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生活化;策略研究
正文
前言
在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兴趣和热情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教学生活化是指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真实、有趣、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引入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境,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的实际运用,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一、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实际情境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因为学习内容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种贴近生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习的效率。
3.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注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和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容易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
4.培养综合素养
生活化教学不仅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和任务,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素养的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英语课堂的“生活化”,即把英语的学习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知识层次和体验层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生活为基础。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数学课堂上,要让老师们实施生活化的教育,就要自觉地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把教育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它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把英语课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了英语课堂的整体发展和提高;在目前的英语课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基础来进行;其二是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到课堂,把它当作教材来使用;第三,构建平等、融洽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往,建立“我—你”的双向发展,互相尊重,促进英语课堂的顺利开展。总之,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上,实施生活化的教育,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主体意志给予充分的重视,让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教育得到充分的突破和发展。
三、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推进策略思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生活化是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真实、有趣、互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英语的实际运用和价值。通过引入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境,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一)了解学生,将学生的生活带入课堂
要让教育的生活化,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认识,把他们的生活带到教室里来,才能在教育上取得突破和发展,同时也能给未来的教育发展带来启发。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和成人的认识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所以,要使教育的生活化,就必须自觉地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让师生进行交互,使教学的交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从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理解出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表现自己。很多时候,老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交互的关系,关注他们的生活。
(二)分析小学英语特征,剖析生活教学内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习目的,教学要求,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缩短师生的与教室的关系。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能够在英语的学习中真正地获得英语的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首先,以生活为基础的小学英语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英语的机会。其次,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生本课堂”;笔者认为,从学习者的视角来设计适合自己的英语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够更好的运用英语。第三,给学生创造生活情境,使他们能更好的被老师引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完全投身于教育活动之中。第四,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师应营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交流的学习环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使师生与教师形成良性的交流,还可以使学生积极地与老师成为朋友,提高他们的自信。
(三)构建生活元素,改善课堂结构
本文认为,要改进初级英语教学,首先要从英语教科书着手。通过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调动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热情。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另外,还需要老师们强化对学生的生活化教育,通过生活中的某些小细节,将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动向完全把握,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发掘出教育的主题与内容,使英语教育融入到孩子们的每一句话之中。
比如,在英语课中,老师根据课本中的“我最喜爱的东西”这一部分,可以让同学们站到台上,用英语来描述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比如小狗,水果,动画等等。同时,老师们还可以经常上门拜访,与父母签订学习协定,并鼓励他们在家说英语,使英语“生活化”,营造英语情境的和谐气氛。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建议。
(四)改善教学环境,营造生活氛围
其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学得好。传统英语课以老师为主导,没有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反馈也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独特魅力。从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来看,情景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氛围的最有效途径。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品质,就必须要提高生活教育的品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比如,在给学生上“给国外小朋友写一封信”的课堂练习时,老师可以给他们看一些外国孩子的学习、生活录像,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部分有条件的小学,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氛围,让同学们透过屏幕,亲身经历欧美情境,深入了解异国的生活,把人生感受写在纸上,再“寄给”外国孩子。这样的教学方法使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变得更为具体化,同时也使小学英语课堂的渗透与互动变得更为强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生活中多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以致用
老师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使用英语来沟通,这样才能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当中,既能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又能在交流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思想。小学生的记忆力还不够强,学了一段时间后就忘了,针对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多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创造一个没有汉语的教室,用英语讲解英语,而不是用汉语讲解英语,使他们能够用英语的思想来进行英语的教学;同时,在课堂之外,老师也要让他们尽可能地使用英语来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感;在家里,还可以让孩子与父母用英语沟通,为孩子们创造英语的氛围。
比如,在“My birthday”这个单元里,老师让同学们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生日,父母给他们准备了哪些礼物,他们最爱的生日礼物是哪些,他们的生日蛋糕是怎样的,遇到不懂的字和句式,可以向老师询问,在练习中逐渐掌握使用;同时,在课外活动中,还应鼓励同学们开展英语交际活动,从而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结语
总之,要使目前的小学英语英语的生活化发展,就必须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重新建构目前的英语课堂,发掘生活中的潜在资源。把英语知识融入到英语课堂中,能够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促进老师的教育工作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蒋逸丹.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学苑教育,2017(21):54-54.
[2]李瑞昝.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教育,2017(1):00251-00251.
[3]向航.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5):204-205.
[4]许春燕.源于生活的再创造——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与方法[J].好家长,2017(17):001-004.
[5]谢思杭.基于“融慧”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思考[J].教师,2017(34):87-88.
[6]刘必春.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8):72.
[7]陈春霞.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分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32):80.
[8]尹宗琴.浅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8(6):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