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探讨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凤娟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洋口中学334600

摘要

当前,双减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本文以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双减政策的践行为背景,探讨了如何结合双减政策完善初中数学教育,希望可以真正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相关经验借鉴。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双减;策略

正文


前言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成了教育界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其自身的特点切实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剖析,考虑到具体的实施对策,以转变目前的教育状况,把更加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带到孩子们面前,让学生们在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中,更加轻松地学习和运用知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降低他们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在良好的课堂体验中能够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学习,进而促使他们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双减环境下促进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满足教学发展的相关需要[1]

一、探索引入,夯实基础

概念引入是初中数学概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温故知新”的基本原理,注重转换期的教学,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不利的后果。在课堂上,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利用他们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启发式、指导式等方法,指导他们进行自学。首先,教师应通过对身边事物或实物的仔细观察,使他们从感性的物质中获得感性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数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视频或者思维导图等手段,列举相关的教育例子,然后把这些例子上升到一个比较抽象的特征,然后把它们浓缩成一个数学的观念,这样就容易让人明白了。

二、联系生活,改善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和生活的关联性很大,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知识,实施以生活为导向的生活化情景教学策略。要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该创造一种以数学思想为主的教学情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以“轴对称与旋转”知识为例,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是我国目前的热点话题,为了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全面理解,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进行情景教学,并对学生提出问题:从传统文化来看,大家能从哪里认识轴对称和旋转?可否举例?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引入剪纸文化,由此深化知识点,通过教学情景把教学内容带入生活,探索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人文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图形的相似”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些视频,让学生找到其中的相似图形运用。比如,相似图形可以用来计算距离、角度、面积和体积,如测量室内的地板面积、计算车辆的安全距离等,使用相似图形的几何性质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此外,相似图形也在日常室内装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室内装饰中经常会使用相似图形,其画法更精致、更优美,便于装饰中打造出和谐、美观的室内环境。同时,在一些定制装饰中,比如窗户、门造型等,我们也可以使用相似图形,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空间需求。再者,在零部件的设计中,如果我们运用相似图形的几何知识,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精确的零部件尺寸,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由此,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相似图形”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分析素材,落实德育

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提取生活化的德育素材,要注意材料要富有德育教育意义,保证我们选择的内容能够焕发出正能量进而切实提升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效果。比如要为具有背景和情节的数学问题创造具体的教学情境。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思政教学。例如,在进行数据分析教学时,可以锻炼学生的数据查找和分析能力,同时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还可以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比如可以查找近几年的城市用水数据,分析当地用水特点,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具体经历来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年度用水量在逐渐增高,这样在进行数学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明白用水量会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也对学生的节水意识进行了培养。

四、引导沟通,完善互动

在很多同学心目中,教师的印象是很严肃,因此很少与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这就使得老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学习问题,也无法让老师开展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会导致老师和学生无法相互理解。这样一种紧张的人际关系,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而且还会给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课程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不仅对学生有益,而且对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也是有益的[3]。例如,笔者在课堂上很注重学生的评价与建议。同时,也欢迎同学们到办公司进行询问另外,还应时常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进行调查。学业优异者常处于学习“瓶颈”阶段,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学习对策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的学生学习表现不稳定,缺乏自信;学差的同学往往缺乏基本的数学理论,对数学的理解也很差,因而难以解答有关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强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做到因材施教。此外,还针对各类学生提出了几点对策:对于“瓶颈”,通常采取“高效”的方式进行整理,并总结其常见的“问题”;对于自信的问题,通常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鼓励;对于学困问题,要对他们的学困进行细致的剖析,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让他们经常进行数学练习,在余的时候,多为他们解答他们不懂的难题,让他们逐渐地发现自己的学习动机[4]

五、培养习惯提升能力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对于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帮助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将知识点复习一遍,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课后反思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是帮助学生养成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请教老师或同学的习惯。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小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两个角和与它们垂直的直角边就相等;如果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那么这两个角和与它们垂直的直角边就相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对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十分有益。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以学生的经验和实践为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制作学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先让学生用学具测量出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然后用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在三角板上摆出三角形,最后再测量出两个内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合作任务单上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六、尊重差异,多样教学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对于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的学生,可以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对于成绩一般、思维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一题多问”等教学模式,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成绩较差、思维迟缓的学生,可以采用“一题多练”、“一题多思”等教学模式,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难题。

七、单元作业,提升水平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按照教学内容,布置一些应用新原理、新算法的练习,尽可能地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快速地理解、记忆、应用等,但是这种方式却容易造成同学对于所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即没有太多的关联性。因此,在基于整个单元的作业设计中,老师要从全局出发,深度发掘知识的内容,充分理解本单元的话题意义,并科学地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可以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从而提高对知识点的认知水平。比如,就拿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来说,本单元的主题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主题来整体布置作业。可以进行以下的安排:Step1课前预习: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上的理论、例题解析,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理论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Step2单元作业1:对例子进行举一反三的探索,在将不同的学生进行组之后,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教师提供的例子中的变形题目,展开详细的演算,之后将其与答案进行对比,并相互打分。同时,在“交流”中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再一次总结起来,并学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Step3单元作业2:实践与应用,学生应该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全部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答教师提出的新问题,比如:在一个购物中心里,卖一批名牌衬衫,它的平均销售量是一天20件,那么每件衬衫就可以获得40元的收益。为提高销售额及尽快消减库存,我们已做了一个适度的降价,经研究发现,衬衫每降价一元,市面上每天就能多售出两件衬衫,假设一家购物中心每天的利润是1250元,那么每一件衬衫所需降价的金额是多少?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每个衬衣的价格应该降低x元,那么就可以得到(40- x)(20+2)=1250,解得x=15。Step4单元作业3:复习、归纳并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学生要对所学习到的东西展开复习,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归纳,对其进行了解,并在自己的小组内部展开相互间的沟通与评估,以此来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持续地进步,从而推动自己的知识水平的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育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双减政策为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发现在双减环境下要实现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双减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包括探索引入、联系生活、落实德育、完善互动等,希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蓉.双减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苑教育,202219).

[2]吴晨.基于双减背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5).

[3]王继海.提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研究[J].科学咨询,2019(12):206-208.

[4]陈润秀.双减政策之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互动软件,2021(6):43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