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解剖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研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灵芝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044600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各个专业开始寻求强化路径,各院校也开始整合教学资源,使用新型手段和理念。其中中职学校是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更重视技能培训,而医科专业作为直接关乎群众个人利益的领域,需要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新型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效能。基于此,本文以中职学校的解剖学为例,重点讲述中职学校解剖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和特点,再阐述具体的教学应用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成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未来成为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中职学校;解剖学;案例教学法

正文


引言: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职院校中解剖这门学科更是一门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对此,各大中职院校需要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应用案例教学法,其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意义和实用的学习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解剖这门学科,还能积累更多实践经验,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一、中职学校解剖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无论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还是中职学校职能的角度来看,若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都需要逐渐吸收专业理论,但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记忆,更需要秉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对此,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法时,现需要秉承实践至上的原则,在讲解案例时,不只是单一地进行视频、图片展示或文字讲解,而是让学生亲手操作,在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时,可以使用相对仿生的人偶来教学,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以免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另外,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法时,还需要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比如很多教师的经验可以不直接传授,而是为学生设定一个命题,学生一边调动基础知识,一边予以实践验证,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活用知识,也能找出自身薄弱点[1]

(二)评价与考核原则

    在应用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客观建立适配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课程分析,并收集各方数据完成客观总结,帮助学生和教师找出自身不足,后续提升教学成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更多专业医科知识。对此,教师需要了解评价工作是双面性,对于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在课后为其学生情况予以评价,重点在于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后续学习时有意识地调整,提高学习效率。于教师而言,在完成阶段性课程后,需要留意学生的掌握情况,多听取学生的反馈,进而提高自身教学成效。至于考核阶段,需要秉承全面性等原则,坚持以教材为脉络,以实际应用为抓手,不仅要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需要了解其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案例的教学价值。

二、中职学校解剖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一)启发学生思考

    启发性是案例的一大优势所在,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在刚开始接触解剖课程时,可能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面对庞大的概念基数和复杂的人体结构时,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但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深入,这类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关键点在于:其一,借助案例教学法,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是能够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很多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加深印象,同时在分析案例时,也能不断思考,对自己不了解的步骤有所认知,逐渐积累后提升学习成效。其二,在医科专业中,理论学习是基础也是桎梏,很多时候医科生们的难点不在于能否记忆基础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活用知识,确保应对不同的情况,此时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供给学生更真实的情境,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了解知识如何应用[2]

(二)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所谓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也是案例教学法实践性优势的体现,从概念上来看,中职学校要求学生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技能提升上,虽不涉及高难度的科研工作,但也需要足够细致的操作技巧,同时能够快速上手学习,以免因为心理、生理等因素导致学习进度受阻。对此,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后,学生会直观地面对救援或研究一线,亲眼见证解剖的全过程,尽快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习和思考能力,面对实操学习时能够更加专注,以免分神导致失误。另外,中职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将人才输送到各个医学领域中,所以大多会在一线奋斗,借助案例教学的实践性优势,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巧,逐渐提高操作能力。

(三)培养创新意识

无论是教师教学案例的选取,还是如今医疗行业的技术、理念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皆在不断迎接潮流,淘汰旧产物,使人才素养更适合现代社会。换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在中职学校解剖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促进中职学校解剖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更好地提高中职学校解剖教学质量[3]

三、中职学校解剖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教学案例

于案例教学法而言,案例导入的方式越直观,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就越明显,课堂氛围也越加浓郁。对此,教师需要了解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很多技术手段能够完美应用于教学体系中,如多媒体技术,其能够将静态化为动态,抽象化为具象。对此,解剖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直接将真实案例作为教学的导入,以此来达到对学生进行启发,并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而且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导入时,教师需要重视案例的应用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或视频资料,而是要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使得课堂学习效果提升,提高记忆牢靠度另外,在解剖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重视案例导入的环节。在进行案例导入,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与课本上不一样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逐步推出案例让学生有代入感,提高学习成效[4]

(二)提升案例丰富性

解剖学的案例选择需要具有典型价值,针对问题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后能够对专业知识有清晰的认知,此时丰富案例形式和总量便是主要的优化路径。对此,须知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是对相关案例的充分应用,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好地理解,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保证所选案例的丰富性,使其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其一,教师需要围绕专业课程内容选择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呈现真实的情境,使其能够从中直观地感受到疾病在身体上所产生的变化,从而引发学生对疾病相关内容的思考。其二,需要建立人体解剖学案例库,利用信息化技术,收录已知渠道的优质案例,并且教师在教学中找到的新案例也可以直接上传,久而久之会形成非常客观的参考数据集群,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课后复习,都能从中检索查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视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中职学校解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解剖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教师要利用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病例和一些解剖知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疾病与人体器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剖知识的学习中来[5]。另外,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细致研究各个案例与教学方向之间的关联,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完成教学后及时总结,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四)开展客观评价和考核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效果并不能进行及时地了解,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对此,在医学解剖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应从多个方面展开,例如案例教学前和教学后的效果、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足够中肯,以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掌握情况。而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解剖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在实际应用时,教师需要针对中职学校解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客观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发挥体系优势,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提高中职学校解剖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志涛,方鲲鹏,隋承军等. 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2022, 29 (09): 151-153+157.

[2]李敬双,李金凤,王思凝等. 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在动物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1, 39 (21): 59-61.

[3]徐占云,秦睿玲,李忠浩等. 外科手术案例教学法在动物局部解剖学中的应用 [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 (20): 273-276.

[4]马哲.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 [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 (05): 236-237.

[5]宫元文.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中职护理解剖教学相关分析 [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 (03): 1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