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洪玲英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 362305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改推进,以及对学生进行全面、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深入,音乐课程在普通高中教学系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原有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基于新课标进行教学方法优化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基本使命,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在此大环境下,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本文就着重分析新课标下高一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期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体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习成。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一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路径

正文


引言: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高中音乐教育目的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不仅把理论知识讲解和歌曲歌唱当作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多地强调了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培养。所以老师要站在学生立场上,对新课程改革和音乐教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建立起对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水平的认识,创新应用不同的鉴赏能力培养教学方式,持续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重视课前预习引导,夯实学生音乐认知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老师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尽力扮演好向导和组织者的角色,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训练,指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音乐作品内涵展开鉴赏学习在开始教学前,设置音乐预习作业,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的信息,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欣赏音乐时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

比如在鉴赏教学“冼星海”相关音乐作品过程中,设置音乐预习作业,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和网络平台,收集有关“冼星海”的个人经历信息和音乐作品展开阅读了解,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介绍“冼星海”及其音乐作品。通过设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创作年代有一个真实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情感、理解等方面得到提升。然后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冼星海”是什么样的一个人?1】”,有些同学认为“洗星海具有非常崇高的爱国情怀。”有些同学认为“洗星海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有些同学认为“洗星海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人物。” 接下来,播放《黄河大合唱》乐曲,由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和知识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情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介绍和这首乐曲相关的8个章节曲名,让他们跟着唱一唱,体会“乐曲中的精神面貌和音乐情感是怎样的?”通过课前预习,同学对《黄河大合唱》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交流,能够更好地把握到音乐作品的情绪和总体风格,进而锻炼学生个体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组织音乐表演活动,促进学生审美体验

高中音乐鉴赏是由发现、鉴赏、表达、创造四个环节组成,而且这些环节彼此之间是不可缺少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播放一些鉴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地体会其中的想法和感情,欣赏作品中的歌词,旋律,力度和节奏。与此同时,设计新颖而丰富的鉴赏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切实地体验到音乐美感,体验到音乐的创作之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鉴赏能力不断提高。

比如在“鼓乐铿锵”鉴赏教学中,带领同学们一起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民乐,这三首民乐演奏方式都是以打击乐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打溜子”、“吹歌”等基本的音乐常识。首先,老师示范演奏《滚核桃》一曲,然后由学生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进行练习。另外,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列出“鼓”的几种类型如大鼓、小鼓、腰鼓等,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进行自主练习,并组织演奏比赛,比较哪一组的演奏效果最好。通过营造竞赛式的音乐活动氛围,配合打击乐的协作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乐器有更为完整的认识,学会利用乐器进行自主、个性的音乐表达与创造,并在实践演奏与情感体会中鉴赏经典民乐作品,对“鼓乐铿锵”形成深层次的美的感受,使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表达水平得以提高2】

三、引导对比鉴赏,强化学生鉴赏技巧

有效的鉴赏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无限魅力。通过对比鉴赏教学,引导学生鉴赏各种演奏形式的乐曲,拓宽他们的眼界,从而强化学生鉴赏分析技巧,经过对比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学生会对某些具体的音乐情感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与认知。

比如在“丝竹相和”鉴赏教学中,学生聆听和思考时长占到整节课的2/3,教师要紧抓这一黄金时间,组织学生鉴赏、体会、对比不同的音乐作品,分析音乐作品中的人文性、审美性。在上课之前,将《枉凝眉》与《君子兰》这两首乐曲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辨别思考“主要演奏的乐器是哪一种?”由此引出二胡和高胡,中华民族强调天地之合,从而提出“丝竹相和”这一主题,让同学们认识到江南丝竹与广东乐曲的艺术特色,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接下来组织对比鉴赏活动,首先介绍江南丝竹典型乐曲《中花六板》,播放乐曲片段,带领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思考判断“这是哪一类民族乐器?江南丝竹的主要演奏乐器是哪一种?”认识了解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乐器音色、音乐情调等特色,体会其乐队创编风格和演奏特点,体会其所表达的乐观向上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的音乐情感。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曲名,并播放《快花六板》《慢花六板》,对比鉴赏这三首乐曲之间的相似点和区别点。接下来播放《娱乐升平》,并与上述乐曲进行对比鉴赏分析,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广东乐曲的艺术特色,感受到音乐的情感的改变。同时组织学生一边聆听一边跟唱,用自己的声音和身体的语言表达自己所理解的音乐情感,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其深刻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珍贵与独特之处,并学习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内化学生音乐素养。

四、应用教学评估,增强鉴赏教学效果

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知,提高其音乐鉴赏、辨别水平,除了应用各种教学方式之外,要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适时对学生的鉴赏表现和结果展开教学评估,具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重视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既是一种情感的享受,又是一种审美活动的外部体现。在鉴赏过程中,只有将艺术鉴赏创造与聆听有机地融合,即将艺术创作与音乐鉴赏有机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其创造力发展。对此,在鉴赏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创作音乐鉴赏评论、多媒体音乐作品、小电影等,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与表达的机会,对学生自主创作与表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教学意见3】。第二个方面是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估。激励性评估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程度,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外在表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评价,学生对作品的创意生产,学生的审美素养等。老师要注意把握学生在鉴赏时的长处与特点,帮助他们树立起音乐鉴赏信心,使每位同学的音乐潜力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增强其学习音乐知识、鉴赏音乐作品的自信心。

结语

总之,鉴赏欣赏是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是高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和重要任务,教师要始终坚持素养导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音乐技能及辨别等技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静静.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3):4.

[2]张小龙.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29):63-65.

[3]黄颖萍.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J].高考,2023(20):174-1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