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构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
摘要
关键词
生活化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实施;
正文
引言
数学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小学阶段,数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人生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数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而不断求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建设,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增强。
一、生活化构建的重要性
1.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把小学数学教学和生活化建设结合起来,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象,生动形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数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门抽象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但是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却是具体的、触手可及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光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还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去理解里面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将生活化的建构方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为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把学过的知识深化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去,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已掌握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灵活运用,并切实加以运用,使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过分强调对教材内容的讲授,而忽视联系实际生活,造成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环节。忽视了学生的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相符合。
2.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传统的方法,缺乏创新的数学教学思维,致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到实际教学中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不足,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3.缺乏实践环节
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学科,而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环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和公式上,没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另一方面,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其数学思维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会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低下。
三、基于生活化构建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1.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等特征,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也难以在生活中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位置”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感知周围的物体,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的座位、电影票中的座位号、火车票的座位信息等作为例子来讲解位置,从而让学生知道怎么用数对表示生活中某些物体的位置,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也能够对位置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可能性》这一节课时,为了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置摸球游戏、师生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表达出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能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通常只是浅尝辄止,而对培养学生系统数学思维的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也是不能满足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加强。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找一找身边的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如开展去超市搜集商品的价格,化身小小营业员来计算商品的价钱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在提高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认知水平的同时,能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也能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结语
生活即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会发现数学,从日常生活中感悟数学。以数学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交流和合作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将枯燥的知识生活化。生活化教学可以让数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活”起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开拓的舞台。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教学,深刻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衔接。教师需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从而使数学在生活中“活”起来、“用”起来。
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李良仓.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
·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马祥.中国农村教育,2020(22)
· [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石洁瑜.考试周刊,2020(48)
· [4]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赵小莉.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