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信息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对策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医院管理;信息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用
正文
随着就医人数的增多以及权利意识的觉醒,加大了医院管理的难度,传统管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了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推动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信息化管理能够及时掌握疾病的发展动态,分析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为疫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一、医院管理信息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一)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近些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如说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2013年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2019年开始暴发的新冠病毒等。这些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流行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响应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是有效控制疫情发展的有效手段[1]。而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医院能够快速获取患者的信息,帮助医院调配人力、物力资源来应对疫情,进而将疫情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疫情的传播与发展。在传统的医院管理中,人工管理为医院的主要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比较低下的。比如说某地发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地的医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然后经过层层报送才能将疫情的信息传达到决策层,很容易错过最佳控制时机,进而导致疫情的扩散。而信息时代下,医院引入了信息技术,构建了医院本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利用相关的技术与全国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如果医院发现了传染性病例,只需要将病患的信息上传到医院本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即可完成疫情信息的收集,利用网络传输协议将相关的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决策层,同时启动应急影响程序,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疫情的防治工作,尽快控制疫情,并提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进一步保障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每个医院的现有的医疗资源都是比较有限的,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传统的医院管理中,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往往由于信息的不对等,不能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只能按照经验进行资源的调配,降低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质量,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疫情。而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测疫情的发展情况,明确医院乃至整个医疗系统的资源情况,以便决策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调配,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每个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帮助卫生医疗机构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合理安排医疗人员以及各种医疗设备,避免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疫情防控的成本,提高疫情防控的效果,以便医疗卫生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
(三)提高信息共享与沟通效率
由于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病毒的传染,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3]。比如说黑死病的爆发使无数欧洲人口死亡,造成了欧洲人口的锐减。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与医疗水平落后以及信息共享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可见,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信息共享与沟通效率往往确定了疫情控制的效果。但是在以往的医院管理中多采用人工管理的模式,各个部门的沟通效率比较低,还容易受沟通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传达错误的发生,降低了紧急响应的速度,对疫情的控制带来不良影响。而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则能够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患者病历、诊断结果、药物配送情况等重要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了信息共享与沟通的效率,避免信息传递上的误解和延迟,使医护人员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效控制病情的蔓延速度,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例如,2019年武汉陆续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经过各种相关病毒检测发现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成,这种情况下,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迅速收集、整理和传递病例数据,并提供相关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等信息,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数据的支持。
(四)辅助决策支持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医疗系统的决策对整个疫情的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决策层提供实时的疫情数据及统计信息,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说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分析和评估疫情的传播情况,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医院决策层能够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及时调配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医院运行状况的影响,提高了预警响应的速度,有效保障了患者及其他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同时医疗管理信息化系统还能够整合多部的信息,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输,使决策者能够及时获取疫情以及各种医疗资源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互通有无,为相关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依据,从而提高角色的科学性与有效率,进而促进疫情控制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同时保障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医院管理信息化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4].因此应该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蔓延。为了提高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的速度及医院资源配置的效率,应该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以及软件建设。一方面,医院应该引进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高其硬件配置,确保医院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率。众所周知,不同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其存储空间、服务器容量与运行效率也有所不同。医院每日需要生成海量的数据信息,对网络带宽、服务器容量、数据存储空间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硬件设施配置不足,容易影响医院的运行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因此应该加强硬件建设,及时引进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不断满足医院的诊疗需求。另一方面,医院应该引进最先进的软件系统,确保信息化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进一步提高医疗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为疫情的防控提供基础保障。例如在新冠疫情暴发时期,医院需要同时录入数以万计的患者信息,这种情况下,由于信息化系统的缺陷,容易出现运行缓慢、系统崩溃的现象,不仅降低了疫情响应的速度,还容易可能导致信息的丢失,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该加强软件系统的研发,对现有的系统进行优化,不断满足医院的管理需求。
(二)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信息时代下,医院应该强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工作模式,在医院的整个运营的过程中渗透信息化管理的理念[5]。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周期较长,医院应该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引进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相关健全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的同时保障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在医疗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利用QQ、钉钉、微信、在线平台等网络工具提供在线医疗服务,为更多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医疗流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几率。管理质量的高低往往体现企业的发展前景,医院可以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充分考虑技术优势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优化布局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的流程,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要求,提高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提供智慧医疗服务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推动了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发展。现如今,医疗卫生系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便捷性。尤其是新冠病毒暴发后,智慧医疗得到了更为迅速地发展。医院在构建智慧医疗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律与特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收集、问诊与管理,预防和治疗并举,减少外出就医的次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智慧医疗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经济”的诊疗服务,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疾病的诊断,对疫情的防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6]。同时智慧医疗服务的提供还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提高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为更多社会公众提供福音。
(四)提升医护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信息时代下,医院管理逐渐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掌握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医护人员如果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应对公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更为优秀,能够更为出色的完成医疗救治任务。比如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使用信息化系统来采集城市居民的信息,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完成各项工作,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隔绝疫情的传播渠道,避免病毒的蔓延。因此医院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信息化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帮助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如信息检索、数据采集、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与使用等,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各种操作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流程,使其能够快速完成各项工作,提高其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医院还应该划分医护人员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职责与权限,时间能够准确传递信息并及时响应,提高企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此外,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渗透信息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使医护人员能够根据现有的数据信息评估或判断疫情的严重程度,帮助其做好应对疫情的准备。
(五)利用信息化系统宣传疫情防控信息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管理信息化系统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医院可利用智慧平台(如手机app、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及时更新疫情数据,发布疫情的信息、最新的政策以及防控措施等,使社会公众对疫情情况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引导其正确认识疫情,培养健康意识以及科学防护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好自我防护,从而有效隔绝病毒的传播,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的蔓延,有效维护社会公众的健康。同时医院还能够利用信息化系统普及《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政策法规,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发现身边的病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护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避免病例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往往带来严重的后果,医院管理信息化则能够全面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决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进而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在保障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同时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田贝贝. 应急护理预案管理模式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应用[J]. 现代养生, 2023, 23 (16): 1253-1255.
[2]张宁, 朱晓曼. 区块链技术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中的适用与展望[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 22 (11): 43-44.
[3]岳彩红. 医院护理团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护理精细化管理[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 14 (10): 181-184.
[4]林陶玉, 陈晓兵, 方鹏骞. 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联防联控医疗救治中的作用与协作机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3, 40 (04): 256-259.
[5]孙轶群. 档案管理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思索[J]. 黑龙江档案, 2023, (01): 161-163.
[6]郭佳鑫, 孟杰. 医院管理信息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 25 (21): 189-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