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的质量控制探究
摘要
关键词
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
正文
1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的意义
电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将电力资源进行高效的传输,提高其能量转化效率,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电线和电缆作为电能传输的必要途径,被广泛地应用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上到国家战略发展,下到普通民众居家生活,从微电机到高压再到超高压,电缆附件已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其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社会建设对电缆附件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我国的电缆附件行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电线电缆制造行业产值占到了整个电工电器行业产值的1/4,是整个机械相关工业制造业中仅次于汽车制造的行业,并且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产值、规模以及其增长率已经连续多年高居世界首位。但在该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目前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此外,附件安装过程资料不齐全、不准确也是一大常见问题。很多施工人员没有记录现场制作过程、保存关键点施工细节数据及图片视频的习惯,甚至附件安装记录表内容与实际现场不一致,导致今后查询制作过程的数据状态极为困难,影响后期电缆附件设备的运维质量。因此,必须通过专题研究明确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的主要问题,指导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的常见问题
2.1附件安装技术问题
高压电缆附件结构比较复杂,安装过程中其操作难度和成本投入都略高于电缆本体,涉及的安装技术也较多,如导体连接技术、绝缘技术、密封技术。高压电缆中间头和终端头的安装是高压电缆附件安装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做好电力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电应力控制,要确保导体对地之间有完整的外部漏电绝缘保护。若技术人员技术应用不灵活、不规范,很容易出现电缆附件安装事故。
2.2操作人员能力问题
高压电缆附件安装是对安装人员专业技能极大的考验,安装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素质会直接影响安装质量。安装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有效的安装经验,或安装中缺乏责任心,疏忽大意,忽略安装细节,都有可能影响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
2.3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高压电缆附件安装必须充分考虑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际安装中分工有序、工期合理、现场优化部署、各要素科学统筹。准备工作涉及的项目较多,如对工器具、零件、材料的检查和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以及建设人员的岗前培训,这些都影响着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准备工作,做好合理的计划安排。
3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的有效举措
3.1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3.1.1保证电缆附件质量
加强电缆附件的质量把控,要求电缆附件厂家保证产品在公司采购框架标准内,并开展出厂试验鉴证,进行产品抽检,确保质量合格。电缆附件产品质量是保证其安装质量的前提,必须严防劣质产品进入安装现场。电缆附件到货,运维单位要按开箱检查验收要求认真开展开箱检查,抓早抓前,核对装箱清单,及时检查附件的产品质量、外观、型号、尺寸、数量等是否满足工程需要,将提供问题产品的厂家记录在案,逐渐形成数据库,加入合作黑名单。
3.1.2加强人员技能培训
目前,高压电缆附件安装人员鱼龙混杂,有厂家技术人员、厂家委托的社会零散人员、转接承包工程的施工队伍等,而他们的技能水平对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有着关键性影响。应对电缆附件安装人员进行资质审查,且面向他们开展实战技能模拟考核,通过观察他们对制作过程的熟练度、对细节的关注处理能力以及附件安装制作过程的规范完整度等,确保其技能合格。要组织技能合格的人员进行安装工艺标准的系统学习。安装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前,应组织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学习并熟悉安装工艺资料,了解工艺步骤的基本程序,对附件安装的关键尺寸进行计算和标注。
3.1.3加强安装环境考察
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环境错综复杂,环境搭建时间长、高空作业、不规范,人员缺乏环境控制意识,对安装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缺少有效的控制措施,安装现场环境条件极差,如图1所示。实际上,电缆附件安装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现场温度应控制在10~30 ℃,如果温度过低,会使得电缆弯曲半径过大,容易对外护套造成损伤;湿度不应大于80%,如湿度过大,就会造成电缆附件表面出现气体,进而威胁电缆附件安全;现场应无明显的粉尘,如果粉尘过多,电缆附件中就会散落杂质,给电缆运行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面对环境方面的要求,研发制作搭建方便、快捷的电缆附件安装作业工作棚,为电缆附件安装提供独立清洁的空间至关重要。如图2所示,研发全套环境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实现对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控制,具体控制范围如下:温度18~28 ℃,湿度≤60%,洁净度要求颗粒直径大于1.0 μm的尘埃颗粒≤8 000个/m3。该自动调节装置满足附件安装环境要求,为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提供了保障。
