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践活动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海锋

利津县高级中学 邮编:257400

摘要

中学生物课堂的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各种实践操作。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教师应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生物教育的工作。在教学中,要注意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老师们可以在业余时间开展课外实践,将不同的应用情景相结合,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详细地解释,使他们能感受到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科的专业知识。在高中阶段,老师们可以针对每个学期的生物学课程,对生物学模型的制作、葡萄酒的酿造、植物标本的制作、腌菜的制作等进行科学的课外实践,以此来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活动

正文


前言

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既要注意章节的学习内容,还应注重章节之间的衔接和综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组织,实践,交流等能力的培养。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与课外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开展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一)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巩固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生物学原理的认识。通过将实验与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比如,在讲授“种群和群落”一章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带到植物园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人口的特点,了解人口的结构,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对高中生来说,在高中生物学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要通过设计和开展观察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生命理念,从而让他们对所学的生物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让他们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生物学核心素质,加深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

(二)通过调查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

要在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视角下,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除了要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生命理念之外,还要开展调查实践,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推理和推理能力,让他们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等生物思维能力来讨论生物学现象。所以,高中生物学老师要与学生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并实施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思想来观察生物学现象,并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技巧和知识来解释这些生物学现象。

(三)通过讨论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识别伪科学和迷信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生命、保护环境的正确意识。所以,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执行中,高中生物学老师要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为学生们设计出一系列的研讨式的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高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

(四)通过实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研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高中生物学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高中生物老师要利用有效的课外实验活动,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指导他们积极地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问题,从而让他们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二、高中生物学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课程内容与活动内容的统一性”、“与社会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是对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的巩固和巩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要明确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其次,要联系实际生活,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合理地解释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生物学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生物学教学应遵循“实践性”原则,使生物学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高中生物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案例

(一)酿造葡萄酒的活动

在中学生物教科书中,有关于酿酒的详细方法和步骤。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酿酒的实际操作,使老师能够按照酿酒的原则对葡萄进行发酵。首先,把葡萄洗净,碾碎,然后添加酵母菌,使其在好氧状态下进行呼吸增殖。然后,将其置于厌氧环境中,以适当的温度进行发酵。结果表明,在发酵期间,酒液呈暗红色,与教科书上对此进行了说明。经过过滤就可以获得酒了。在设计和实施课外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要始终扮演着引导学生的角色,更多地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此来启发他们的思想,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参加学习的时候,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适时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适时地予以肯定,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加课外实践。老师要注意创造一个好的气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鼓励他们互相协作,要进行科学的设计,把小组成员的分工清楚,这样才能全面地完成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外实践中得到好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制作泡菜的活动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腌菜的制作工艺,掌握了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在这一时期的课程内容中,可以把课本中所讲的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泡菜。腌菜的生产过程非常简单,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能够很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理解和体会腌菜的制作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中,可选用陶制的瓦罐,而坛缘较深、无裂缝者为佳。接下来就是食材了,包菜一根,辣椒,生姜,香叶,花椒,盐,大蒜,辣椒等等。食材准备好后,先将包菜洗干净,然后晾干,晾到完全干燥,然后放入坛子里,然后往里面加调料,再加水。盐与水的比例是1:20,海水要没过白菜等蔬菜,再倒入两勺白酒,再加几个辣椒,盖上盖子。在此条件下进行密闭腌制,需要维持合适的温度,腌制的时间通常是14~15天。腌渍时,要留意水槽里的水有没有蒸干,要适量加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特别是要让他们注意腌菜生产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并对其做出科学的判断。通过特定的测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感觉到,在腌菜的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随后会逐渐降低,这样就可以加深对本章的知识的了解。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循序渐进地把它引入课本的教学内容中,并阐述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从而逐渐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制作生物学模型活动

模型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并根据科学的基础来重现事物的本质特性。生物模型的制造,是一种思考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通过构造生物模型,推导出对象的行为及生物学规律,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比如,人教版生物教科书中的动植物细胞就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课本上的抽象图形,设计出具体的图形,并用色彩各异的粘土,制作出各种植物、动物的图形,并展示其外在及内在的特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植物和动物的细胞,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生物知识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校园植物挂牌的活动

为提高学生对各种植物物种特征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各种植物物种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认识各种植物物种在生长过程中的区别。该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要让同学们对学校里的植物有一个完整认识,尤其要介绍其种类、学名、生物学特性、别名、种、属、科、产地等。这可以丰富学生的生物学,极大地扩展了中学生物学的知识领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活动执行之前,老师要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积极动员全体同学,引导各种类型的同学进行科学的劳动划分,积极投入。可以将它们进行适当的分类,在组之间进行分割,让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如此,课外教学实践的总体成效才能得以全面提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查询,收集了各类植物的信息,整理出了各类植物的名录。

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可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启动仪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充实学生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把课本上的生物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加了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质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结语

总之,本论文针对目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这些课外实践活动有:酿酒,腌菜,制作植物标本,以及生物模型。在活动的设计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充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地进行问题的指导,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并将他们与教科书的内容联系起来。同时,也要注意增强组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交流与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提高课程的质量,从而使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良•关于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推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科普童话,2020((9):132.

2]蒲建平.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课外实践活动的探究[J].高考,2020(10)=17.

[3]何航•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分析[]•高考,2021(12)=41-42.

4]孙月兰.浅谈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考,2021(13):113-114.

[5]杨玉•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高考,2021(11):121-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