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钳工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辉,方伟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 400055

摘要

随着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高职钳工技能培训十分重要,但在实施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具体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影响了他们对钳工技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培训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基于此,为了优化高职钳工技能培训,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将实操作为主要内容,理论知识作为辅助,明确技能基础训练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选择适用的钳工培训教材,分解示范和规范学生的钳工操作要领,并实施规范的钳工技能考核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优质的培训设施和设备,提高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质量等。以期可以提升培训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职钳工;技能培训;问题及对策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职业需求的日益增长,高职钳工技能培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承担着培养各行业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而钳工技能作为机械加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其培训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然而,受到传统培训理念的影响,现有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业需求和技术更新,同时部分高职院校钳工技能培训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也存在局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技能培训需求。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钳工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提升、推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钳工的定义及其工作技巧

2.1钳工的定义

钳工是一种专门从事机械装配和零件修整工作的工种,主要使用锉、钻、铰刀、老虎钳等手工工具进行工作,是手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工作主要涉及组装零件、装配机器及修整机器的部件等,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零件的精确装配。随着现代化设备的研发与普及,钳工的工作内容也逐渐趋于自动化与机械化,因此对高职钳工进行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2.2钳工需要的工作技巧

钳工要掌握前期的划线技术,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准确的标记和划线,以确保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二要熟练掌握装配技巧,将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组合和安装,确保装配的部件与整体设备之间的配比和协调性,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三要具备简单设备维修技能,能够识别和解决设备故障和损坏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为适应新型设备的发展需求,钳工还需要改进现有的工具操作方式,探索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技术工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高职钳工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能力差

一方面,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下降,认为到了高职院校便可以放弃紧张的备考阶段,对自身要求逐渐放低,学习态度逐渐变得不够积极,对学习内容缺乏浓厚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动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钳工实训课程的认知和意义的理解,未能认识到其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再加上对实训操作的辛苦和劳累感到抵触,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挑战和困难的积极态度,没有形成对学习的目标明确的认知。另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规划和管理能力较弱,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的逐渐变得轻松,在缺少教师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个别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对自身学习困难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2传统培训枯燥乏味培训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高职钳工技能培训中,培训内容和方式缺乏趣味性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设计,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产生疲倦和厌倦的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培训教材和课程设置过于枯燥,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工作经验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且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讲授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缺乏与学生互动和参与的机会。此外,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往往将培训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验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主要是受到传统培训观念的束缚,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实践操作在技能培养中的重要性,再加上培训资源和设施有限,不仅无法提供充分的实践场景和实验设备,还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无法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任务。

四.高职钳工技能培训优化策略

4.1实操为主理论为辅

4.1.1明确技能基础训练目的,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针对学生对学习的不感兴趣情况,教师应调整培训模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态度转变为主动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使他们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操作练习是逐渐掌握和了解的过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技能的练习兴趣和成效,教师需要明确技能基础训练目的,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新的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操作技能。例如,錾削工作的基础训练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工具使用姿势,以保证錾削工作的准确性,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由简入难,从调整技术站姿,掌握锤击力度等方面,进行操作细节的拆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錾削的操作水平。

4.1.2技能训练提高知识水平,实施理实一体化培训

在具体的理实一体化培训实施中,教师应让学生深入实操车间动手操作,重点关注钳工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例如,在讲解钻头刃磨时,可以选择在模拟车间进行授课,利用实际的刃磨设备进行演示和训练,而学生可以先了解钻头的结构和切削原理,然后学习刃磨方法,并进行刃磨演示,并进行分组训练,当有学生在进行刃磨训练时,其他学生可以在一旁阅读钻头的结构和刃磨方法,以确保实际进行刃磨操作学生的钻头符合要求的几何要素,如刀尖、切削刃和切削面等。又或者在讲解复杂典型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现复杂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原理,再组织学生到车间进行复杂典型板型零件的划线、锯削和锉削加工演示,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复杂典型零件的锯削和锉削工艺,以及各工序的合理排序,为学生掌握复杂典型零件的锯削和锉削技能打下理论基础。

