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军

西华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

思维与语言是密切相通的,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化。高二语文教育是一个综合语文课程,既在训练学生语文意识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功能,又在训练学生语文思维方面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功能。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必须研读新课标、新教材,关注学生的现状和时代的发展,立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对课程资源教学补充与整合,对学生的思维、行为以及现实生活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旨在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从知识储备到思维视野等各个方面都较中小学阶段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知识整体性的认知中依然存在明显的欠缺。新高考政策实施过程中高二语文的重要性被再次凸显,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

一、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特征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共识。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也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主题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它强调的是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全面的人格魅力。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模块化设计。课程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2.跨学科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3.多元化呈现。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小组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展示知识点,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知识点;4.自主性强。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下完成任务,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策略。从逻辑上讲,语文思维策略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需要人们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分析才能理解和运用。如果缺乏良好的思维策略,就很难达到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效果。从实践角度看,语文思维策略也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从社会需求来看,语文思维策略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项必备技能。无论是职场还是学术领域都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策略

(一)精读教材,整合单元内容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策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水平。高二语文教学是要依托教材出发,教师通过对单元整体进行理解分析,从而提炼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从而以大视角制定课程教学方案。因而大单元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于语文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学习,并且教师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加强对教材的掌握,进而深度理解单元下语文内容,并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作为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重要部分,教师应从提炼文章主旨、行文结构以及写作思路等方面开展教学,在高中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以往知识进行整合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2]

例如,讲解《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中,教师就应该通过多媒体系统向孩子展示该古诗的大体情境,让他们的脑海里对这首古诗有一个具体的影像,从而于更进一步地发散自己的视野,真正地去感受这首古诗的内涵。与此同时,教师可先考虑单元教学任务“通过诗歌写作手法以及叙事抒情特点,来把握诗歌以及小说意蕴”,将其作为单元教学目标。随后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本文为诗歌阅读,教师可先让学生有感情进行文章诵读,使学生初步了解诗歌感情基调,随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诗歌写作手法,并结合注释对全文展开探析,进而抒发学生自身对诗歌有怎样的理解和感受,最后达到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完成诗歌创作的单元任务。

二)情境创设中点燃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生虽然抽象思维特征已经逐渐明显,但兴趣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仍是不容忽视的。在对高中初语文大单元课程和阅读教学实践结合的探究中,教师能够运用阅读情景的营造给学生提供较为生动的大单元阅读学习氛围。在完整的大单元阅读流程中,创设直观的场景可以使学习者较为迅速的进入到阅读内容的阶段中,和作品间建立微妙的关系,从而夯实后续阅读的基石。通过以上途径,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策略,促进他们在语文学科上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这篇经典的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鲁迅先生对于外国文化的态度,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为学生设置出具体的问题,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文章讽刺幽默的写作手法和想要表达的最终内涵。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单元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为目标,不断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合作学习中促进多元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发展方向,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项有效的教育改革措施,值得推广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中。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已经初具雏形,在面对新的问题时个性化的判断和解决思维已经非常鲜明。当今社会发展进步中合作意识的重要性毋庸之一,因此在高二语文教学结合的实践探究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知识内涵的探究,通过同维度思维的碰撞力实现知识的多元理解[3]。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中,每一位学习者都需要担当起一定的职责,为单元内容的阅读学习效果的提高作出努力。

例如,在阅读《陈情表》这篇文章中,教师应引导他们分组寻找作者李密及社会历史的信息,让他们以一组为单元讨论该文章的内涵,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在总结与讨论几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启迪,最大程度开阔他们的语文视野。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文本主题,这样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形成的了解更加的整体,并给理解的角度更加的多元化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字鉴赏的相关术语描述《陈情表》艺术特点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二语文教学的实践结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的整体性内涵形成了具象的认知,为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策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体验。

 

参考文献:

[1]樊亮.以积极心态探寻大单元教学之路[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01):1.

[2]杜飞.大单元教学要有评估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2023(01):24-27.

[3]初淑香,张灿.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大单元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2022(09):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