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研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苏佩奇

陕西省潼关县潼关中学 714399

摘要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化学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实践能力的关键,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当前国家注重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下,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加强实践与思考,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增长学生见识,满足学生日益成长的需求。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并以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兴趣、进行化学实验等提供保障。通过对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优秀的学习习惯,进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更多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正文


在传统的化学学科教学中,以化学教师为主体,开展一切教学工作。尽管这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但也会相应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动下,高中化学教师也应学会转换自身角色,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学习习惯。为此,就需要化学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计划,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长时间学习之下,已经逐渐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待同一知识点会有不同看法。然而,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联,对此只有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汲取更多营养,从而有效增强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化学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将更多的化学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意识到学习化学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以此加大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精神。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也应将化学实验的优势彰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能够在化学实验中进行检验[1]。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地调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深化自身对化学知识点的印象,这将可以在未来的高考中助力学生取得好成绩。

二、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丰富与创新教学方法

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背景,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对教学方法不断丰富与创新,从而给学生建立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使其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此外,对于高中化学教师而言,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帮助学生搭建起学习化学知识的框架,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以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为例,化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前预习任务。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资源共享。化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化学物质分类方法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其中发散自身思维,并更好把握化学原理以及化学反应,这都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撑。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时候,也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探究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现今,人们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得益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经发生极大变化[2]。为此,身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对信息化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以此吸引班级内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化学课堂上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与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特点相贴近,进而使学生学习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在课上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

“海水中的元素——氯”相关知识为例,教师为让学生精准把握氯气的生活用途以及化学性质等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播放实际生活中广大居民用水的视频。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水龙头在出水的时候有小气泡现象,水质有一丝浑浊。经过一段时间,自来水的气泡变大,而水质变得更加透明。对此,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解释氯气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明确小气泡产生的原因,即氯气的漂白作用所致。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可以将生动的教学视频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了解。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既需要教师为学生灌输专业的化学知识,而且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以此推动化学课堂的顺利进行。比如,对于化学知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便可以组建学习小组,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化学活动,持续延伸学生的学习视野[3]。又或者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真实情况,布置一些带有开放性的、探究性的课后作业,进而在家庭中利用各种物品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更好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通过在课堂上、课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以让学生自觉约束行为,并逐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在未来的化学课堂学习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四)构建生活化实验

高中生已经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且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密切。为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高中化学教师便可以在带领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的时候融入生活化,以此帮助学生搭建起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更多与生活相关的资源引入到课堂中,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4]。此外,学生也可以在参观化学实验的同时分析生活要素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细致观察,并找出更多的化学现象,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持续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原电池”为例,主要讲述的是原电池在工作中产生的正负两极现象,学生在学习时应了解化学电源的分类以及应用的材料性质。此时,化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场“探究电池正负极反应以及总反应差异”的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应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原电池。而后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原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拆解,并将其分别放在不同的溶液中,连接电路,让学生观察电子的运动方向。在学生亲身实践的方式下,他们可以对电池两极工作原理有更加精准的理解,以此有效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使得现有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不断做出改变与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准,创建更为新颖的、与学生学习特点相吻合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高中化学教师也要重点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吸收更多专业知识养分,而且也可以切实提高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全面加强化学教育实践,并展开不断的思考,以此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谭旭权.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3,(35):106-109.

[2]王山岗.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4):117-119.

[3]安惠惠.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思考研究[J].家长,2023,(23):99-101.

[4]高仁兵.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高考,2023,(23):9-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