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排药差错的效果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胡敏霞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PDCA循环法后对降低其排药差错的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2022.5-2023.5我院50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排药工作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排药工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排药工作使用常规配置法,观察组排药工作使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排药时间、排药差错率、配药差错率以及排药差错类型。 结果 观察组药品排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排药差错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配药差错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排药差错类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配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PDCA循环法后对降低其排药差错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排药时间、排药差错率,提高工作人员对药品配置的准确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排药差错

正文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全院静脉药物的集中调配部门,所有医嘱经药师审核后进入调配环节,调配人员在万级环境百级操作台上实行配置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药品配置中高危药物具有极大毒性,用药后患者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起效快、效果好,如不合理使用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后果,严重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进行操作,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1]。在药物配置中融入PDCA循环法的干预措施,可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PDCA循环针对项目工作的质量目标按规划、执行、检查与改进行动来进行活动,以确保项目目标达成并进而促使品质持续改善,是降低排药差错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按照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2]本文探讨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PDCA循环后对降低排药差错的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5-2023.5我院50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排药工作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排药工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排药工作使用常规配置法,观察组排药工作使用PDCA循环法;同时期再选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18两组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差异(P>0. 05)见表1

1   两组工作人员一般资料对比(±Sn=18

组别

年龄(岁)

学历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

本科

大专

观察

36.52±3.11

2

8

1

8

对照组

36.61±3.41

2

6

3

6

t/х2

0.087

0.064

1.286

P

0.931

0.800

0.257

1.2 方法  

对照组:将易混淆药品分开摆放,并做标示牌区分;汇总单取药时认真核对药名、规格、数量;每拣完一个药就在药名上做标记;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复核药师每天查检排药差错件数。

观察组主要包括PDCA 环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包括计划设定具体执行一认真检查处理总结这一流程。(1)计划(Plan)阶段:建立药品配置管理小组,由副主任药师担任组长按照评审标准中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及“药物配置标准”章节相关要求点评药品配置的过程,调查并记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配置准确度情况。列举导致药差错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四人员因、环作系统因、法律法规因。基于所列举的差错原因制排药差错发原因鱼骨图,并运用鱼骨图找导致差错发主要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与措施,监督计划的落实情况。2)实施(Do)阶段:调整药架上的药物摆放位置,在保证需求大的药品容易取用的基础上增大易混淆药物位置间距强化药架上易混淆药物标签管理,增加看似、听似、一品多规标志以及特殊药品包括高警示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的标志。删减输液单上部分不必要的信息,提高易混淆药物输液单之间的辨识度,药品及规格合理组合标注于药品通用,并备注上提示其与易混淆药品间的辨别。使用不同颜色的输液溶媒存储箱替换原来相同颜色存储箱,并在输液单上以通用与溶媒规格相结合的方式示,以提高员工对不同类输液溶媒之间的辨别,减溶媒品规排药差错的发生。制作并完善易混淆药物辨别PPT,易混淆药物报告板简介员学习提高员工认识,减易混淆药物之间差错发生。3)检查(Check)阶段:PDCA入检查阶段要求员工在日常排药核工作中,发现、登记并上报医院系统不,每个月底纳入当月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对排药环节现的差错进行总结并讨论与改进措施由小组秘书撰写组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全体员工学习,提高员工对差错情况认识危害;长督查日常工作中改进措施的落实并发现工作在的问题供小组会议商讨4)处理(Action)阶段:根据指定的计划具体的执行,按照相关标准和制定的要求,在执行后认真检查将检查情况标淮化并总结经验,用下次相似问题发生时的应对,防止该类问题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药品排药时间、排药差错率

2比较两组药品配药差错率,配药差错主要包括审方差错、溶媒差错、误配差错。

3比较两组药品排药差错类型,排药差错类型主要包括品规错误、数量错误、放错批次

4比较两组工作人员药品配置评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配置标准评定,项目有药品目录、标准化流程、专区存放、专用标识、不良事件、配置前查对、定量管理、有效期管理,分值范围 0~10 分,药品配置准确度与评分成正比[3]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2.0统计软件,±s可以用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联合运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将其表示出来并使χ2 检验,统计学意义则需要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药品排药时间、排药差错率对比

观察组药品排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排药差错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药品排药时间、排药差错率对比±Sn=25

