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途径新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国

山东省兰陵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下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动态生成理念在此背景下形成。它强调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根据学生的要求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引领课堂生成,促进课堂效能。因此,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途径做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正文


动态生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放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是一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老师注重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动,尊重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效能的动态教学方法。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初中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

一、预设生成并重引领动态生成

 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预设性教学,二是生成性教学。预设性教学是指老师提前预想课堂情境,生成性教学是指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动态生成不能仅仅注重生成性教学,必须以预设性教学为基础,以生成性教学为辅助。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下,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促进者,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程设计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提升课堂效率。这就要求老师认真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研究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如何创新引入、需要设置的疑问、如何将本节课的效能最大化,尤其是设计师生互动这一环节,设想教学情节,提前演练,才能更好地应对。思考自己本节课的流程,设置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同学们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答案,这时候要如何评价他们的答案,如何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答案。初中的学生思维已经比较成熟,他们对待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就会发生我们没有预想到的情况。所以老师在了解课本的基础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创造课堂,引领课堂动态生成。

二、运用留白艺术引领动态生成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基础,也是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一种核心素养,它是学生理解教材的基础,是感悟作者意图的途径,是动态生成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一节内容之前,学生一定要先去自学这篇文章,感受这篇文章所传达的内容,所以在课堂开始,老师就应该将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阅读学习的文章,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有些学生可能就会走神,不好好阅读,浪费课堂时间。有些囫囵吞枣,潦草看过了事,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自学的目的,所以老师要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些问题,让给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学生就会有目标,学习会更加有目的性,也能更好的参与课堂,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三、合理设置疑问引领动态生成

传统的教育模式为老师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课堂地位中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没有参与感,被老师牵着走,没有自己的思考,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每堂课的内容都是灌输性的,学生没有思考空间,何谈动态生成。所以老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动态生成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展探究性阅读,所以老师要擅长创造问题情境老师可以以自身为例,浅谈自身的对于信念的看法,抛砖引玉,鼓励学生结合文章阐述自己的看法。

四、尊重学生差异引领动态生成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学生都是以独一无二个体存在的,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以及自己的长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他们综合发展。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差异性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为每个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是动态教学生成的关键。老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统计每个学生学习的弱势和强势,然后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弹性分组,将相同特征的学生分到一组,小组之间进项交流,老师给予一定的辅助,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学完一个章节后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统计学生学习效果,根据此改进课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数学成绩。

这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学生闪耀着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喷薄着探索研究的趣味。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枢纽契机。那么,“现场生成”真的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要对那些没有新理念,没有教学睿智的教师来说,才会捕捉不到这些智慧的光芒。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要充分应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首先我们应解放自我思想,从封闭课堂观念中走出来,要认识到高效课堂是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完美结合而不是沿着既定方案一始而终,要把生成看作是教学预设的补充和创生。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说明,当课堂真正还归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而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就更显珍贵。因此教师一方面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计,促成智慧的火花;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我们要有教学资源意识,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要知道,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充分应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实践方法

(一)课前为生成而预留空间。生成是教学推进中产生的,预设之外的资源,对于教学这个复杂系统,我们只有相信,才能让零时生成的资源才有应用空间。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在精心预设中不能设计教学容量过多。

(二)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闪光点,促成学生再创造。课堂教学中,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奇思妙想,甚至是胡思乱想中;在顺水推舟中,甚至是逆水行舟中;在锦上添花,甚至是画蛇添足中……只要蕴含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是微乎其微,教师就可挖掘、开发、引伸、利用,见机行事,不断优化教学。

(三)课尾时为生成而升华。动态生成的时间不仅仅在课前,课中,也发生在临近结束时。例如,在结束课堂后再次回顾学生在课中发现问题和难点时,他们在综合知识或技能内化时,会生成新的看法或不正确的认知,仍然是我们教学的好的资源。

初中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模式的老师高高向上的讲说者形式,构建出新型的教学双向互动、循环平等的课堂模式。课堂上师生平等的交流,学生自然更加热情的听教师讲解新课,更加高效的融入课堂,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引领课堂动态生成效能。

参考文献:

 [1]白国强.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领动态生成[J].学周刊,2016,No.280(04):109.

[2]黄国贞.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领动态生成[J].数学教学通讯:学术(D)》,2016(9):30-31.

[3]雒生红,初中数学课堂动态资源生成利用策略的案例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年。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