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小组合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交流技巧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从而促进他们的阅读理解,并增强他们的写作技巧。
二、小组合作模式及小学语文阅读目前教学现状研究
2.1 小组合作模式的概述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策略,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共同发展。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个人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模式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任务分工型、问题解决型、案例研究型等。任务分工型是指小组内的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任务;问题解决型是指小组内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案例研究型是指小组内学生针对某一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实验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
2.2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现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模板化严重、结构形式单一、整体氛围不强、感染力较差等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采用示范阅读,之后带领学生一起诵读等方式进行讲解。学生想法受到限制、阅读过程缺乏感染力、文章讲解不全面,所以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部分学校应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也不够完善,尚有很多不足。待改善方面如下:
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忽略了核心内容,达不到想要的学习效果。
2.组织随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协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3.小组分工不科学,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应该承担一定的任务和角色,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角色分配不清的情况。
4.教学手段单一:目前,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中,过于侧重于传授阅读知识,缺乏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导致课堂上缺乏多种多样的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5.阅读教材缺乏多样性: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多以短篇文章为主,而且教材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这样的教材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6.学生主动性不足:在过去,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常常是一种强制,而学生们则常常是一种无助的、无知的状态,无法真正地理解阅读材料,也无法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7.评价方式单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而且考试内容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缺乏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应试心理,无法真正地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2]。
三、合作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3.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理解能力。而合作教学则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从而促进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3.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合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接受不同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协商和合作,这些都是团队合作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
3.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合作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驱动、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表达和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合作教学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学会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作出回应。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人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3]。
四、小组合作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合理分组与角色分配
在在小组合作中,合理分组和角色分配是关键。三年级作为小组合作的起点,我们可以采取四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在这个小组中,学生们可以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的培养。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应当讲解清楚活动的目的、任务和时间安排。然后,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了让其他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可以使用简单的图表、例子或者肢体语言等来进行解释和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圆明园的毁灭》这门课,老师可以把学生们按照顺序划分为若干个小队,并且安排他们各自担任不同的职责,比如导游、旅行者或其他形象,来创造出一个真实而又有趣的故事。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4.2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浅显易懂。相比之下,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他们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阅读完一篇文章后,老师应该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让学生和他们的小伙伴一起探讨,并在讨论中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不经意地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努力想办法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和鼓励。通过有效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能接纳更多新颖的想法。通过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知识上的漏洞。
4.3合理制定小组阅读任务
设计小组阅读任务是一项需要细致考虑的工作。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制定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任务。目的不仅要是学生能够理解的,还要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和讨论。例如,“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或“探讨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等。这样的目的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任务难度既要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阅读任务需要具有实际操作性,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可以是收集和整理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绘制文章情节线索图、演绎文章的某个场景等。这些任务不仅易于操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4]。
例如,在教授《三顾茅庐》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小组阅读任务:
1.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描述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的语句,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
2.小组讨论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分析刘备为什么要三次请访茅屋,而诸葛亮最后又为何会出山辅佐他?
3.演绎文章中的某个场景,如刘备第三次访访茅屋的情景。通过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4.4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内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你从这篇文章里获得了什么?“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探讨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且就此展开深入的交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5 适当参与,指引方向
通过提供有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堂所涉及的信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当巡视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例如,如果发现有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可以给予提醒和引导,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发现小组内存在不同的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协商和妥协,达成一致的意见。通过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和导航,可以高效的提高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成果。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探究为什么这位父亲被描述成一个伟大的人。观察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于主人公的心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者的情感[5]。
4.6及时评价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指导与评价反馈是重要的一环。在小组展示时,学生们可以采取轮流汇报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合作成果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领导力。同时,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对展示进行点评和打分,以便更好地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和水平。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讲解《假如没有灰尘》这一节课程时,通常是通过分成几个小团队来完成,并且鼓励他们交换角色来朗诵。通过不断的监督与及时的评价,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课文。
4.7创新教学方式,提高阅读兴趣
在小组合作阅读中,创新教学方式是提高阅读兴趣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长城的雄伟壮丽和烽火台的险峻,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有益的活动,如小组合作、朗诵比赛、知识抢答、角色扮演、模拟演出,来唤醒孩子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
4.8多样化的小组活动形式
在合作学习中,多样化的小组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不同的小组活动形式。
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朗诵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朗诵比赛中,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完成朗诵任务。同时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
五、总结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阅读学习条件和环境。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海.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1):00201-00201.
[2] 张德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2):47
[3] 詹军霞.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7):162.
[4] 余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4).
[5] 罗菊云.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
作者简介:中小学二级教师,多次执教区级观摩课,曾获区骨干教师赛课一等奖。
姓名:邵维林 出生年月:1996.09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淮安 学历:本科 职称 :中小学二级 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