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叙事护理;团体心理治疗;抑郁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人群的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愈发提升,有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抑郁症病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不仅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配合高质量的护理措施[1-2]。本文将探究分析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共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5例,女性患者共11例,平均年龄为:(52.36±2.17)岁,观察组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6例,女性患者共10例,平均年龄为:(52.42±2.1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遵循医嘱以及院内各项相关规章制度,予以患者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方法
叙事护理:①问题外化,加强与患者沟通与交流,消除其内心的负面情绪。耐心听取其倾诉,及时掌握其内心心理状况的变化,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多听少说,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引导,使其认为负性情绪是患者自身以及医护人员的敌人,为其战胜负性情绪的信心,进而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焦虑、焦躁等负面情绪。②解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与之建立优良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于相关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进而使得患者愿意与医护人员分享自身的经历,在此过程中,引导患者回忆人生中客服困难的相似经历,协助其进行克服困难方式的总结。④改写,根据患者叙事记录,绘制行动蓝图和意义蓝图,用积极事件建立的支线来改写当前的消极主线,帮助患者重整自我,为新生活事件腾出心理空间。⑤见证,通常情况下,抑郁患者普遍在意外界的看法以及评价,在护理过程中可利用该心理,借助别人的“眼光”以及“说法”增长患者的力量。通过患者所在乎的人的眼睛,看到自己好的一面或新特征,进而提升患者对于自身的认同以及理解。
团体心理治疗:①开展病友交流会,在会中引导患者进行自我介绍,计相应的团队游戏,引导患者于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进而使得患者之间能够互相认识、互相信任、互相鼓励,了解团体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②予以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使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抑郁症状与自身人际关系问题的联系。引导患者倾诉自身所存在的负性情绪,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③定期组织患者开展交流,或是开展团体类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倾诉日常生活中自身所遇见的困难,由相关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答;同时可引导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进行控制不良情绪技巧的分享,保障患者的恢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采用SDS以及SAS评分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以及基本满意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占比;数据均由研究期间收集整理得出。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心理状态
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干预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对照组干预前的SDS评分为:(54.37±1.16)分;观察组干预前的SDS评分为:(54.46±1.11)分;其中t=0.400,P=0.690。
对照组干预后的SDS评分为:(52.55±1.00)分;观察组干预后的SDS评分为:(48.69±1.38)分;其中t=16.175,P=0.001。
对照组干预前的SAS评分为:(53.04±1.30)分;观察组干预前的SAS评分为:(53.10±1.26)分;其中t=0.237,P=0.813。
对照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51.59±1.05)分;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49.02±0.98)分;其中t=12.779,P=0.001。
2.2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如下所示:
对照组中:满意例数为:9例,基本满意例数为:9例,不满意例数为:8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9.23%,
观察组中:满意例数为:10例,基本满意例数为:15例,不满意例数为: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其中χ2=6.584,P=0.010。
3. 讨论
叙事护理能够使患者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诉说内心的痛苦和需求,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有助于其医疗救治和疾病康复,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等叙事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变自我认知,修复心理创伤。而予以患者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的调整患者的人际关系,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能够有效的应用社会支持系统,进而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3-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取得了优良的效果,相比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观察组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经亚.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下医务社工介入抑郁症患者康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
[2]赵萍,李佳,刘楠,高黎妮.正念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23):179-181.
[3]郄莹华.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和社会支持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01):74-76.
[4]许素英,冉熠,牟建珍.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23):169-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