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幼儿;语言能力;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众所周知,人类成熟和发展的主要依赖元素就是语言,而童年阶段则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阶段,教师就要大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站在幼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敢于表达,创新表达,在不知不觉中发散语言表达思维,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并为未来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幼儿从最开始的语言掌握,到不断提升语言能力最终掌握各种语言技能,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语言环境,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并实现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任何内容的学习对于幼儿而言,都具备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站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角度上,为幼儿创造一个快乐且轻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这样幼儿才能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进一步转化为主动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持续发展。幼儿具备天真和活泼的特点,而且自身思维能力尚未健全,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与其他幼儿交流和沟通。举例来讲,教师可以将语言交流区域活动开设进来,并将班级的幼儿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解说活动。小组成员可以轮番扮演小解说员的角色,并根据自己的见到的想到的,发散思维,开展解说,也可以小组成员共同制定一个解说主题,开展解说活动。在这样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营造一个语言交流的环境和氛围,幼儿在进入到这一氛围时,自然而然的开始交流和互动,实现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整个区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小组成员自己讲一讲在整个活动之中的感悟和收获。幼儿在非常快乐的氛围之中就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散思维,实现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一点,就是语言和思维这两者本身就具备密切的关联性,因为在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之中,语言的主要职能就是参与并不断形成思维,缺乏语言思维自然具无法进行,而且思维活动的最终成果必须要依靠语言才能全面表达出来。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幼儿自身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应处于一种同步的状态,本质上来讲,幼儿对于语言掌握的过程,就是自身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明确这一大前提背景下,就要在日常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广大幼儿大胆的发散自身想象力,并结合自然和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来拓展想象思维,并在想象的过程中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思维发散,让幼儿拥有更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实现可持续发展。举例来讲,教师在创设手工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率先创设一个活动主题,即“大自然美好乐园”。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进来,对大自然中的丰富色彩和景象进行呈现,然后引导幼儿结合这些视频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大自然美好乐园。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给幼儿表达和交流的空间,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和策略,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这样幼儿才能在语言表达和想象思维发散中实现共同成长。在前期明确幼儿的想象方向之后,教师就要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深入到身边的花草树木之中,引导幼儿找寻自己的手工活动素材。幼儿在边寻找的过程中可以边结合自己的想象思维,来思考这一素材的可用之处,而且回归到课堂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疑惑,可以与其他幼儿交流,也可以询问教师。就在幼儿张口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就可以思考如何组织语言能让其他幼儿或者是教师更明确自身表达的含义,无形之中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发散学生语言思维,最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思考一点,就是不能一味的停留在幼儿的集体活动创设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多创造一个表演类型的活动。举例来讲,在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节日之中,让班级中的幼儿组织开展相应语言活动,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幼儿在这样家长参与的熟悉氛围下,更能发散语言思维,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植树节这一传统节日之中,教师可以邀请广大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植树活动之中。每一个家长都要自行携带树苗,然后在特定的活动区域之中,共同和幼儿配合挖土和施肥以及浇水等作业,最终完成植树任务。在整个活动进展的过程中,幼儿势必会与家长交流整个作业的过程,并针对自身的疑问询问家长,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就可以得到初步的锻炼。在植树活动完毕之后,教师还要要求幼儿们以家庭为单位来表达一下自己在指数过程中的感想,并积极鼓励幼儿代表家庭来阐述和表达,最大化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化吸引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还能让幼儿在活动之中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密切。又如,在母亲节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将大型的歌唱比赛活动组织进来,幼儿的积极踊跃参与进来,在演唱的过程中也能实现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四、培养幼儿良好语言学习习惯
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习惯的带动下,促进幼儿这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突破。举例来讲,教师可以从创造文明幼儿园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文明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并在不追不仅中形成语言和思维习惯。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化交际场所,教给幼儿正确的语言称呼,并在课堂之上教师扮演对应的角色,让幼儿不断改变称呼,并在反复教育中形成语言习惯。而且在这样的习惯养成下,幼儿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实现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幼儿发展的高度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认识到幼儿未来发展的需求,加大力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语言环境创设进来,并创设各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表演活动以及亲子活动等等,引导幼儿表达自身的想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散语言思维,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培养幼儿的良好语言学习习惯,并传授给幼儿必要的语言表达技巧,明确何种场合应该怎么表达,应该说什么,又要运用什么样的语气,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只有教师不断摒弃旧的教学理念,创新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法,并探索更多的活动场景和语言培养契机,带给幼儿全新的教学体验,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爱珍.信息化背景下语言游戏App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2(09):175-177.
[2]励璁.关注语言导向,提升幼教成效——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2(14):168-169.
[3]陈颖.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2(04):4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