组别

排药时间(min

排药差错率(%

观察组

0.62±0.04

14.00

对照组

0.95±0.07

624.00

t/х2

20.466

4.153

P

 0.001  

0.042

2.2 两组药品配药差错率对比

观察组药品配药差错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药品配药差错率对比±Sn=25

组别

审方差错

溶媒差错

误配差错

配药总差错率(%

观察组

0

0

1

14.00

对照组

1

3

3

728.00

х2

-

-

-

5.357

P

-

-

-

0.021

2.3 两组药品排药差错类型对比

观察组药品排药差错类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两组药品排药差错类型对比±Sn=25

组别

品规错误

数量错误

放错批次

总计(%

观察组

1

0

0

14.00

对照组

1

3

2

624.00

х2

-

-

-

4.153

P

-

-

-

0.042

2.4 两组工作人员药品配置评分对比

观察组药品配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5  两组工作人员药品配置评分对比±Sn=25,分

组别

药品目录

标准化流程

专区存放

专用标识

观察

9.25±1.56

9.01.12

9.41±1.32

9.64±1.40

对照组

8.15±1.26

8.31±1.13

8.22±1.06

8.32±1.32

t

2.743

2.326

3.515

3.430

P

0.009

0.024

0.001

0.001

续表5

组别

不良事件

配置前查对

定量管理

有效期管理

观察

9.41.02

9.17±1.35

9.25±1.41

9.43±1.13

对照组

8.33±1.10

8.13±1.23

8.30±1.12

8.25±1.03

t

3.733

2.847

2.638

3.859

P

0.001

0.006

0.011

0.001

3 讨论

静脉配置中心也叫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目前比较新的药物配置方式,主要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专业的药剂人员应按照严格的标准操作进行药物的配制[4]。这种情况使原来分散在各疗区的治疗室开放环境下配置的静脉用的液体,集中由专业的技师在万级洁净下密闭环境操作台上进行配置改变了各种临床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配置的传统做法,而且由于其环境较好,避免引起药物质量的下降[5]

有研究表明PDCA循环管理护理是新型的一种管理模式,PDCA循环是指Plan-Do-Check-Act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它是一种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药品配置的监控和改进,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进行循环过程降低排药差错[6-7]本文探讨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PDCA循环后对降低排药差错的效果分析有结果表明观察组药品排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排药差错率少于对照组,这是因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明确了药师与护理人员的专业分工与合作使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进一步加强,制订合理、科学的管理细则,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排药差错率,确保药品使用安全、可靠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8-9]还有一个结果表明观察组药品配药差错率、排药差错类型明显少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在检查阶段与处理阶段时,应对排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制订了有效的解决策略,达到降低排药差错率目的[10]。最后一个结果表明观察组药品配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加强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全面展开排药工作,在培训中让工作人员了解更多关于配药差错的相关知识[11]

综上所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PDCA循环后对降低排药差错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排药时间、排药差错率,提高工作人员对药品配置准确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镇明,陈梅,阮锐宏,. PDCA循环法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排药差错的应用实践[J]. 甘肃医药,2023,42(10):912-914.

[2] 刘会会,符瑞玲,彭晓玲.标准-执行-检查-改进循环管理对儿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配制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12):89-92.

[3] 周瑜湉,居羚,章蕴帆.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药学服务新理念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22,28(12):17-19.  

[4] 沈少仪.精细化管理在PIVAS降低化疗药物排药差错率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2):4037-4038.

[5] 吕欢.系统防范措施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6):191-193,200.   

[6] 傅灿娟,潘冬梅,章燕祺,. 8S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相似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8):151-152.  

[7] 张丽荣,彭军,李蒙蒙.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规范病区基数药品工作中的实践[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22,35(4):353-355.

[8] PER NYDERT, ANTONIA KUMLIEN, MIKAEL NORMAN, et al. Cross‐sectional study identifying high‐alert substances in medication error reporting among Swedish paediatric inpatients[J]. Acta paediatrica.,2020,109(12):2810-2819.

[9] 陈刚,袁玉丽,黄秋明. 采用PDCA循环管理规范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实践[J]. 中南药学,2022,20(7):1698-1703.   

[10] 朱建君,黄子敏,郑龙创.基于PDCA循环质控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在患者用药安全及处方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13):1724-1727.

[11] 朱露莎,季晓慧,孔敏,. PDCA循环法用于试验用药品管理质量改进效果分析[J]. 中国药业,2022,31(15):16-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