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剂差错与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剂差错;防范措施
正文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疗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部门,其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提供高品质的成品输液和药品使用咨询等服务[1]。该部门通过实现封闭式洁净环境配置,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药物暴露等风险,相较于传统开放式配置方式具有更多的优势和保障[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为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和临床治疗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3]。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全院输液调配,工作量较大,且静脉用药种类繁多,极易出现差错。鉴于此,本文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需静脉输液的患者46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022年1月~6月(整改前)23例患者(配置输液72袋)中出现的调剂差错状况,于2022年7月~12月(整改后)23例患者中实施(配置输液70袋)。整改前男13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38.42±3.18)岁。整改后男12例,女11例,年龄18~68岁,平均(38.34±3.15)岁。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出现差错依据不同因素分为内部差错与外部差错,前者主要是指在厨房调配过程中,及时核对发现,并改正后,未出现资源浪费或引发不良事件的差错;后者是指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工作医护人员未及时发现,经病区护理人员核对后出现的差错,可能会引发用药错误,造成医疗纠纷[4]。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n(%)用于表达计数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整改前调剂差错状况进行评估,发现调配环节是出现调剂差错的主要因素,占比64.29%(9/14);整改后差错率低于整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剂差错状况
差错原因 | 整改前(72袋) | 整改后(70袋) | χ2 | P | |
标签问题 | 字迹模糊 | 1 | 0 | ||
标签打印数不齐 | 1 | 0 | |||
发药环节 | 多规格或相似药物混淆 | 1 | 0 | ||
多发 | 1 | 0 | |||
调配环节 | 未更换注射器 | 2 | 1 | ||
药品未溶完全 | 1 | 0 | |||
漏加、未配出仓 | 4 | 1 | |||
多规药品调配错误 | 2 | 1 | |||
成品扫码送至病区(分科错误) | 1 | 0 | |||
合计 | 14(19.44) | 3(4.29) | 7.739 | 0.005 |
3 讨论
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的工作量非常庞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完成。同时,由于工作的需求,员工之间的流动速度较快,这给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为工作量巨大且时间紧迫,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差错的情况[5]。这些差错有可能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在所有的差错中,内部差错是导致外部差错发生的起因。因此,为了避免外部差错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减少内部差错的发生[6-7]。这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整改后差错率4.29%低于整改前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差错率。
3.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剂差错分析
(1)审方差错:该类错误主要表现为一下方面:①溶媒选择错误,例如不能使用碱性溶媒或与其他药物混用的药物未能识别;水溶性维生素只能用糖溶解等。若出现错误,极易出现医疗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②药品浓度差错;③配伍禁忌:例如氨茶碱联合维生素C使用,出现较大解离度,降低药物浓度,促进机体排泄;④重复给药;⑤医嘱录入错误,常见错误为将“mg”录入“ml”等。
(2)标签差错:在日常工作中打印标签时,器械故障或因未及时更换标签纸,未及时检查,导致标签打印数量不一致或字迹模糊,从而引发调配差错的发生。
(3)发药差错:未将药品放置在制定位置,对药物的查找效率、准确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且在药物发放时未仔细核对,尤其是多规格、相似药物的混淆。
(4)调配环节:①在静脉用药集中配置过程中,注射器未规范摆放,在调换时造成注射器混淆,②护理人员未仔细核对溶媒及药物剂量等相关信息,从而增加漏加、多加、未配出仓等风险。③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药品未溶解完全,造成药量抽取不完全。④配置完毕后发现质量问题,例如成品颜色不符,未仔细核对而出现差错[8]。⑤对于多规格药品,配置过程中未进行区分,导致差错风险提高。(5)成品分科错误:①在将输液打包入箱时,存在打包归箱的错误。②配置输液成分分科错误,在成品核对扫描后,将药物错误地放置在其他病区的药箱里。
3.2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1)强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的培训,针对科室内新入的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培训,考核通过后上岗。为进一步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定期统一开展相关培训、继续教育等,提高科室整体技能。
