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探索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项目化教学;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初中物理教学的重大变革。它不仅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能够更好地契合初中物理学科的本质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认知和应用,进一步深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一、通过教学情境创设为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应用,需要教师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教学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动态化的感知相关的物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项目任务。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引入项目任务[1]。教师也可以立足于项目任务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并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对项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也可以通过物理知识与大自然中相关元素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设自然情境。也可以通过物理实验的演示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物理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项目任务积极主动的完成。通过以上多元化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热情,有助于项目化学习作用的充分发挥。不过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项目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在合适的情境中完成项目任务的引入和实施。
以北师大版初中第一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活动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掌握和认知,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物质两种状态的转变,设置了探究冰与水转化条件的项目任务。此项目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对熔化凝固的具体过程进行理解和认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物质两种状态的转变过程。为了促使学生高质量有效的完成项目任务,教师立足于自然现象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吸引力的动态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了有关于融化与凝固的纪录片,比如冬季黄河结冰和春季黄河冰融的画面,引导学生在有趣的直观化的自然环境中对对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物质两种状态的转化进行直观性的认知,为接下来项目教学任务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合作交流活动为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注入力量
合作交流是项目式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力量。为了有效推动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活动高质量、有序开展,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教师需要立足于项目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需要选举出一名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项目任务进行积极主动的互动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交流空间,促使每个成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进而在小组内集思广益,思维不断进行碰撞,通过团结合作、交流学习,最终高质量的完成项目探究任务[2]。不过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分层,确保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不同层级的学生,这样可以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同参与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小组合力,有效推动项目式学习活动高质量开展。
以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学生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活动为例,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困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本节课的项目学习任务是开展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活动,并利用实验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针对以上项目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的能力,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还要围绕实验探究项目的具体任务对组内成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分工,而且还要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共同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为了帮助每个小组顺利完成凸透镜成像实验,深入理解实验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物理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并给予学生适时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确保各小组在项目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提高各小组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推动组内成员共同发展和提升,让学生学会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准确解释,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通过项目成果展示为项目式教学效果的深化提供支持
为了进一步优化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的效果,教师还需要在项目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活动,这也是优化和改善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每个学习小组完成项目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每个小组将自己的项目任务成果展示出来,并对项目任务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及最终的项目学习成果展开综合性的、全面性的、系统性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后期项目任务的设计进行优化。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方便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并与大家分享自己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所感、所思、所想和所获[3]。其他的学习小组可以评委的角色综合性、客观性的的评价小组展示的项目学习成果和项目学习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使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项目学习开展专业性的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明确学生未来改进的方向。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记录,通过跟踪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全面性的综合性的评价学生,并对项目式学习活动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保障项目式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质量。
以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学活动为例,为了促使学生对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力改变了运动状态的相关现象,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习的物理知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在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将教学评价贯穿始终,通过过程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准确评价,针对学生存在的不正确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引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得出的实践数据对自己项目式学习的成果进行解释,并对各小组项目任务的探究过程和项目任务的成果进行对比评价,不断完善学生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深化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的效果,推动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地生根。
结语: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应用,符合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为此,物理教师需要对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落实项目式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孙磊.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
(22):24-26.
[2]王明珠.探索以项目式学习提升初中物理教学[J].文理导航,2023(23):19-
21.
[2] 张迪.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界,2023(29):29-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