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曦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730207

摘要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中职学校思政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中职院校也要担负起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品德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职责与使命。但现实状况下,中职学校往往只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而忽视了思政教育,或者思政教育过于传统,往往流于形式而未及时与新时代相结合,导致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未及时得到创新,这样也不利于中职学校人才培育。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要重视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给予创新优化的针对性策略来予以优化及完善。


关键词

素质教育;中职学校;问题;创新针对性策略

正文


引言

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对思政教育有全新的认知及理解,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成效如何,会影响到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当前,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并不理想,存在许多问题,未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的重要教育价值,未充分体现出思政教育的教育性能。基于当前的立德树人教育形势,中职思政教师要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予以反思,找出问题存在的根由,并给予针对性的优化及整改,积极应用创新的教育策略来彰显思政教育的重要教育价值,以此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品德优良的专技人才。

一、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普遍对中职思政教育不重视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中考中的低分考生。为了让这部分低分考生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中职院校则对其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育,是为了培育技术人才,以为国家所用。这也导致中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只注重于学生技能方面的培育,对于思政教育不甚重视。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学生提升学习信心、形成优良品德及综合素养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但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对于思政教育大多不是很重视,这导致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诱惑,极易走上岐途,不利于学生职业及人生发展,同时也导致中职院校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二)思政教学方法固有不足

中职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未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则不利于教学效率及效果的稳步提升。当前状况下,部分中职思政教育依然固守传统教育理念,未转变教学方法,依赖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这导致中职思政课程极为枯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教学的配合度也很低,无法让整个思政教学工作高效推进。同时,教师传统教育方法的单方面传授,并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学生的学习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教师也无法对课堂教学模式予以调整及创新,这也不利于思政教育的积极向前推进。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中职学校思政教育中,往往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有些学校未开设思政实践课程。之所以存在这些现象,其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有些中职学校未建设思政实践教学平台;其二,部分学校思政教师不重视思政实践教学,固守传统理念及教学模式,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出现脱节现象,这对思政教育效率及效果带来很大不利影响。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的创新对策

(一)中职院校应重视中职思政教育

中职学校领导及教师皆要十分重视思政教育教学活动,要对其重要教育价值及意义有深刻认知及理解。要认识到在中职学校实施思政教育是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也是思政教育重要教育意义所决定的,其也与中职学生自身特性所决定的。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其身心皆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他们往往十分情绪化,性格冲动,遇到事情不会去冷静思考,同时他们心理承受力也很差,不具备很强的抗挫能力。同时,中职学生由于性心理处于萌芽状态,会发生早恋现象,也会带来系列因早恋引起的各种问题,会对学生带来很大困扰。这样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尤其要重视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其一,设置思政课程,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专业皆有合理的课时安排来开展思政教育;其二,要配备优异的思政教师团队,除了向外聘请外,还可对现有的思政教师进行培训,让思政教育师资力量得以提升;其三,创设优良的校园思政教育环境,加大思政教育宣传力度,可在校园内张贴思政教育宣传海报,举办思政教育相关的演讲及征文竞赛活动等。通过上述方式来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支撑。

(二)合理融入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也可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教育环节,其与思政教育有着紧密关联。思政教育必然要对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正向影响及引导,基于此,中职思政教育则可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渗透红色教育内容。如可基于思政课程教学基础来组织“红军长征精神”主题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与红军长征的图片及视频,以生动还原当年红军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场景,教师还可向学生讲授一些长征小故事,让学生对长征精神内涵进行深度分析及提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长征精神有更深入的认知及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长征精神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长征精神中的“关键在做”有深刻领悟,能将长征精神实实在在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中,尤其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对实践探索有全新的认知及理解,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及效果。

为了让整个思政教育活动更具有效性,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与长征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及正向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组织“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及卓绝毅力有更重要的感悟及理解,让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有深入认知,并能帮助学生将艰苦奋斗精神运用于后续学习成长中,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及职业发展中,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及挫折,让学生通过艰苦奋斗精神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得到持续的进步及成长。

在红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还可深入挖掘本地区红色资源,可组织一些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如引领学生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及红色遗址,让学生在课后去采访红色老战士或老一辈革命家,借助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启迪及洗礼,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此外,教师还可邀请一些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来校为学生讲授党课,让红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工作内容更丰富,让红色教育正向影响更突出,让思政教育内容得以拓展及延伸,以此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创新思政教学方式

思政教育往往有着很强的理论性,思政教师若持续采取单一的教育模式,则让整个思政课堂学习氛围变得很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思政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也不佳。在当前有信息化时代,教师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新技术,积极尝试全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思政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来提供更生动、更直观的图片及视频内容,让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让思政教学资源更丰富。

中职思政教师可融入网络教育,为学生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让线上教育线下教学充分融合,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在思政教学课堂上,教师可借助学校网络思政学习平台,让学生观看一些思政教育案例,并结合思政教育内容来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及探究,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同时,教师可让学生针对问题来进行交流与探讨,勇于发表自己内心看法及意见同,让学生在交流与探讨中,思想发生激烈碰撞,并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及人生观。教师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上传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及话题,还可推送一些时政新闻及热点消息,让学生的思政教育渠道得以拓宽,让整体思政教学方式得以创新。

(四)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

中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教学活动。

中职思政教师要让整个实践教育与学生的实践学情相贴近,引领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思政教师可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实践教育作用有更深刻的认知及理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很好的道德品质,以培育学生的政治素养。如,教师可引领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社会考察、社会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很好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新媒体平台来组织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知识竞猜、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整个校园充满思政教育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红色主题纪录片,让学生在课外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历史观,滋生爱国主义思想及情感。

(五)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这些方法的实质。对思政教师而言,教师要对自身的思政教学方法及时反省,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在思政课堂上予以及时调整与改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形成良性循环,以此创新思政教育课堂。

第一阶段,让学生开展自主评价。学生对某一阶段的思政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予以梳理和归纳总结,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互评或小组评价,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及时反省自身不足,让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有客观认知,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予以正确评仨,据此改进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案改进过程中,教师可参照学生反馈信息及时予以修正,让改正方案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为此,教师应秉持边探索边实践的原则,在运用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持续进行评价,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标。评价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结语

总之,基于新时代,中职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其思政教育目标要更明确,要以学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思政教育中的问题,以新时代教育特征为引领,不断优化及创新思政教育措施,并积极落实到思政教育实处,以此促进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霄睿.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及创新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6):124-128.

[2]张秀云.中职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2(22):1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