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雪梅

崇左市高级中学 532100

摘要

地理是一门以地理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兼具科学和人文性质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文章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

深度学习理论;高中地理;阅读能力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地理学科阅读能力(关键能力)是学科特点的本质和必然要求。

一、基于核心素养,明确阅读目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科学制订阅读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围绕“人地协调”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人地协调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要围绕“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形成区域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要围绕“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养成科学精神、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进行“太阳辐射强度”教学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两幅图:一幅是我国东部地区,另一幅是我国西部地区,让学生观察两幅图所表达的内容。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幅图,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它们表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这两幅图后所表达的含义。通过上述教学过程,教师不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了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还使学生树立了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观。

二、基于情境创设,提升阅读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气温与大气运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喜欢吃雪糕,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将雪糕放入水中,观察水的流动情况。(思考:水从哪里来?水到哪里去?)”“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天气预报中出现了暴雨和冰雹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会产生疑惑。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试着找出原因。”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并积极思考。 其次,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幻灯片)下列区域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1)黄河、长江、淮河、海河流域; (2)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3)西北地区。”学生们根据图文信息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发现: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过渡地带;黄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过渡地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和“嫦娥工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研学创设真实情境,例如在《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一节中带学生在校园研究植被,让学生用手机形色APP识别植被并进行网络自主阅读,填写研学记录表格。通过以上情境创设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学习的魅力。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要利用多媒体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地理知识。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让学生了解到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比如,在教授“季风与气候”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季风和气候的视频片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季风和气候与自己生活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阅读地理知识。同时,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地理知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案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地理阅读能力,教师在教授课本内容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授高中地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进行深入的阅读,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案例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案例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本上的案例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引导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总是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学会阅读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让学生了解到影响人类活动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分析问题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地理知识阅读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来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教师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要能够抓住地理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引导来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

、基于生活运用,促进知识迁移

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后,应结合自身所学知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常识展开分析,让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得以运用,促进知识迁移。例如:在学习“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以设计“家乡的水土保持”问题情境:“我国北方地区土壤沙漠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土壤沙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①我国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多大风天气;②当地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贫瘠;③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和农业技术落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缓解这一现象?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知识迁移。 在进行深度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活动;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从而真正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基于思维训练,发展深度思维

高中地理阅读中要注重思维训练,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假设与验证等方法,将文字转化为图像,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形成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如在“全球气温的变化”一节中,教师可以借助图表引导学生从气温曲线图中提取有关数据信息。首先让学生观察图例,理解图例代表的含义;其次让学生分析气温曲线图中所示数据与图上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等活动中,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九、课外延伸阅读,地理手绘报展示交流

书报形式的课外阅读,书报形式的课外阅读指的是通过以纸质文字为主的书报、杂志刊物等的形式来进行的课外阅读。地理学科中常见的有:《中国国家地理》《房龙地理》《气象万千》《宇宙》《环球旅行》《地理故事》《地理学与生活》《这里是中国》等其他纸质文字的阅读刊物。影视课外阅读,影视阅读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时空万象等,影视镜头中的情节,使得阅读的内容更加饱满,能够对阅读者进行一定的引导,对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积累知识。关于地理学科方面的影视阅读常见的主要有:《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地理中国》《地球脉动》《超级工程》《极致中国》等影视阅读资源。网络阅读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获取多媒体综合信息和知识的超文本阅读行为。其明显特征之一是开放的阅读环境和全球交流与在线信息资源的共享,以便人们可以自由地阅读。当今,在微信等信息交流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下,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推送是主要的阅读来源,有关于地理的微信公众号目前关注量较多的有:“中国人文地理”“环球地理探索”“乡土人文地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等推送地理知识的微信公众平台。我校利用假期让学生通过课外延申阅读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了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相关内容的地理手绘报活动,此次地理手绘报展示交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此外,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认识。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标准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目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克华. 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 [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 39 (02): 49-50.

[2]李俊峰,段琪霏,张小兰等.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多维度分析框架建构 [J]. 地理教学, 2023, (12): 27-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