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探索;游戏化教学
正文
引言:针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发展存在缺乏对于游戏化课程教学的正确认知、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单一化的教学形式等问题,需要老师能够有效把握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意义以及探索改进的方法。
一、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是响应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等各项国家政策,推动幼儿学生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以及降低甚至消除部分幼儿学生存在各种负面情绪等各项目标。因此,推动课程游戏化教学是响应时代要求和符合大势所需;
其次,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幼儿园各学科教学环节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成效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再者,课程游戏化教学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大部分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展都是围绕以团队协作为主的集体活动,因此学生们在与其他幼儿学生共同探索和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班级归属感。并且能够在高密度的配合和趣味性的集体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和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团队协作和趣味性的课程游戏活动的引导下,实现良好的个人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现实问题分析
2.1 教师缺乏对于课程游戏化教学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部分老师由于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以及内卷大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课程游戏化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在教学环节增加教学游戏的形式,并没有有效实现将教学内容和游戏内容进行完美的结合、确保课程游戏化内容能够满足幼儿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匹配幼儿学生的接收能力,导致在幼儿园教学阶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贯彻课程游戏化教学发展目标以及游戏精神。加上部分老师对于课程游戏化教学缺乏难易程度和开展时间的有效把握,没有有效调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游戏化教学环节中,实现边玩边学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发展。
2.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等各项国家政策明确要求各学段教师能够重视学生作为学科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地位,要求幼儿园老师能够在具体的课程游戏化教学环节转变原有老师主导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要求老师能够明确游戏发展的具体大目标和方向后,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但是部分老师在具体的课程游戏化教学环节,对于游戏内容和活动形式进行严格标准化的控制,减少甚至消除了学生们自主发挥和创意性想法探索的机会。
2.3 单一化的教学形式
部分老师在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开展的环节过程中存在:教学形式和内容规划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并没有有效结合具体的教育发展目标来灵活的使用游戏化课程教学形式。仅仅只是将课程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简单的教学手段,用于提高学生课堂关注度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并没有在游戏开展和游戏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游戏内容的有效串联,导致集体教学活动容易出现固态化、模式化和形式化等各种问题。加上部分教师为了有效确保幼儿学生游戏活动开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选择在室内或是幼儿园内进行游戏材料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游戏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戏化课程形式的创新发展和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成长。
三、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改进发展的具体策略探索
3.1 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教师作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一线参与者以及学生在园期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引导者的角色,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课程游戏化教学和幼儿园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的最终成效。因此也就需要幼儿园及幼儿园老师能够加快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首先,需要幼儿园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幼儿园教师岗位入职标准以及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每一位入职的新幼儿园老师都能够具备岗位平均水平之上的综合能力。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领新教师等方式来加快新入职教师的岗位适应速度。其次,需要能够加强对于幼儿园教师课程游戏化教学、创新性思维以及前沿教学模式等各项内容的专项培训,通过邀请地方高校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来园进行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内容设计、创新和模式开展等各项要素环节的专家讲座和交流会,帮助幼儿园老师能够有效实现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成效提升和落实匹配本班幼儿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课程游戏化教学形式。再者,需要引导和鼓励幼儿园教师能够树立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意识态度,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培训渠道以及课后探索多元化的网上教学平台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各项要素,并通过邀请其他教师参观和旁听自身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过程,通过定期反思以及听取其他教师的旁听建议等各项内容,来作为自身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
3.2 彰显学生地位和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活
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环节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转变原有教学问题,需要老师能够在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彰显学生作为课堂发展的主题地位和重视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活。首先,需要老师能够确保通过问卷调查或是一对一交流、对学生过往表现进行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充分的了解本班学生的现阶段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学情来合理的设计课程游戏化教学难度以及开展范围,确保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域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和推动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循序渐进的落实,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所带来的趣味性和成就感。其次,让老师能够从本班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化元素融入等各角度出发,来进行游戏化教学形式活动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将教学、游戏和课程进行三者的有效融合,并以生活化元素和趣味性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教学桥梁,来有效的调动学生在课程游戏化教学环节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并且需要老师能够有效减少自身在学生参与游戏化课程开展环节过程中不必要的干预,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和思考,锻炼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者,需要老师能够营造相对轻松和愉悦的游戏和教学氛围,在确保学生在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过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给予学生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和独立玩耍的空间和时间,对于学生创意性的想法及时的给予反馈和引导,以此来最大限度发挥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最大教育功效以及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3.3 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发展
单一化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无法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保持学生长效关注度。因此也就需要老师能够充分的挖掘幼儿园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来丰富和扩展课程游戏教学形式,以此来通过丰富和扩展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结合学校各公共区域或是教室内、走廊等墙壁来将静态环境转变为动态环境,通过结合不同的主题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和资源,要求学生在不破坏原有教学环境以及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材料和活动主题来装饰教室和公共区域,从而让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将学校内的科学实验室、美术和阅读教室等现有的功能室与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联动,通过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特点来推动课程游戏教学形式的创新发展以及教学方案的改良。
再者,需要老师能够充分的利用户外教学资源来将各种自然环境、资源来配合课程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能够在接触大自然和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课外活动游戏体验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例如开展“安吉游戏”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内的小山坡、树林和花草等各种材料和场地来开展自主游戏活动,通过围绕某个主题来开展趣味性的主题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最后,需要老师能够充分的利用本土文化、家长、社区等幼儿园外部各项资源。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建筑和邀请文化传承人来帮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了解本土文化资源以及历史文化精神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实现自身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可以通过结合具体的主题教学活动来邀请特定职业的家长来园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例如进行消防安全演习和自我保护有关的游戏活动时,就可以通过邀请从事消防安全和警察等职业的家长来幼儿园配合家校联动模式的开展。一方面能够通过利用家长资源来有效的弥补幼儿园存在的部分资源的缺失,并以此来丰富和扩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家校联动模式来进一步增进亲子互动交流和扩展学生生活经验。
四、结束语
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彰显学生地位和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活,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发展等措施,是本文探索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发展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
[1]张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十二).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中心幼儿园;,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26802.
[2]周静.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J].家教世界,2022,(21):53-54.
[3]肖菊梅,莫馨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4):43-49.
[4]管佳琪.游戏化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策略的分析[J].智力,2024,(05):112-115.
[5]仇小敏.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J].教育界,2023,(36):9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