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有据,融入教学
摘要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正文
引言
议题式教学是指通过对某个议题的探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本的内容。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科层面上,注重培养初中生的高尚品德、优良的思想品德,通过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使其从内到外主动地吸收、内化知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推进中的议题
(一)课程关键地位未有效落实
在初中的教学中,“重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轻副科”概念,如道德与法治等,依然存在。道德与法治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造成了道德与法治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信心不足,老师的教学不够深入,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双向交互的学习过程演化为机械记忆,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果不能完全理解教材的内容和内涵,那么,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时,就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把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从自己的必修科目中剔除。
(二)专业教师不足
在实施素养教育、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在《关于2016年中初中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思想品德”这一议题的教科书被修改成了“道德与法治”,德育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德育与法治学科应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由于学校对道德与法治等方面的关注不够,致使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兼职教师数量不断增多,而专职教师数量却不断减少。
(三)学生兴趣低下
在初中阶段,由于受教育经验的影响,学生和父母都把道德与法治看作是老师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一门课程,不管是从学生对学科的理解的重要性,还是从学校多年养成的应试教育理念来看,道德与法治都是“副科”,而学生又不愿在这门课上花太多的时间。结果导致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以议题为“纽带”,培育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议题的选取是有价值和意义的。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和难点来确定适当的议题,题目的选取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并便于副题目的设定与展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把社会的热点议题引入到课堂上,把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具备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众参与等课程的核心素养。
另外,在议题设计上应尽量做到大而不能少,要做到综合而不能单一化。老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对新闻进行跟踪,并根据课本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新闻事件进行课堂前的报道,将议题引入教室,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所选择的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在上一节《法不可违》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在广播:“4起盗窃汽车,被关进监狱,声称自己这辈子也不可能打工的男人,即将从监狱里出来。”借此,作者引导学生思考男性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进行分类,让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本节课程的要点,从而培养其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抉择两难性议题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有时会出现“抉择障碍”,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选择。老师可以在这个议题上,对学生的是非观念、价值观进行教育。以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第3节“诚实守信”为例,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同学们诚实守信的精神。 在人际交往中,好朋友往往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彼此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是无关紧要的,有些则是对与错。比如小王,他逃课去了网络,临走之前还跟小黄说了句:老师要是问起,你可以说“我”身体不适,提前离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小黄向小王保证,所以,在老师询问的时候,如果他能像小王所说的那样回答,所以小黄虽然表面上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但实际上却是在说谎,“对朋友言而无信”,并不是什么诚实的行为。老师可以借此启发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诚实?在进退维谷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辨别是非呢?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真正的友情是什么?用什么态度去拒绝一个不讲理的朋友?哪怕是一个不正确的要求?在这样一个艰难的选择中,使学生对诚信的含义、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利用议题来思考友谊、人际关系等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知识。
(三)议题式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议题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把现实生活场景与议题式教学相结合。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比如,在讲授“服务社会”的课程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议题,与社会工作者进行沟通和合作,让同学们和社区工作者共同为社会服务,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和成就感,并且,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培养一种为社会服务的自觉,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信仰。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服务和奉献中获得快乐,加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使命。
结论
在以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以道德与法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应该与同行一道,共同努力,共同研究道德与法治教育,以严肃负责的态度,专业严谨的精神,共同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使命。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6-09-14(9).
[2]潘银苏.利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初中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