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小祥

于都县人民医院 342300

摘要

目的 观察临床上护理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本院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阶段内接受诊治的6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由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划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受试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束干预之后,比对试验对象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几率、生活质量测量值。结果 护理工作开展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测量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投入临床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在实施护理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且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生活质量随之得到较好的提升,值得被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价值探讨

正文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临床上常应用的治疗措施的一种[1]主要应用于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患者由于年龄相对较大,具有较大的手术难度,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患者自身的耐受性较差,手术风险相对较大,患者在实施手术之后,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患者自身的认知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出现多种负情绪,包括抑郁、焦虑等,这将会影响到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为改善这一情况,需及时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配合[2-3]。常规的护理服务实施后并不理想,手术期护理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更加系统、全面,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提升预后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具体效果如何,本次研究中将60例接受诊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在临床护理开展中,对试验组施用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220222阶段内接受诊治的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划分为试验、对照组各30

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4岁-80岁,平均72.36±5.0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5岁-79岁,平均73.29±5.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试验对象均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属于自愿参与;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具有正常的精神情况,可实施相应的配合操作;排除标准:①不纳入患者中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例;②不纳入患者中具有血液性疾病、重大感染的病例。

1.2方法

对照组:针对组内试验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措施,告知患者手术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4]。帮助患者实施常规的检查,术后展开常规抗感染等干预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任何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实施相关的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试验组:针对组内试验对象,实施术期护理干预①实施术前护理。在手术治疗展开之前,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的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进一步提升患者自身的认知度。面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列举成功治疗的病例,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及时对患者自身的心理状况实施评估,依据其实际的评估结果,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其负情绪,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有效改善其依从性及配合度,进一步降低术中的应激反应,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实施;②实施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提前将室内的温湿度实施相应的调节,以患者自身的感受主,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展开体位护理指导患者实施90°侧位,及时实施静脉通道的建立。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实施严密的监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合医师实施手术操作,术中所需输注的液体需提前实施加温处理,及时对术中的血迹实施冲洗;③实施术后护理。患者结束手术之后,注意清点手术器械等物品的数量,确认无误之后,将患者转移至恢复室内,并注意观察患者术后的实际情况,任何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实施处理。在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将其转移至病房,实施中立位为主并外展30°的体位干预。术后加强巡视工作,观察其引流管的状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并指导其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改善其机体功能。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应用自评量表对试验对象的满意度,展开评估操作,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所得分值依据85~100分、60~84分、0~59分评分标准,可依次得结果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3.2并发症发生几率:分析试验对象研究相关数值,了解其发生感染、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的具体情况。

1.3.3生活质量测量值:护理干预结束后,试验人员选择SF-36量表测量其生活质量,0-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实施软件 SPSS 22.0 计算,其结果中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α=0.05检验水准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P<0.05 具体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下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护理之后,试验护理满意度96.67%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护理满意度比对[%]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

30

1033.33

1240.00

826.67

2273.33

试验

30

1446.67

1550.00

13.33

2996.67

X2


-

-

-

6.405

p


-

-

-

0.011

2.2并发症发生几率

下表2所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护理之后,试验并发症发生几率3.33%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并发症发生几率比对[%]

组别

例数

感染

假体松动

关节脱位

并发症发生几率

对照

30

26.67

310.00

26.67

723.33

试验

30

13.33

00.00

00.00

13.33

X2


-

-

-

5.192

p


-

-

-

0.023

2.3生活质量测量值

下表3所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护理之后,试验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80.16±4.28)分、(81.28±4.61)分、(80.13±3.24)分于对照组71.37±4.64)分、(72.13±4.62)分、(70.92±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生活质量测量值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评分

物质生活状态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

30

57.23±5.34

71.37±4.64

56.68±5.67

72.13±4.62

55.31±3.65

70.92±3.13

试验组

30

57.79±5.35

80.16±4.28

56.93±5.72

81.28±4.61

55.37±3.69

80.13±3.24

t


0.406

7.627

0.170

7.679

0.063

11.198

p


0.686

0.000

0.866

0.000

0.950

0.000

3. 讨论

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5-6],对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会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降低,为改善其生活质量,需及时实施积极的治疗干预。临床上常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治疗,该手术措施主要是应用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骨骨头替代其病灶组织,促进其病变组织关节进一步恢复,改善其关节功能。但是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这将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为此需实施积极的护理配合。常规的护理效果欠佳,而术期护理能够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7-8]。为此此次研究选择实施术期护理。

以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对患者展开术期护理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得以减少试验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实施术期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试验组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肖红玉、钟红华在《糖尿病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9]一文中,提到的结果相近,证明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较好。围术期护理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术前更注重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事宜,改善其认知情况,进一步疏导其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实施。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合医师实施手术步骤,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做好保暖工作,提升手术的成功几率[10]。术后加强巡视干预,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有效恢复。

以此可证,接受诊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展开围术期护理措施具有更好的效果。在实施护理之后,患者自身的满意度随之提升,且并发症出现情况得以减少,对比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更适宜推广至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庆雨. 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3):222-224.

[2]李秀艳. 围手术期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165-166.

[3]孙玉洁. 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护理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21,45(18):1927-1929.

[4]张贵霞,严洁敏,龙艳,. 家属同步教育的延续性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315-316.

[5]刘文超,李珊,柴云云.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3):139.

[6]姜鹤,赵奇奇,杜秀丽,. 3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期的护理重点探寻[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9):147.

[7]宋宏晖,张鹏,徐炜,.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2021,37(9):825-832.

[8]刘曙红.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8(3):89-92.

[9]肖红玉,钟红华. 糖尿病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4):153-155.

[10]雷萍,曾惠玲,肖多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