(2)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首先依据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细化各项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①强化药品管理,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对特殊药品进行有效的储藏,例如避光、冷藏、贵重药品等。注意调节适宜的药品存储温湿度;针对化疗药物、高警示药品以及相似的药物分开储藏,并张贴醒目的标识,由专人管理;在药物摆放方面,可根据使用频率进行调节,可有效提高排药效率,减低差错率;定时对药物有效期及质量进行评估,防止药物过期、变质的状况[9]。②根据科室特点排班,采取弹性排班制度,依据工作量的状况适当增减人员,保障工作效率与质量。③对医护人员开展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培养谨慎独立的思维,消除过度依赖的观念,严格遵守规程和查对制度。在各个环节结束后,要进行章程审查,并督促个人承担责任,以提升工作责任心。④及时记录差错事件状况,详细记录原因及内容,定期汇总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⑤定期对科室内使用电子产品进行维护,由专人负责维修、包养等工作。在打印标签时若发现碳带、标签纸不足等状况,及时更换,重新打印完整、清晰的标签[10]。⑥对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制定退药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药师和护理人员及时沟通,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处理退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错误。⑦建立错误奖惩制度以激励和责罚核实错误的人员,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和责任感,从而降低错误发生率;在设置工作台时,确保操作台面干净整洁,不放置冗余物品,尤其是不混合调配药物,确保台面上只有当前配置的药液;每天早晨进行团队会议制度,及时交流当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有关药品信息和不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问题。
(3)加强员工的专业能力,持续学习药理学、说明书和审方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增加外部学习机会,借鉴他人的优点,不断更新知识;定期分享工作经验,学习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员工的工作技巧;避免陷入思维定式,这是工作中出错的常见原因[11]。对于容易出错的问题,员工应增强警惕,防止错误的发生;每年对员工进行考核,包括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的评估,只有通过考核的员工才能继续从事工作,对于错误率高、无法胜任工作的员工,及时进行沟通、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
(4)药品管理:仔细核对药品的规格,尤其是溶媒规格,标签上输液和多规格药物药品后标注规格、剂量等信息;针对新药品需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溶媒溶度、选择等需求。充分掌握药品相关知识与配置技能的基础上,预防处方错误的发生。强化药品的退药管理,每日指派专人负责处理退药事宜,当出现错误时能够明确责任所在[12]。建立药品质量监控小组,有效提示员工有关高风险药品和易失误药品的种类。
总而言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均需工作人员谨慎、认真对待,合理设计操作流程设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的基础,也是降低静脉用药风险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状况,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苏卉,张桂芬,陈欢,等. 某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2174件内部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 海峡药学,2021,33(11):193-196.
[2] ZHANG, JINGJING, BAO, JIANAN, WANG, RENYING, et al. A multicenter study of biological effects assessment of pharmacy work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antineoplastic drugs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6,315(Sep.5):86-92.
[3] 陈帅,钞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危害药品调配过程中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3):25-27.
[4] TIAN GAO. From self-management to a systemized proc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n management in a Chinese hospital's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center[J]. Leadership in health services,2020,33(4):325-337.
[5] 赵娜,李晓明,靳会欣,等.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配置人员关节肌肉劳损症状调查与防范措施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9):802-804.
[6] 余浪,田静.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差错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2):186-190.
[7] HOU, JUAN, LIANG, PING, ZHOU, YUYAN, et al. Comparisons of the Safety of Hydromorphone Hydrochloride Solution for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When Prepared Under Hospital Ward and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Environments[J].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21,83(5):1065-1070.
[8] 许呈扬,谢显琴. 质量控制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肿瘤药物差错件数及药物配制质量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1):119-121.
[9] 王宁宁.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调配环境、成品输液质量及差错发生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396-399.
[10] 袁媛.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4):678-679.
[11] 余玲玲. 戴明循环管理模式的QCC活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率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0,33(3):532-534.
[12] 郑晓阳.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调剂差错的成效分析[J]. 海峡药学,2020,32(7):245-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