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春晓》的句子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韩庆利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714100

摘要

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角立杰出,创作出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古诗词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广大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学生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方法呆板;重字词解析,轻诵读

正文


前言:
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加深体验与领悟古诗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含义丰富,需要逐词逐句的讲解。而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释词和译句。至于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进行句的训练,却不甚重视。本文就《春晓》的句子教学说点看法。

一、 分解、补足,初知完整句义。

讲古诗词决不可囫囵吞枣,大而化之地由教师一下子说出句义,也不可只顾解词,而不顾词与词之间的语法结构。所以应采取逐层分解的方法,由词到词组,由词组到句子,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字字落实,逐一疏通。另外,古诗因受格律和表现手法的限制,常有省略,讲解时要从句子训练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讲“春眠不觉晓”,应这样进行分解和补足:(1)从字词开始。“春”和“眠”各是什么意思?(2)由词到词组。“春”和“眠”合起来是什么意思?(3)谁在春天里睡觉?——这是由词到词组、到一个完整的句子。同样,再问:(1)“觉”和“晓”各是什么意思?(2)那么“不觉晓”是什么意思?(3)谁“不觉晓”?而后再让学生把这一句诗分解成两个小句子,讲出他完整的句义。我在春天里睡觉,不知不觉已经天亮。如果有学生在不知不觉前用上“我”,那么,教师要告诉他,这个“我”应该省略。

二、 扩充、想象,深入理解句义。

采取上述办法,可以把句的训练和教学落到实处。但如就词论词,就句译句,往往不能使学生领会其诗的意味。所以有必要再分解、补足的基础上,即在直译的基础上有所扩展,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这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将学生引进诗的意境。如《春晓》就可扩展成这样的散文化语段:“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只听到室外到处是鸟儿的啼叫声。啊,天放晴了,鸟儿也很快乐。可昨夜风声雨声里,该有多少春花被打落在地,失去了美丽的容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由文字提供的“想象源”,展开合理的自然的想象。如由“春眠”而进行仔细的有步骤的启发,让学生自己想象出诗人当时的情景,而后再以完整的现代口语将那些情景复述出来。

三、 朗读,背诵,仔细体会句义。

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通过指导朗读、背诵,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诗句所表现的春天的美好和对春光的珍惜之情,即在诵读中体味句子的深层意蕴。读一、二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学生从词句中品味到“不觉晓”,绝不是说诗人好睡懒觉,而是说,春天的时光太美好,气候温暖宜人,诗人完全沉浸在春的暖和温柔的气息之中,就是睡觉也十分甜蜜,不知不觉天已破晓,而一觉醒来听到的又是或近或远,或高或低,来自四面八方的鸟叫声。从而使学生从心底里感觉到春天真美啊!读三、四两小句,可用引读法,问:诗人由鸟叫声想到了什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同时理解春天和春花的关系:春花与春天同在,花儿落了,春天也就要走了。诗人舍不得花儿纷纷零落,更舍不得春天早早归去,爱春、惜春的浓烈感情油然而生。四句总结起来理解,可板书为一二句:春美(因)。三四句:爱春(果)。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诗句内部的逻辑联系上去把握全诗,同时懂得诗的思路,也就容易熟读成诵。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

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

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

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

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

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

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的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的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老师们通过这种对古诗句子教学的研究和推广实施,学生就可以从诗句内部的逻辑联系上去把握全诗,同时懂得诗的思路,也就容易熟读成诵。可以把句的训练和教学落到实处。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将学生引进诗的意境。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激发所有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领略古诗的美,一定要精心准备,仔细研究分析教材,结合现有的资源,大胆创新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学会学习,自主创新,让学生能读懂古诗,喜欢古诗,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参考文献:
[1]李辉.古诗《春晓》再解[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04):33-35.DOI:10.14178/j.cnki.issn1673-1573.2014.04.007.
[2]颜克志.小学古诗《春晓》教学例谈[J].教育评论,2000,(04):68. 
[3]李军静.儿童视角“玩转”古诗——以古诗《春晓》为例[J].新智慧,2022,(34):42-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