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以张掖市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正文
安全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至关重要。幼儿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预防性质的安全教育,致力于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伤害,这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健康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尽管安全教育已被广泛认可,但由于地域和园所发展水平的不同,一些乡镇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仍存在待解决的问题。[1]
一、安全教育的意义
年幼的孩子天生充满好奇心和活力,对探索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会迅速付诸实践。然而,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有限,自我保护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使得他们在社会中成为最为脆弱和易受伤害的群体。因此,确保幼儿的安全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承担着这一重要责任,他们需要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从而让他们在面对潜在风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应对。
二、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存在问题
(一)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合理
调查问卷中包含两道评估教师对安全教育目标看法的题目,旨在评估幼儿园教师对安全教育目标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118份有效问卷中,42.15%的教师认为认识生命重要性和建立良好安全意识是安全教育的目的,41.32%的教师认为其目的在于培养良好行为和习惯,以减少和预防伤害事故。另外,16.53%的教师认为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习必要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幼儿园教师对安全教育的目标并无明确共识。
其次,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目标不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应参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根据幼儿园与全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在进行问卷调查期间,有75.42%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安全教育目标比较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有12.63%的教师,他们认为目前的安全教育目标完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还有11.95%的教师认为目标勉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由此可知,幼儿教师对于安全教育目标的认可度有一定的差异。乡镇幼儿园对于安全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问题。[2]
(二)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完善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幼儿由于年龄问题也面临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威胁,安全教育的内容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继续充实,与时俱进。然而,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譬如很多乡镇幼儿园仅仅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出行安全,并未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较为片面。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乡镇幼儿园教师对小朋友经常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学,而地震防护,防止走失,防止溺水,防止触电等安全教育老师也常常提及。与这些安全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防止性侵害,防雷电,防止异物窒息的相关安全教育内容,幼儿园老师很少关注。[2]其中,防止性侵害只占5.79%,很多老师都认为这部分安全教育内容难以启齿或认为孩子目前还不需要这些安全教育知识。
在对乡镇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中,5位幼儿园教师中仅有1位入职2年的C教师表示自己在班级中设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实施。C教师表示:“我们班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他而情绪不稳定,时常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或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坐着。我觉得可能是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导致的,但是这些事情我作为老师不方便与家长沟通。”从访谈中可以明显看出,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相关内容还需要改进,在关注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课时少,安全演习频率低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教师所在的乡镇幼儿园“经常”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的占比为42.72%,有54.26%的教师所在的乡镇幼儿园“有时”会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约3%的教师选择“很少”列入教学计划。保护幼儿的身心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绝不能被忽视的工作。而调查研究表明,仍有少部分乡镇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将安全教育课程化,也没有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列入幼儿园教学计划之中。安全教育分配的课时少,幼儿很难记住或遇到危险时想起安全知识。
乡镇幼儿园每学期开展安全演习的次数少,《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明确规定中小学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幼儿园不低于每季度一次。[3]笔者对乡镇幼儿园安全演练的次数进行统计发现,乡镇幼儿园很少进行安全演练,很多乡镇幼儿园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与老师交流之后,笔者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园安全演练的情况,发现许多幼儿园在进行安全演练时存在着注重表面形式、演练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约45%的教师表示他们所在的幼儿园经常进行安全演习。进一步调查显示,42.37%的幼儿园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演练,而45.72%的幼儿园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演练。这表明幼儿参与安全教育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根据访谈结果,笔者了解到,幼儿园的安全演练和培训通常是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的,比如每年国家重大地震纪念日进行地震疏散演习,每年“9·18”进行防空警报,开展防空安全演习。一些教师认为,这些演练主要是为了满足上级部门以及幼儿园宣传的要求,拍照、撰写简报和幼儿园宣传的相关公众号,并且在演练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无法真正达到演习的目的。因为园方害怕幼儿在演习过程中出现踩踏等安全事故,所以很少有幼儿园会主动、有计划地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三、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全面的安全教育目标与安全教育机制
安全教育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幼儿园和教师的重视。在五大领域的课程活动中,安全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明确,教师无法针对安全教育开展相应的活动。许多老师可能持有一种“只要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就好”的保守思想。教师应该改变这种观念,从“保护幼儿”转变为“教导幼儿如何保护自己”。他们应该致力于“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再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教育目标。对于小班幼儿,安全教育应聚焦于使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并教导他们如何保护这些部位,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中班幼儿,由于他们的动作技能已相对熟练,且已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因此,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期待他们遵循安全规则,并掌握相关的安全技能。而对于大班幼儿,他们已相对成熟,因此,我们不仅要教导他们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更要教育他们如何预防潜在的危险,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安全教育目标。
(二)在幼儿园内创设自然的安全教育环境
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了环境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幼儿园需要提供优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成长。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时,幼儿园也应注重环境创设的教育潜力,打造生动、以儿童为中心、阳光和正能量的安全教育环境。譬如,幼儿常常在教学楼楼道楼梯上推搡打闹,因此在楼道内楼梯上贴五颜六色的箭头或注意安全的绘本插图,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并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4]另外,幼儿喜欢在走廊里蹦蹦跳跳或观察其他幼儿,贴有安全标语的墙壁可以提醒他们避免危险动作;对于饮水间的水桶,贴上“小心烫伤”标签可以降低烫伤风险。此外,在教室的电源插座旁贴上“小心触电”标志也能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教师可与孩子们讨论危险地点和环境,鼓励他们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并学习如何应对危险。制定适当的安全规则或设计安全标志,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在危险区域的安全规则,将有助于强化安全教育的效果。
真实、自然的环境在幼儿安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不应过度干预,消除环境中的所有潜在危险因素,将幼儿置于一个过度“安全”的环境中。相反,应当在幼儿的活动空间中适当地引入部分适合幼儿独自处理的“危险”,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和感知风险。这样做不仅能帮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危险,还能让他们有机会面对挑战,从而积累宝贵的安全经验。通过这样的过程,幼儿不仅能够学会在幼儿园环境中保护自己,更能为将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确保自身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乡镇幼儿园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安全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乡镇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安全技能的持续提升,乡镇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密切结合当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当前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有效且深入的安全教育策略,共同助力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5]
参考文献:
[1] 陈要芳.永登县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204-205.
[2] 刘忠睿.以绘本为载体的中班幼儿安全教育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1.
[3] 李怡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个案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三)
[4] 程沙颖.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 张双双.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21,(04):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