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育;安全教育
正文
前言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室外教学的方式。然而,室外运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并且由于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存在着身体接触或竞赛性,因此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运动中发生安全问题,从而对他们的体质和体育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也不能忽略了安全教育,老师要将小学体育教育安全教育有效结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能够优化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环境
融入安全教育,可以使学校的整体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从而让学生爱上体育。
2.树立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由于小学生普遍年纪较小,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安全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使学生了解到,在进行运动训练时,由于自身的不规范行为会造成的安全事故,使他们了解哪些行为属于安全或者危险,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3.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开展安全教育,可以很好地避免发生安全事件。另外,由于目前的小学生体质偏弱,所以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会比大人们更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和伤害。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的体育学习,也会让他们失去对体育的兴趣。所以把安全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地相融合,可以降低或者防止体育运动中发生的摔伤或碰撞的问题,防止发生意外。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1.加强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落脚点,也是评价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是受教育者,既要有求知的欲望,又要具备接受知识的能力,要使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相协调,才能实现教学目的。然而,通过对学生的分析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安全态度不端正,对安全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对体育安全教育也不感兴趣,这对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使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学校安全教育的需求。
要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因为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对于周围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判断力,因此,老师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让他们明白体育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小学的体育安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只有学生具备了健全的身体素质,体育安全教育才能得以落实。体育安全教育是要与身体活动相联系的,并且要按照一定的理论来进行,小学生在活动时生理上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体质。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保证体育安全教育的成功开展;要不断地充实学生的知识层次,让他们的知识储备变得更多,拓宽他们的眼界,只有知识更广、更全面,才能让他们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安全教育。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多方引导,形成科学的认知
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体育教学。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全社会、各学校都开始关注素质教育,而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然而,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许多学校仍然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心上,这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开展。很多学生父母对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对体育教学和体育安全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也没有进行合理的思考。为此,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改变学生、学校和父母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促进师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安全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大家多参与一些体育运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改变自己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教育制度
制度是一切活动得以开展的行动准则,只有建立合理的制度,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在小学体育安全教育中,同样也要有规章制度。要使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得到更好的引导,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因此,要想实现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目标,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体系。而目前70%以上的小学都没有建立起体育安全教育体系,这就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实施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加大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难度。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责任和义务三个方面综合引导学校的体育安全教育。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推动体育安全教育的开展,提高师生的积极性,既要有约束,也要有激励,让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
经费是学校开展体育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影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的诸多因素都和学校的经费投资情况息息相关。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近60%的学校都处于资金短缺状态,这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保证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教育资金的来源有政府拨款、商业性融资和社会集资三种。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投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校也可结合自己的特色,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保证学校的教育发展。增加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得到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得到改进,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加强,为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5.不断宣传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安全意识不强,在上课的时候也不会注意自己的安全,所以老师要起到指导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使其在课堂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某些训练环节中,学生可以在安全措施下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学习。我们可以让老师们在课堂上不断的强调和宣传安全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安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比如,在学习“跳长绳”这一节时,小学生在进行某些项目训练时,让学生一起练习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为了让学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实力。这个安全是首要前提,因此,老师要首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不能忽略安全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安全的训练环境,学生们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练习。
6.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着装安全意识
在体育课上,有些学生还会穿皮鞋等,这是要严格禁止的,学生都要穿着校服或运动服,要穿着宽松的衣服和运动鞋,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应准备学生名册表,进行一一的点名,这样才能更快地跟同学们拉近关系,了解他们的优缺点,然后编制一份学生评价表,根据他们的各种体育能力,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的分析,这既可以促进体育的教学改革,又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老师更好地认识学生,避免他们在体育课上不守纪律、胡乱徘徊的现象。
7.家校联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学校里,学生们不仅要上文化课,还要学习安全知识,在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时,学生们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造成对安全知识的记忆不够深入,下课后就会忘记的现象。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向学生家长们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向他们反复强调安全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家庭环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学校要适当举行家长会,教师要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理念,家长要注意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同时,要跟学校的教学工作保持紧密的联系,注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他们一起锻炼,如果他们学生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家长也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纠正,加深学生对安全行为的印象。
结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学习和生活观念。与此同时,老师们还要注重更新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使之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在改革传统的教学规模和内容的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能更好地发展,更好地适应国家的素质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赵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技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108.
[2]刘卫红.意识为先,安全为本——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3):72.
[3]王应策.育人与育体相结合: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运动精品,2020,39(03):10+12.
[4]郭强.小学体操教学中安全策略的探讨——以“前滚翻”教学为例[J].教育界,2020(10):91-92.
[5]刘敏.我国小学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1.
[6]李清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J].才智.2020.08:222.
[7]许春飞.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的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0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