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管理对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配置效率及配置质量的影响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吴点点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

目的 研讨六西格玛管理对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配置效率及配置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2021年5月-2023年6月的医务人员和2000例药方进行研究,其中2021年5月-2022年5月20例医务人员和1000例药方,实施常规管理法,设为对照组;2022年6月-2023年6月20例医务人员和1000例药方,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配置效率、配置质量。 结果 观察组配药时间、送至科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配药量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配药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时间合理性分别为99.80%、99.50%、99.60%,均高于对照组的98.50%、97.10%、97.20%(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0.50%,低于对照组3.60%(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用于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中能提高药物配置效率和配置质量,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六西格玛管理;配置效率;配置质量

正文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能够将病区内各种静脉药物向洁净区转移,进而保证全部能无菌配置,保证能直接将静脉药液直接使用,减低药物配置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提升配置的安全性,还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因此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是临床关注的重点[1]。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一种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由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步骤组成,追求精细化管理,为降低缺陷率、提高满意度,近年来逐渐被引入医疗领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而本院在成立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后,很多环节和人员都出现了问题,因此工作效率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临床静脉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3]。基于此,本研究探寻了六西格玛管理对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配置效率及配置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2021年5月-2023年6月的医务人员和2000例药方进行研究,其中2021年5月-2022年5月20例医务人员和1000例药方,设为对照组;2022年6月-2023年6月20例医务人员和1000例药方,设为观察组。观察组243例胃肠道病变、240例消化系统病变、249例妇科疾病、268例呼吸系统病变。对照组245例胃肠道病变、241例消化系统病变、255例妇科疾病、259例呼吸系统病变。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其中两组在研究期间医务人员均未发生变动,有5例男、15例女,年龄21-41岁,均数(30.25±2.31)岁,其中大专5例、本科9例、硕士6例。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法,依照规范的操作流程配置药物,同时向患者传达合理用药的消息。观察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1)定义:该项管理法想要顺利实施的关键是保障管理质量,其中的管理思维为“高效率和零浪费”,同时依照具体目标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降低差错率和及时准确送药作为控制的重点。要求每天上午八点半之前将所有患者的静脉药物送至病房,保证患者的用药需求,同时还要将提高送药及时性和配药准确性作为目标。(2)测量:合理应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的方式对审核药方、准备药品、配药等可能会对配药产生影响的环节进行调查,要确定和配药有关的非增效以及增效因素。依照工序将送药和配药次序排好,同时制定规范的静脉配药流程,分别为开具处方、到审核药方、到打印标签、到领药、到配置药物、到核对、再到配置药物、接着到打包、到清点药物、到送药、最后验收。分析配药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对配药准确性和送药及时性产生潜在影响的因素。(3)分析:将配药非增效和增效因素作为分析的基础,同时结合医务人员的具体能力,对于配药的环节和流程重新调整,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5S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方法中,通过对工作环境的改良、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进行改良来营造安全、舒适的配药环境。(4)改进:制定好改进方案,①将系统和人工审核方式进行结合对药方做最终的审核,首先应用审核软件对药物的配伍、剂量、溶剂、用药方式等进行审核,同时还要判断药物配伍之后的安全、相容以及稳定性,接着由药剂师对药物的用药次序、配伍禁忌等进行复核,若是出现配伍禁忌、溶剂不合理,用药途径等错误要及时与药师取得联系,保障合理用药。②改善工作制度,实施弹性制度,将次日的任务量提前一天就整理,另外对于配药人员的数量也要进行调整,根据具体药量进行排班,使排药准确性和速度都得到提高。③对于配置药物、领药、打包、核对、清点药物等配药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发现有很多重复的步骤,因此可以分类摆放不同类型的药物,尽量使排药人员的活动量减少,是排药的效率得到提升。④将一些外包装比较类似的药物要分开摆放,对于有毒性的药物要贴上警示标签,并且不与其他的药物放在一起摆放,将一些容易混淆的药物做好标记,比较常用的药物但是用药量通常较少时需要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分类包装,进一步减短核对的时间,使得排药更具便利性,为排药预留更充足的时间。(5)控制:将这些改进措施都落实到实处,同时制定出相关的准则,并及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合理、规范、高效的配药流程,并且还要依据评价的结果对质量进行评定,有不足和存在问题的地方要及时纠正,并提出后续的整改措施。