4.2制定合理训练方案

4.2.1选择知识面广适用强的钳工培训教材

在选择培训教材时,教师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所选教材能够全面、系统地覆盖钳工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第一,教材应选择基于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并由行业权威机构专业组织编写,或者经过行业认证的培训教材以确保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符合当前的行业需求发展第二,教材的选择还应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按照逐步深入的原则,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逐步展开,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钳工技能的各个方面。第三,钳工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材内容应当紧密围绕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需求展开,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例演练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4.2.2技能分解示范规范学生钳工操作要领

首先,要确保零件图纸符合标准,零件图纸是学生进行钳工操作的基础,必须具备清晰、准确的标注和尺寸,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操作,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零件图纸阅读和解读的训练,如理解图纸符号、尺寸标注以及相关工艺要求等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图纸识读能力和操作水平。其次,钳工操作要领是学生进行具体操作的指导原则,规范化的操作要领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培训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操作情况,对常见的钳工操作要领进行系统化总结和规范化整理,并通过示范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夹持方法、切削方向、加工顺序等操作技巧。再次,夹具量具和刃具是钳工操作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正确地使用能够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针对夹具的选择与安装、量具的校准与使用、刃具的选择与磨削及其日常维护和保养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以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并确保操作安全。最后,材料辅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加强对材料性能和加工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注重对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避免因材料损坏或浪费导致生产延误或额外成本。

4.2.3规范钳工技能考核标准实施以赛促陪

钳工技能考核标准方面,主要针对操作技能、安全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如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应涵盖钳工基本动作、夹具使用、加工工艺、尺寸控制等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钳工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的考核标准应包括安全操作规范、危险源识别、应急处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考核标准应注重学生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涵盖工艺问题、设备故障等,培养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工作逻辑思维。此外,赛事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比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第一教师可以自行组织班内的小型比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制定具体的比赛规则和要求,涵盖参赛条件、评分标准等,选择合适的比赛形式和项目,以安排好比赛的时间和场地,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第二,也可以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举办比赛,通过提供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比赛过程中,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行业人士组成评审团队,对比赛项目进行评分和点评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增加就业竞争力。

4.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为了提高钳工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教育与产业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和技术支持。一是更新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设施和设备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可以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操作场景。高校可以投入资金购买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以满足钳工技能培训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建设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核心资源,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指导。高校不仅可以引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培训,增加他们的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三是拓宽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渠道和方式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提供远程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培训更加灵活和便捷,满足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学习需求。四是提供更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职钳工技能培训。例如,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或者设立竞赛奖励和实习津贴,鼓励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工作实践,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钳工技能培训中,教师首先应遵循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的培训策略,明确技能基础训练目的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落实理实一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控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更具目标性和动力性。其次教师应制定合理训练方案,如挑选知识面广、适用性强的钳工培训教材,实施技能分解示范并规范学生钳工操作要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钳工技能,并将竞赛机制引入培训过程,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最后高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培训的设施和设备、建设专业培训师资队伍、拓宽培训渠道和方式、提供更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以推动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未来,高校及相关教师应进一步关注高职钳工技能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先进的培训手段,例如引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以提供更真实、生动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推动高职钳工技能培训朝着更加专业、实用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相学东,黄静波,崔国. 关于钳工技能培训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J]. 石油化工建设, 2022, 44 (01): 25-27.

[2]邱鑫. 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J]. 新型工业化, 2021, 11 (08): 186-187.

[3]胡宽辉,陈腾腾,王志豪等. 钳工技能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33 (01): 75-78.

[4]李振. 高职装配钳工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培训方案与比赛技巧 [J]. 内燃机与配件, 2021, (04): 217-218.

[5]甘云. 职业院校高素质高技能钳工培训研究 [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 (04): 41-42.

[6]杨玲. 机修钳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03): 204-2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