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借故事情境,深化电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
关键词
故事情境;电工专业;职业素养
正文
引言:电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除了传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外,还可以巧妙地借助故事情境来深化培养效果。故事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难懂的知识或道理变得栩栩如生。
一、善借故事情境,深化电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借助故事情境,可以将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单化、形象化,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到实用的技术方法和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同时,通过讲述电工行业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1]。
教师通过讲述电力行业中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其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坚守道德底线,维护行业声誉和公众利益。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
二、善借故事情境,深化电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技术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安全用电意识
为了深化电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特别是激发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借助故事情境并结合技术营造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如电线短路、电器漏电等,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亲自处理这些事故,体验事故带来的后果,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用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其次,教师可以设计需要学生运用安全用电知识的互动式学习任务。如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或者选择正确的工具和方法来处理安全问题,使学生可以巩固和拓展安全用电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王,小王在安装电路的过程中,一根裸露的电线没有被正确固定,随时可能导致短路,然而,小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学生扮演的小王接触到裸露的电线时,教师告知学生这一操作是危险的,并展示可能导致短路的后果。同时,教师要提供正确的操作提示,引导学生小王正确固定电线,避免安全隐患。完成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在任务中遇到的挑战、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关注安全问题。
(二)实物演绎情境,强化学生严格谨慎意识
电工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复杂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严格的职业素养和谨慎的工作态度。在电工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中,老师利用实物演绎情境,通过模拟真实的电工工作环境,强化学生严格谨慎的意识。实物演绎情境,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电工工作的真实环境,还通过具体的情境强化了学生的严格谨慎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不仅有助于保障电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电工实验室中,设置一个模拟的电工维修工作区,包括工作台、电气设备、工具、电线等材料。学生将扮演电工小张,面对一个需要维修的电气设备。设备由于某个小细节的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亲自拆卸、检查、更换设备内部的零件。当设备发生短路时,系统会发出警告,并提示学生检查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学生需要仔细回想自己的操作过程,找出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正[3]。完成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分享在实物演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犯的错误以及如何避免错误。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强调严格谨慎的职业素养在电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
(三)设问反思情境,改进职业素养存在不足
在电工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问反思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寻求改进。通过设问反思情境,让学生逐渐明白电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改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在职业素养方面的缺陷,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个人发展,还能提升整个电工行业的职业素养水平,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后,设问反思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电工小张隐形短路”的故事情境,小张在一次模拟的工业电路维护任务中,他负责检查并修复一个潜在的电路问题。小张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对电路原理了如指掌,肯定能迅速找出问题并解决,然而当他尝试启动某个设备时,整个电路系统突然短路,导致设备损坏。小张开始提出问题“我在哪里出现了错误?为什么我没有提前发现这个问题?”随后自我反思“我是不是太自信了,没有仔细检查每个细节?”在反复检查和测试后,小张终于发现了一个隐性的接触不良问题,这是导致短路的原因。通过反思情境,学生可以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操作方法,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挑战。
(四)持续跟踪情境,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建议
在电工专业的教学中,老师通过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老师的持续跟踪和针对性指导,学生可以逐渐改进自己在职业素养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加有条不紊,团队协作也更加融洽。同时,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果断解决。
例如,教师设计“电工小李的成长与挑战”的故事情境,小李对于电工行业充满热情,但小李刚开始实习时,对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感到陌生。导师观察到他在处理电路问题时犹豫不决,缺乏自信。于是,导师决定首先帮助小李建立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小李对电工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处理复杂电路问题时仍显得不够熟练。导师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小李的技能培训。导师为小李安排了一些专门的训练任务,包括电路故障诊断、设备调试等。在训练过程中,导师对小李的操作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纠正,帮助他逐渐掌握了更多的实用技能。
结论:通过巧妙融入故事情境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电工行业中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为整个电工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教师需要根据电工行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涛.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成才,2023,(18):111-112.
[2]戴秋艳.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时代汽车,2022,(11):81-82.
[3]周珍绿.中职电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培养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 (38):18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