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如何转化后进生
摘要
关键词
中职数学;后进生;策略
正文
中职数学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双重任务。在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所以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进行探讨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其次是提出转化策略;最后是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
一、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出现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首先,“后进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不了解中职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缺少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缺少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后进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后进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难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后进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不能自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后进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辅导。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学无术、不务正业,而老师也会认为这些学生不认真听课、不遵守纪律、成绩差等问题。
1、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不能有效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进步,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比如要让“后进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基础知识入手,逐渐过渡到复杂、抽象、困难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制定目标时出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信心。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引导“后进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等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后进生”尝试给自己设定一个数学小目标,然后在这个小目标完成后给自己一定的奖励。最后,教师要引导“后进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使“后进生”实现对知识的自我认知和理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出转化策略
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要想取得较好的转化效果,必须有一定的策略。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转化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找出制约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多与“后进生”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后进生”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再次,教师要认真研究“后进生”形成学习障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最后,教师要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和辅导。总之,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转化,才能真正地帮助“后进生”实现质的飞跃。
1、分析原因,制定方案
要想使“后进生”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学生,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化。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找出制约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后进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自觉性差、学习基础差、对知识理解能力不强等原因,教师要采取适当方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教师要认真研究“后进生”形成学习障碍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针对“后进生”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比如“后进生”学习成绩较差、基础薄弱,教师就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转化方案;“后进生”学习自觉性差、学习基础差,教师就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转化方案;“后进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对知识理解能力不强,教师就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转化方案。
2、实施策略
教师要多与“后进生”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后进生”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为“后进生”取得转化创造条件。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后进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最后,教师要多与“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和辅导。教师要多关心、帮助“后进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多表扬、多给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后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总之,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能真正地转化“后进生”,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和数学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
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后进生”学习成绩落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要想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克服学习障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建立后进生档案、与“后进生”家长沟通交流、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教育和转化。下面就以建立“后进生”档案为例进行分析。
四、分层教学,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提升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为两个层次:A层为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B层为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在上课前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其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教师将B层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基础薄弱在A层学习,让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在B层学习。教师可以将B层同学分成两组:A组负责学习基础知识;B组负责学习中等难度的知识。通过这种分层教学法,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最大程度发展,从而提升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展示几张图片,让他们对这些图片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些图片所蕴含的数学意义。如果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事物,我们可以问学生这些事物是否存在数学模型。
六、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后进生良好情感的养成
中职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加强与后进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其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组织一些体育、音乐等方面的比赛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班级这个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让其认识到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要多与后进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上给予后进生一定的关心和帮助,让其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另外教师还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在家中的表现。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后进生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来实现对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班级内定期开展一些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对后进生进行转化工作。通过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等多种方式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后进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从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七、分层评价,提高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评价,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后进生,教师要进行耐心、细致、全面的评价,避免出现歧视和排斥的现象。同时,教师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尊严,不要随意地批评和指责他们,这样会对后进生造成伤害,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另外,教师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来对后进生进行评价,如可以采用“进步本”、“小红花”等方式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指数函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上自己每天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然后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提问和讲解。对于学习认真、积极发言、解题思路清晰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奖励,并在之后每节课上都会安排这几名同学回答问题;对于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小红花奖励,并在之后每节课上都会安排这几名同学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结语
数学是中职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学习。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进行分层指导。总之,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数学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方法和模式。中职学校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思想,积极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分层教育工作,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积极探索科学、有效地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陈丽霞. 核心素养视野下中职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51): 78-79.
[2]吴丹.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51): 80-81.
[3]权金泰. 中职数学教学方式探析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51): 8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