1.3观察指标

1)两组相关配药指标相比,包括配药时间、送至科室时间和配药量。(2)两组配药准确、及时以及时间合理性。(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常见的有调剂差错、处方差错、药物破损、不合格医嘱、溶媒贴错、液体渗漏等。(4)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相比,采用自制的问卷评价,内容包括管理技巧、工作态度、配药水平、配药安全四个方面,每一项总分均为2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配药指标相比

观察组配药时间、送至科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配药量比对照组多(P0.05)。见表1

1 两组相关配药指标相比n1000

组别

配药时间min)

送至科室时间min)

配药量ml)

观察组

50.23±3.16

7.15±1.46

73.49±4.36

对照组

55.41±2.34

9.35±1.05

62.58±4.15

t

41.659

38.685

57.316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配药准确、及时以及时间合理性

观察组配药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时间合理性分别为99.80%99.50%99.60%,均高于对照组的98.50%97.10%97.20%P0.05)。见表2

2 两组配药准确、及时以及时间合理性[n(%)]

组别

准确性

及时性

时间合理性

观察组n1000

99899.80

99599.50

99699.60

对照组n1000

98598.50

97197.10

97297.20

χ2

10.026

17.234

18.293

P

0.002

0.001

0.001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

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0.50%,低于对照组3.60%(P0.05)。见表3:

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n=1000,例)

组别

调剂差错

处方差错

药物破损

不合格医嘱

溶媒贴错

液体渗漏

总发生率(%)

观察组

1

0

1

1

1

1

50.50

对照组

6

3

9

4

8

6

363.60

χ2







23.930

P







0.001

2.4 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相比

观察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 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相比n=20,分)

组别

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评分

观察组

90.05±3.57

对照组

75.04±5.31

t

10.491

P

0.001

3 讨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现阶段应用广泛的药学服务场所,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显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可为静脉配药提供保障,促进药物成功配制,减少配药差错率[4]

研究得出观察组配药时间、送至科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配药量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配药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时间合理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一套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目的在于持续的改进业务流程,提高客户的满意度[5]。该种管理法最大的特点便是以数据说话,以客户为中心,另外还要持续质量改进。六西格玛管理法注重对流程的改进,认为只要有过程存在,便存在改进的机会,同时也就有其应用的价值,强调持续改进和变革的过程[6-7]。医院中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是为医院中不同科室提供静脉药物的场所,将提高静脉药物配置质量作为六西格玛管理法的目标,通过规范摆放药品和处理药物标识来使工作环境更整洁,减短药剂师的查询时间[8-10]。通过简化和规范工作流程来分配医务人员工作,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更优化的分配,避免不必要的工作环节重复,促使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药物送至各个科室。在六西格玛管理法中能尽量减少配药过程中一些重复的环节,使得工作环节减短,进而使配药的准确性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对送药及时性和配药准确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减少配伍禁忌、溶媒不当等不良事件发生,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有效的保障[11-13]

综上所述,六西格玛管理用于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中能提高药物配置效率配置质量,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霞,郭炎荣,危华玲.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广西医学,2020,42(1):103-106.

[2]方璐,魏凌云,高静华,等.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21,50(6):1029-1032.

[3]王琳,张朗朗,黄星丽.细节管理和环节控制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8):1000-1003.

[4]左杨,王燕,刘密密,等.六西格玛管理在化疗药物配制中心的运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6):724-727.

[5]闫雯雯,姜慧轶,沙影丽.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缩短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等待时间的效果评价[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5):978-981.

[6]戴芳,吴斌.2016-2020年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横断面调查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23,44(1):64-68.

[7]刘冰,李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智能机器人配置化疗药物的临床效果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23,38(6):227-230.

[8]袁海玲,王亚萍,杨书敏,等.品管圈用于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穿刺落屑率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22,31(23):28-31.

[9]王宁宁.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调配环境、成品输液质量及差错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396-399.

[10]余浪,蒋志平.正性激励及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风险防控工作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3):2034-2038.

[11]徐璐.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38-40.

[12]刘秀兰,刘异,裘琳.药师审方对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干预分析[J].医药导报,2021,40(10):1423-1426.

[13]李芸,叶芳.品管圈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和送达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2):3454-34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