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探究
摘要
关键词
生活化理念;小学科学;策略
正文
生活化教学理念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知识,将知识渗透到生活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就小学科学学科而言,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化情景,做好课堂与生活的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一、依托生活实践,提高学习兴趣
生活化理念强调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因此,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此外,生活化教学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科学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而生活化教学则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首先,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例如在学习“纸制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出家中的纸制品,并且在课堂上教学生简单的折纸,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除了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魅力。此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科学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现象,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记录天气变化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素养。通过依托生活实践进行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借助生活实验,丰富学习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生活化教学理念逐渐在科学教学中崭露头角,这种理念强调将科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生活实验,作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生活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往往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更感兴趣。通过生活实验,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过程,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此外,生活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科学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而生活实验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他们能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生活实验还能够帮助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应该服务于生活,通过生活实验,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磁铁”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两块磁铁,让学生动手操作,看看两块磁铁放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用磁铁测试班级中哪些物品是铁制品。这种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运用生活元素,落实体验式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生活化理念的应用尤为重要,通过融入生活元素,落实体验式教学,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实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利用生活物品进行实验。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可以作为实验器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利用家庭中的食材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或者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体验式教学的构建首先需要创设体验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科学的实际应用。以“生物多样性”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尝试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其次,组织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生活元素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四、结合生活教学,开展多元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而生活化理念的教学方法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施多元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观察记录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其次,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作品展示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环境与我们”内容,要让学生学会珍惜水资源,不随地乱扔垃圾,提升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此外,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同伴评价,学生能够共同提高,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生活化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结合生活实践的教学策略和实施多元评价的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继续深入探索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和实践,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洪江.“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评《趣味科学》[J].应用化工,2024,53(02):520.
[2]杨佳佳.生活化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J].华夏教师,2023,(36):61-63.
[3]陈秀鸳.践行“双减”政策拓展科学教学——探析小学科学课后服务资源建设[J].华夏教师,2023,(33):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