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初一英语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一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综合实践类作业
正文
广大附中高新区实验学校 510700 石磊 《“互联网+”环境下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 2020年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JJKH20200920SK)
《初一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读写互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广大附中教育集团教育科研课2023年度课题,编号:GDJKL202350。
《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主题式活动研究》广州市黄浦区2023年度课题,编号:2023068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要求和难度与小学时期相比大有不同。同时,初一学生又缺乏自主的精神,对常规的字面书写作业较为恐惧,存在拖延甚至抄袭的现象。因此,要调动初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需要更好地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把课上任务设置和课下作业布置相结合,通过综合实践类作业的巧妙设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部分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关注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教学,而忽视了篇章的结构以及单元内部各个语篇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各个语篇所反映出的育人价值和人生哲理。同时,针对各个语篇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和作业设计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更好地为整个单元的大观念服务。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从单元整体大观念的角度,帮助学生对整个单元所学的主题进行理解和内化。它既重视单个语篇的内在结构和含义,在开展好单个语篇教学的同时,也兼顾到语篇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帮助教师把逻辑关系更强的语篇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设计出为大单元服务的各个“子主题”的有序教学。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对各单独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逐步建构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王蔷,2022)。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单元内各“子主题”之间进行最合理的组合,这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评价。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重视单个语篇的学习,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剖析文本的内在结构,从而为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做好铺垫。
四、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观
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是根据每个“子主题”教学内容所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依据牛津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最后的综合性“项目作业”的完成是以单元中每个“子主题”的作业设计为基础。“子主题”的作业设计是对单独一个语篇或者相关话题语篇的输出,也是对该“子主题”所学话题内容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同时,也为单元大主题“项目作业”的完成创设了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每个Module后面的综合性“项目作业”。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依据单元“子主题”的内容和单元的整体大观念,分别设计相应的实践类作业。它既是“子主题”应用实践,也为为整个大单元的主题做准备。实践类作业的设计要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探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主题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作业间存在的逻辑关系)
五、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的思路
1. 紧扣“子主题”,且关注作业间的逻辑关系
“子主题”下的综合实践类作业是在教师基于各语篇提炼的小观念和结构化知识,从学生已知出发,设计出从实践应用到迁移创新的实践类作业。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梳理好各子主题的结构化知识,才能帮助学生提炼小观念和进行实践类的作业练习,从而为学生从广度到深度形成对单元大观念的完整认知创造条件。
同时,单元内各个实践作业之间又有着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如牛津版初一英语教材中Module 2中的unit3,第二个“子主题”——“Writing”部分描述了人类对地球造成的伤害,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如拍摄生活中所见到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并用英文进行描述。它与第三个“子主题”—— 通过海报倡导人们拯救地球的方式,这一实践类作业,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2.补充“整本书”阅读来丰富“子主题”
教材中在对某一个“子主题”的阐述还存在继续挖掘的空间,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来增加信息的输入量。此时,与该话题有关的英文小说就可以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首先,“整本书”的选择要与单元的“子主题”有关。其次,难度要适合当前的学生水平。第三,“整本书”的阅读要采取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课下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量,同时,课上教师要指导、组织学生阅读,并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第四,通过阅读的任务清单,让学生明确阅读的任务。如,故事的背景、基本情节、读者的疑问、角色性格分析等。从三个阶段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整本书的故事内容,并以“读书沙龙”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读书心得。第五、以读者剧场的方式演绎小说的一个章节或者场景,并完成一份基于整本小说的英语宣传册来介绍主要的人物和情节。
(分三个阶段来理解整本英文小说的任务清单)
3、布置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本剧”来增强学生小组合作的动机
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通过深挖整个单元或者“子主题”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文本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和结构的理解,提升学生们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避免了书面作业所带来的压力。最后,通过剧本的表演和相互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牛津版英语7年级Module2 unit4中,教师对语法部分中形容词的用法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电影《冰雪奇缘》中的形容词的使用规则,同时,布置学生根据电影对白内容来配音,表演甚至编创剧本等实践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4.布置与单元“子主题”或者单元大观念紧密相关的需要动手操作类作业
在明确单元大观念之后,教师可以在每个子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与“子主题”相关的,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进入深入思考和创新的作业。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例如在牛津版7年级Module3 unit5的听力部分,在听完对太空旅馆的描述之后,可以布置动手操作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结合听力对白中的内容,同时参照writing部分的图片,自己动手创造一个太空旅馆的模型并用英语在各个组成部分上做好的标识。在动手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对月球旅馆的特征必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太空探索的向往也会增强。
5. 重视调查研究类作业
初中生热爱探索和实践,因此通过布置调查研究类作业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英语在生活中的用途。只有感受到真实的语言应用情景,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研究类作业可以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讨论、探究如何制定一份城市旅游攻略。也可以如“新魔法”英语教材中,通过用英语设计对个人爱好的调查问卷,来了解人物的性格。
6. 分层设计实践类作业
每个同学的爱好不同,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学生基础和爱好的不同,尽量给出学生选择的空间。教师最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充分发挥每个同学在小组活动中的不同作用。例如,为了让学生制作英语海报来用恰当的英语来表述保护环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阅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外的英语文本材料,从而增加知识的输入。小组中有人负责绘制图画,有人负责整理句型和信息,有人负责书写报告,不同基础和学习兴趣的同学都在实践类作业中找到自己擅长的任务。由此可见,实践性作业可以调动每个学生来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此外,实践作业的分层设计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难度的、可以自主选择的作业。实践类作业的分层设计强调的不是每个同学都要完成相同的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布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实践性作业。
结语: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提出,让每个单元的教学不再碎片化,因此,各个“子主题”的综合性实践作业之间也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实践作业的时候,可以把单元整体的大目标和各个“子主题”的小目标相互结合,运用本文谈到的设计思路为学生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更高效的作业。
【参考文献】
[1]王蔷.大观念视角下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M].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8
[2] 郭雯雯.单元主题视角下的英语综合实践类分层作业设计[J].课堂内外. 2023.01:94-96
[3] 许瑾.乐飞峰.单元主题视角下的综合实践类英语作业设计.[J].课程与教学2021(28):47-49
[4]郑鸥.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M].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2(12):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