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莹

莒县峤山镇中心小学 276500

摘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过程本身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技能,更是为了通过这一窗口了解丰富的西方文化。然而,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的同时,也应注重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传统文化;渗透

正文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首要任务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然而,经深入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和展现仍存在明显不足,能够直接从中提炼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还需敏锐地捕捉其中的文化元素,并具备从宏观到微观的梳理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查阅多种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以姓氏教学为例,中国传统的表达习惯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则恰好相反。教师在讲解这一文化差异时,应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差异。此外,在饮食文化方面,中西方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豆浆、油条、包子、饺子等是中国人早餐的常见选择,而西方的饮食文化则截然不同。教师在介绍这些饮食文化差异时,可以详细讲解相关食物的英文名称,让学生在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更加珍视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1.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其间孕育了无数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当代学生深入学习和传承。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支柱。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基因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内涵,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公民。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和动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始终坚守着信念和追求,不断发展壮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正视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成为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髓,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2.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个人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更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程。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崇拜外国文化的倾向,对本国文化的重视度逐渐降低,甚至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当务之急。但这一融合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推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讲解。例如,在介绍西方节日时,可以对比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习俗和寓意。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开展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书法、剪纸、茶艺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简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1.课前介绍日期、天气时结合节日和节气

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因此,教师需要高效利用这段时间,尤其是在课前预热阶段,以加深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印象。传统上,教师会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但部分学生往往难以有效融入课本内容,这无形中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课前的短暂几分钟。例如,通过简单的日常对话,询问学生当天的天气情况或日期,并用英语表达,如“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和“What's the date today?”。这样的互动不仅有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课前引导。询问学生关于春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并教授他们用英语表达这些节日。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课前文化热身,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英语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利用多媒体进行传统文化展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更应充分借助这一先进技术。通过制作包含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元素的课件,教师可以使传统文化内容变得更为生动、直观和具体。这种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在教授与旅游、景点相关的英语知识时,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我国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雄伟的长城、庄重的故宫、宁静的颐和园等。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用中文迅速说出这些景点的名字,随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对应的英文表达,如“the Great Wall”“the Forbidden City”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介绍其他著名古迹,如壮观的“兵马俑”、浩渺的“长江”等,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逐渐深入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除了展示景点图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影片段,如《功夫熊猫》等。通过观赏这些影片,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还能直观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利用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课本中,不乏诸多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为英语教师提供了极佳的渗透传统文化的契机。教师们应敏锐捕捉这些资源,并巧妙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们务必确保所选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高度契合。若两者脱节,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文化渗透效果,还可能对正常的教学进程造成干扰,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实在是得不偿失。

通过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异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接纳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My family》这一课为例,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对比了中西方家庭成员称呼的差异。通过介绍中国的家庭体系,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爷爷和奶奶(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等称呼,我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家庭结构的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通过讲述一些传统孝文化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孝”的内涵,感受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老师可以教授了一些与“孝”相关的英文表达,旨在拓宽学生的语言视野,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4.结合生活化教学法,渗透传统文化内涵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因为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相关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认知层次。以学习“dragon”这一词汇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展示与龙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引人入胜的讲述,介绍我国关于龙的神话故事。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化教学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属相,并借此机会详细介绍十二生肖的历史渊源和构成。这种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5.利用课余时间拓展文化视野

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英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精心挑选高质量的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以丰富他们的阅读与观影体验。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够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对比中西文化。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推荐一系列外文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图书,如《The Leaf》、《Kong Rong and Pears》等,供学生阅读。为了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布置一项特别的任务:要求学生从中挑选出最喜爱的故事,并撰写一篇简短的心得,阐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个人从中领悟到的道理。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让学生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更能让他们在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外英语短文朗诵比赛和英语答题竞赛。在朗诵比赛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诗词并翻译成英文,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英语答题竞赛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曹连文《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9期。

[2] 李彩虹《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山东青年》2021年第8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