图1电缆附件安装
图2 电缆附件安装环境控制棚
3.1.4做好电缆本体检查
检查电缆外表有无破损变形,电缆绝缘是否良好,特别是电缆线芯是否进水。如果线芯进水,表明电缆存在重大缺陷,必须马上进行除潮或锯断处理;如果外表变形,表明电缆内部结构或绝缘存在缺陷,必须解决后才能进行安装。
3.2做好安装中的优化部署
3.2.1制定业务指导书
可通过编写制定相关电缆附件安装业务指导书,以规章制度明确和规范现场作业流程、作业标准,形成对应的节点管控数据报告。有制度就需要刚性执行、监督执行。现阶段电缆附件安装制作过程不规范,很大原因就是监督力度不够,安装技术人员贪图方便快捷,时常省略一些重要工序或不注意环境清洁,给电缆附件安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提高附件安装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制作过程的监督,需对附件制作过程中电缆预处理、电缆绝缘处理以及电缆附件组件等几个部分的安装重点进行有效管控,设置专人监控,项目监理人员、设备运维人员、安装人员及技术指导人员等应对关键工序进行全安装过程检查并记录数据,确保电缆开线过程规范,不损伤电缆,加温校直冷却的温度时长满足要求,外半导电层处理和打磨绝缘体规范、工具材料使用正确、尺寸正确、绝缘屏蔽末端的过渡斜面无凹坑或台阶、过渡斜面光滑平整、附件过盈量合适,接线管压接尺寸正确、压紧无凹凸不平及毛刺,预制件(应力锥)组装规范有序、尺寸正确、清洁干净,带材绕包正确及足量,屏蔽保护密封处理规范,从而提高附件安装质量。
3.2.2发挥系统监控作用
当前电缆附件安装管控均采用人力手段,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现场监督时常流于形式,未能发现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偷减工序、未使用专用工具、野蛮施工、关键尺寸数据超过工艺标准要求等问题,短期内电缆附件设备虽然能够正常投入运行,却给今后的运维带来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提高现场附件安装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安装原始数据的保存记录,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系统记录和现场监控,既能提高附件安装质量,又能为生产减负。例如,在附件安装现场应用移动式视频在线监控装置,实现后台电脑360°无死角监控,抓拍关键工序实时状况,掌握并保存现场尺寸数据和关键工序细节处理情况,后台可保留附件安装的全过程视频及图片。本视频监控装置还可监督施工人员行为,自动捕捉违章动作并发出警报提醒,敦促安装人员规范作业,确保每一步骤都高质量开展。
3.2.3数据认真填写归档
目前,附件安装现场安装记录不规范。人员对现场数据记录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经常后期统一按照标准要求虚假填写,对现场运维并无实际参考意义,甚至会误导运维人员缺陷判断的方向。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系统可实现安装数据系统填写归档。系统新建工程项目,导入附件安装工艺流程节点,在作业平板电脑上进行附件安装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数据实时填写、图片上传,实现对每一步工序实时数据的记录及上传,形成附件安装作业报告,解决了纸质记录不全、不准确的问题。系统实时记录上传,可提高安装人员及系统录入人员的责任意识,每个步骤都有作业留底,从而保证了电缆附件制作的精益求精。同时,齐全的原始数据,对今后电缆运维数据分析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3.3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要提前组织培训活动,加强提高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并且保证技术交底详细深入,将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工艺细致地交代给每位参建人员,制定卡片,为施工人员学习、查阅提供便捷。培训活动要严格遵守国家规范标准中的要求,加强分析设计单位二次工艺设计内容,深入阶段机电安装项目合同中的内容,将高压电缆和配线具体内容明确,就其中的细节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将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的重难点交代给参建人员。除了相关工艺质量,还要注意培养施工团队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以质量管理为己任,严格遵守工艺卡、工艺设计相关规范标准,严格落实每项施工细节。施工单位要组建专门的技术质量管理团队,定期、不定期检查现场施工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并且采取追踪管理模式,直到质量问题彻底解决。质检部门要设置专门的质量考核管理制度,详细规定高压电缆附件安装具体工作内容和每个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配合使用奖惩制度,采取警示、处罚等方式处理违反工艺质量规定的人员,劝退多次违法规定的人员。同时,要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针对性地表扬工作积极性高、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好的人员,达到施工人员积极性、自律性提高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压电缆的使用量正逐年增加,但由于外力破坏和施工质量问题,电缆故障频繁发生。高压电缆附件技术在我国已经逐渐成熟,为确保电缆的正常稳定运行,要对附件的安装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只有明确电缆附件安装过程中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及方法,才能真正提升我国高压电缆附件的安装质量,助力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世博,金群,王超.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的探讨[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1(05):179-181.
[2]刘亚俊.基于线缆生产量值数据工程的应用分析[J].中国计量,2021(10):126-127.
[3]刘小成.一种电线电缆无形消耗的控制方法——电阻比[J].电线电缆,2021(05):141-14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