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新探
摘要
关键词
幼儿语言;现状;策略
正文
幼儿时期幼儿模仿和接受能力很强,在大人和幼儿园教师的耳濡目染下,大多数幼儿都可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以及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的培养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语言表达习惯一旦成型就很难更改,对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幼儿教育要不断给幼儿创造多听,多看,多说的机会,并且不断地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一、幼儿的语言表达现状
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而言,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像刚刚断乳的婴儿。所以当他们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而唯一亲近的父母不断地嘱咐幼儿一定要听教师的话,所以他们对于教师不仅陌生而且很畏惧。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大多数都很沉默,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和教师以及周围的朋友交流。而幼儿园的教育经常是教师在传达,幼儿在接收,因为他们年龄小对于周围的环境并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幼儿一方面觉得教师上课枯燥,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幼儿还不知道如何与人互动,这会给语言表达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幼儿教育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教学,培养表达兴趣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应使他产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只有个体有内部需要,即有表达的欲望和冲动时,才想有表达的兴趣和动机。那如何培养幼儿表达兴趣呢?《纲要》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学习表达。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体验乐趣、培养兴趣,发展兴趣。情境中游戏情境是幼儿最喜爱的,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点让幼儿练习说话,让他体验到正确表达的成功乐趣。例如创设“说悄悄话”游戏情境、“打电话”情境,通过这些情境来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要具有条理性、逻辑性,能完整连贯的表达自己思想,不能是杂乱无章、胡言乱语的。为提高幼儿兴趣,教师还可辅助一些物质激励措施,如奖励五角星、大红花等“小礼物”来提高孩子说话兴趣,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自由交谈。
(二)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为幼儿创造话题
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非教育活动中,教师都需要许多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操作的,也可以是故事,还可以是视频短片。当然前提是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而专心挑选的,这些材料都带有一定暗示性的作用。比如,教师课上给幼儿讲丑小鸭的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与丑小鸭相比,幼儿应该感觉到自己很幸福。父母关爱着自己,自己回家应该跟爸爸妈妈说什么,然后教师引出,“说谢谢,爸爸妈妈辛苦了”这种礼貌用语。一是谈话活动。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有趣的事情给小朋友,也可让幼儿分组交流、讨论。这项活动能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在幼儿讲述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帮助理清观察思路和讲述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及时表扬、鼓励,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也使小朋友消除紧张、建立自信。二是故事教学。通过听录音、老师和小朋友讲故事,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养成倾听他人说话的好习惯。在故事活动中幼儿还能感受到语言描述的意境,学到新的词汇,从而丰富词汇量。三是看图讲述。可以准备不同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讲述图片故事,幼儿就会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加以结合,用语言表现出来,使思维和语言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四是角色表演。在幼儿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后通过故事教学,并让幼儿选择角色,自己表演,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去表现故事内容。也可通过新年联欢会、家长汇报会、时装表演、六一演出等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让幼儿多观察,多听,多表达,多练习
1.多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创造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比如,在给幼儿讲夏天的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幼儿,夏天到了,一些植物、动物和水果都有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是夏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夏天到了和春天有什么不一样呢?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自己用心观察夏天到底都有哪些不一样,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并且分享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积极地发言。
2.多听。倾听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就是从学会听然后慢慢模仿而来的,所以多听对于幼儿来说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对于年龄小并且对于周围世界认知很少的幼儿来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插入一些小故事,回到家里家长就需要配合教师的要求至少要完成每天讲一个故事,并且在这个讲故事的过程中,与幼儿相互交流,引导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比如,讲安徒生童话,将里面浅显易懂的含义讲解给幼儿听,会促进幼儿的思考。
3.多表达。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创设一些交谈的氛围,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无拘无束,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就去表达,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幼儿语言不当,教师要及时引导。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谈论,还是在非教学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教师的积极引导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多练习。在幼儿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晰,丰富幼儿的词汇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地掌握,这就需要幼儿反复地练习。家长应该配合幼儿教育,多给幼儿创造练习机会并且及时纠正正确发音,引导正确的语言表达顺序,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观察幼儿个性心理,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正确地进行语言表达。
(四) 注重日常谈话,加强个别指导
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这时幼儿也就逐渐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因幼儿的认识能力与语言水平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善于与人交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不爱说话,说不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掌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个别工作,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语言交往任务,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爱说话或以点头、摇头代替说话的幼儿,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说话的顾虑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通过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分层培养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4(2):15-17.
[2]满爱杰.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6):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