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
引言: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单元整体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充分的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学习和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一、新课标下整体设置小学语文单元预习任务
要想推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加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1]。为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置单元整体教学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过程中对单元内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认知和了解,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为接下来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人教版2019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为例,本单元安排了《父爱之舟》《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教师结合单元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如下预习任务。任务一:你们知道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什么吗?任务二:通过对单元内文本的阅读分析四篇文章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采用哪些情感表达方式?异同点有哪些呢?在预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索和学习了单元知识,而且明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点和难点,方便学生在单元整体课堂教学中针对性的听讲,为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标下整体制定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通过深入研读和分析教材内容,对单元教学的知识点和单元语文要素准确把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规划和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为单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2]。因为不同阶段的小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灵活的调整,确保其能够符合各阶段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指导作用,全面提升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效。
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活动为例,在本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通过对本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和深入研读可以发现本单元的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体现出了父母之爱,这就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舐犊之情”。通过对本单元导语的分析明确了本单元的主要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所蕴含的感情”。教师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基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目标一: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感悟文本中的语言。目标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关键词以和关键句准确掌握,对文本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领悟。目标三: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创意习作任务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理解和应用。目标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略读方式、精读方式有效掌握。虽然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自身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词汇量也有所丰富,他们可以开展自主阅读。但是他们不能深入的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深意。为此,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调整,加强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篇章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与作者产生共鸣,促使学生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和体会,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三、新课标下整体实施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活动
首先,阅读想象。当前边阅读边想象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边阅读边想象的方式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文本表达方式进行深刻感悟,切实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一定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对文本中描写“我”以及父母的心理活动的相关词汇深刻感受,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
其次,对比反思。虽然教材中设置的每一个单元具有共同的人文主题,但是单元中设置文本所采用的叙事方式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基于语文要素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和反思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3]。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活动为例,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通过阅读对四篇文章的叙述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和反思。比如《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详细地描写母亲的动作、母亲的语言和母亲的外貌特征将一个慈爱的母亲形象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而《父爱之舟》通过描写通过描写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充分的体现出了深厚的父子之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过描写父亲和母亲对“我”两种不同的评价,充分的体现出了母亲对我的慈祥的爱和鼓励的爱以及父亲对我严格要求的爱。通过对单元内文本内容的对比、分析和反思,实现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理解和认知,落实了语文素养,强化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效。
最后,梳理总结。为了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单元知识结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自主梳理和归纳,促使学生对本单元内所涉及到的相关心理描写技巧、人物动作描写技巧和人物语言描写技巧进行更好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并且在梳理完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四篇文章分别带给你们怎样的启示和感悟?”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究和分享,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产生情感共鸣,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四、新课标下开展整体的小学语文单元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成效,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结束之后从阅读层面、写作层面和口语交际层面加强对单元教学资源的整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活动为例,在单元整体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推荐《母亲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秋天的怀念》等文本,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通过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和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围绕“我的父母”写一篇文章,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利用本单元所学习的表达方法,通过文章充分的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有效实现读写结合,提升单元整体教学的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性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严格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单元整体学习的成效,推动新课程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管晓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江西教育,2023(23):52-53.
[2]黄超凡.新课程下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3(11):
62-64.
[3]康歆洁.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的思路与策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3(6):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