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护理专业“2345+X”教学有效保障高质量就业的育人模式
摘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345+X”;高质量就业;育人模式
正文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保障高质量就业构建高职护理专业“2345+X”育人模式”,课题编号:NZJGH2023038.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职业能力的提升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应该积极构建“2345+X”教学有效保障育人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强调“两级教学”、“三段培养”、“四项能力”和“五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并强调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一、高职护理专业“2345+X”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护理专业“2345+X”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教学体系上,提倡“两级教学”、“三段培养”、“四项能力”和“五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具体来说,“两级教学”指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和专业课两个层级,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三段培养”则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实习三个阶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四项能力”是指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四种基本能力,包括护理操作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护理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五种能力”则是指学生在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规划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以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护理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与地区人才需求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护士紧缺,而部分地区护士数量过剩。由于部分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医疗护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护士的需求更大。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护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导致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需求。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护士薪酬和福利政策,吸引更多的护士加入到医疗护理工作中来。此外,还需要加强护士的流动和调配,以平衡护士的分布和需求。总之,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需要采取措施解决。教师通过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加强护士的流动和调配等措施,才能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第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思想局限,主要表现在对就业领域的选择过于狭窄。传统的教育思想使护生将就业目标定位于综合性医院,导致他们在选择工作时范围有限。此外,护生们更倾向于选择大型医院和综合型医院,而忽视了社区医院和专科医院等就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为了打破这一局限,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护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提高职业竞争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关注护理职业的发展,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护理事业。
第三,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就业领域矛盾突出。劳动力供需双方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企业对员工的技术水平要求提高,需要复合技术人才,而大学对人才的教育培养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等因素相互影响,造成了中、低级工作岗位的大幅缩减,高技术人才的供应短缺问题突出。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监管和指导,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升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需要从人才培养策略方面进行优化。以下为具体措施:
“2”即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就业方向;
“3”即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4”即加强课程设置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相关课程,如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等;
“5”即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X”即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开设多种选修课程的等级资格考试,帮助学生在就业前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
总之,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此外,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等服务,帮助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就业。
二、高职护理专业“2345+X”高质量就业的育人模式
首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组织学生参加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估,并将学生的职业规划纳入评价体系中,才能提高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其次,强调“两级教学”、“三段培养”、“四项能力”和“五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学校应该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前景,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1]。其次,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实习机会。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
再次,构建高职护理专业“2345+X”教学有效保障育人模式,并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与企业合作,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2]。一是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要注重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3]。三是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最后,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一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二是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就业形势,积极面对就业压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三是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四是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提高面试成功率;五是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和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千方百计开拓学生的就业市场,通过举办招聘会、与企业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六是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打破就业困境。同时,学生也会对自身的能力有更清晰的认知,增强学生的信心,帮助实现学生的职业目标。
综上,“2345+X”教学有效保障高质量就业的育人模式需要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和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4]。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是提升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通过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校企合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义畴,郑香山,王广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07)155-157.
[2]薛瑾,曾荣阳,技能大赛对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J]中国就业.2024(02)106-108.
[3]李帅,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24,15(03)183-185.
[4]王留磊,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及路径——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23(31)152-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