作自己的教育必备,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绘本阅读”和“读故事”对儿童有多大的好处。绘本阅读对幼儿的认识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幼儿出生时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符号阶梯”,也就是真实的物品-玩具-图像-词语,在这个过程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逐步变得抽象、随意。所以实际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用玩具或图画来表现,幼儿认识这些符号时,语言是最后认识的,而图像是最早认识的这很好理解,因为这幅画和真实的东西很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受制于有限的技能,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保持持久的专注,容易被外部因素分散注意力。然而,绘本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凭借其生动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简洁的叙述方式,犹如一块磁石般牢牢吸引着小读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图画有助于儿童对“符号”的认识,借助形形色色的绘本内容辅助,看绘本的儿童对概念的认识要比不看绘本的儿童要强,对真实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通过情节预测和角色代入,绘本故事还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其潜在的教育影响力不容忽视。

2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选择生活绘本,激发学生兴趣

在选取绘本故事的过程中,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选取绘本故事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选取几个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情节,用来解读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并将他们与图画、人物、事件联系起来,迅速地引起他们的兴趣,并将他们带到更深的地方去挖掘,体会到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和人生体验。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为此,在小学下册写作课上,应充分利用幼儿喜欢的绘本来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增加其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比如:利用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当学生在写他们最喜欢的蔬菜的时候,老师可以把书中的内容介绍给孩子们,这些故事不但用有趣的文字来描述冬种蔬菜的成长方式,而且丰富多彩的图片也能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吸引力,让他们有一种想要读书的冲动。在学生看书之后,老师要做一些简要的指导和说明,再让他们模仿或者运用自己的想象,把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写出来。又比如,在看书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他们说一说,在他们的日记中,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记录下来的。经过整理,学生们明白了,其实记日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需要记下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激起了他们创作的激情。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写作需求,适当地使用并执行这些孩子喜欢的绘本,这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2利用绘本语言,进行表达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写作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的优点和特点,即简练性、韵律性、趣味性,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让幼儿在聆听之后,能带领幼儿复述故事的内容,或者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表现。当孩子们在看《圆白菜小弟》的时候,老师会提醒他们把书里的亮点和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写出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们的紧张情绪,可以把个人描述变成角色扮演,让同学们跟同桌或者跟组员一起表演,把大白菜弟弟和猪山哥哥的对话说出来。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中,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力;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素质。绘本的语言简洁而内涵丰富,常常一个词一个句都包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老师抓住了这类富有内涵的词语,让孩子们把已经存在的图片与图片联系起来,用联想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在绘本《鸭子和农夫》里,鸭子就会用“嘎嘎”来回应。不过,鸭子这种“嘎嘎”的叫声在其他情况下是别有含义的。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课文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引导学生对鸭子所说的话进行想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符合逻辑的表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把你对身边的事情的理解和感受写出来”。

2.3优化写话课程,定期展开练习

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日可成,它要求师生长期合作,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育时期,经常性地开展绘本写话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请学生向班级中推荐自己喜爱的书籍,与班级成员共享,也可以利用开放的绘本,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创作,开始一种崭新的写作教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绘本写作课要求孩子们能够精确地寻找到小说中的材料,人物,理清故事的主线以及各个冬天的场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因为孩子的年纪比较小,所以老师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把孩子们分为几个学习团体,布置同样的学习任务,共同探讨绘本的内容。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研究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剧情,发掘出剧情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培养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在进行写作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写话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例如,在教学初期,如果同学的学习兴趣比较高,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星期一节的写作课程,从中挑选出他们喜欢的书籍;二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后,可以设置一周两次上课时间,增加写作的次数,使学生积极参与写作;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全班同学的综合能力,充实写作课程的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凭借其生动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简洁的叙述方式,犹如一块磁石般牢牢吸引着小读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绘本阅读应用于小学写话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趣味性,帮助学生易于理解及增加自我表达的勇气,“以读促写”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迅速提升小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和文字运用技巧,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使他们在实际写作中掌握基本的写作法则,并增强他们对绘本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整合能力。因此,可以说,绘本写话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菲.以绘本起航,提写话技能——论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策略的应用[J].家长,2021(27)

[2] 蒋小聪.小学语文运用绘本开展写话教学的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1(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