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中职体育;教学
正文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词汇。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下,要及时地适应新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而体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它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是,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上,只是形式上的形式,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升中职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1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中职体育是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它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中职体育教学既要保证学生的体质,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中职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精力去进行其它科目的学习,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情感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质,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大脑,扩大他们的思考空间。中职体育教育有效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其成为学生的楷模,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既可赢得学校职称评定,又可提升教师在教育竞争中的地位。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体育老师由于没有太多的教学工作,所以其他科目的老师都会选择让体育老师来管理学校的工作,这让他们变成了学校的后勤保障,这让体育老师们非常的为难,也让他们的体育老师越来越少,这对于中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学生们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中职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校优质的教育水平,体现出一所学校拥有的强大的教师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彰显了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种宣传手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可以让学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更多的人报名,这样才能让学校变得更好。
2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2.1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中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导致他们的认识层次较低,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兴趣较弱,加之中职的课程设置主要是理论课和实践性课,所以,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的积极性较低。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把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培养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体能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2教师的观念较为落后
中职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体育教师往往是重技能,轻理论。一些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常常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能,而忽略了对其进行心理、情感方面的教育;有些老师更是把"健康第一"的观念忘得一干二净。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教师觉得,只要孩子们有健康的体魄就可以了,哪项运动技术才是最重要的;也有一些老师认为,体育课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能不去就不去。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2.3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中职体育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许多教师在"教"与"练"之间的关系上,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认为,教师只需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练"则是他们的事。所以,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影响了学生的体能与技术,反而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了逃避的心理。此外,"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使教室的气氛沉闷,缺少生机。
2.4课堂评价体系不规范
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评教与学生自评是两种方式。教师的评估主要是看学生的出勤、纪律和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动作的质量和参与程度。这样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但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引起他们的负面情感,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竞技水平。与此同时,因为没有给学生及时地反馈和激励机制,也造成了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甚至是放弃的现象。
3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3.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构建“以人为本”的新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最大,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积极地参与和探究。所以,老师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观察技能,从而让他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注重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进行适当的布置,进行细致的设计,力求营造一个好的气氛,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篮球是一项充满活力和热情的体育运动,它既可以锻炼人的体魄,又可以培养人的勇气、毅力、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在篮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要充分利用篮球场地,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如:分组赛、个人对抗赛、班友赛等;也可以组织各类的主题班会,给学生们讲解篮球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打球的快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在课外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例如:球类比赛、拔河、跳绳等,从而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性格,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3.2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建立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4丰富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灵活地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要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运动理论与技术。在持续地学习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唯有如此,才能让班级生机勃勃。比如,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录像、网上资源等方式对体育课堂进行辅助。总之,我们应继续丰富和发展体育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动”、“玩”、“乐”。
3.5建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转变以往的单一考核方式,构建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考核制度。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体育参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比如,可以设定不同的达标指标(如动作规范达标率、动作技能达标率),并对不同级别的学员进行奖励;还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值或需求值(例如,在指定的时间段中,要完成指定的工作数量);还可以对每一节都进行定量的打分,也可以通过小组互评等各种形式对课堂进行评估。
3.6挖掘体育精神,培育综合素养
在当前阶段,在对中职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时,老师也要注意对体育精神的有效发掘,重视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老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体育教学中,向学生们播放和展示一些比较典型的优秀体育赛事视频资源片段、奥运会的精彩瞬间等,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中职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另外,中职体育老师也可以对某些体育文化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对一些体育名人的事迹进行解释,这样才能让中职学生对体育拼搏精神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良好的体育精神的影响下,不断地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认识,促使其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体育学习的整体体验。持续推动中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良好的品德素养。这将对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发展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中职学生获得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和提高。
结束语:
体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效果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我们要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转变、评价的多元化等方面,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全面地提高。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实际情况和如何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并为中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游思忠.解析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4):52-53.
[2]高峰.基于中职体育教学特点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2(05):13.
[3]李明.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1(29):67.
[4]秦雪.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有效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8(6).72-73.
[5]刘汉锋.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8(1).161-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