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临床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手术治疗;补肾化瘀解毒法;临床效果
正文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主要是指由于采用骨吸收抑制药物或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该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内外产生瘘口,溢脓,颌骨发生坏死,到后期时还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大块死骨暴露的情况,导致患者遭受较大痛苦,严重影响了其生命质量。针对该种疾病,需要尽早给予患者明确诊断,并且给予其对症治疗,以改善病情,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当前,临床上认为对该种疾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症状,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仅采用手术治疗无法实现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也导致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或者复发的情况,仍旧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更好地保障术后效果,加入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该种疾病患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后加入此种药物治疗的情况回顾分析,并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间收治的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共计100例。纳入标准:1)根据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确认为本病。2)疾病处于2期、3期病变。3)符合手术指征。4)临床资料完善。5)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并且转移到颌面位置。2)存在头颈部放射治疗。3)对本研究依从性差。4)合并精神障碍。将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均数(63.24±3.45)岁;合并糖尿病的有27例,接受激素治疗的有23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6-80岁,均数(62.78±3.87)岁;合并糖尿病的有25例,接受激素治疗的有22例。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无差别,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本组实施手术治疗+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首先给予患者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全麻处理,对于处于2期病变的患者[1],实施清创手术和蝶形手术,将死骨去除干净,然后采用局部黏骨膜瓣无张力关闭窗口。对于处于3期病变的患者,采用协和股部分切除术,以将病变部位切除,然后采用重建钛板与下颌下腺转位进行联合对下颌骨连续性进行重建处理,如果组织缺损范围比较大,则需要再联合应用岛状瓣对下颌下腺对死腔进行填充处理,并且将内黏膜切口关闭。如果患者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手术前对其实施全身的核素扫描,排除腓骨出现恶性肿瘤转移病变后,可以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对下颌骨连续性进行重建处理。对于出现在上颌骨的3期病变患者,先将上颌窦内死骨及出现感染的组织彻底清除干净,然后采用碘仿纱条对上颌窦腔进行填塞处理,并且要注意定期换药。手术结束后,要将标本常规送检,对于患者是否出现肿瘤转移情况给出明确诊断。术后给予患者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该方剂为:黄芪,当归,丹参,生熟地,首乌,续断,补骨脂,乌梢蛇,蜈蚣,对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持续治疗2个疗程。
1.2.2 对照组 本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全麻处理,对于处于2期病变的患者,实施清创手术和蝶形手术,将死骨去除干净,然后采用局部黏骨膜瓣无张力关闭窗口。对于处于3期病变的患者,采用协和股部分切除术,以将病变部位切除,然后采用重建钛板与下颌下腺转位进行联合对下颌骨连续性进行重建处理,如果组织缺损范围比较大,则需要再联合应用岛状瓣对下颌下腺对死腔进行填充处理,并且将内黏膜切口关闭。如果患者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手术前对其实施全身的核素扫描,排除腓骨出现恶性肿瘤转移病变后,可以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对下颌骨连续性进行重建处理。对于出现在上颌骨的3期病变患者,先将上颌窦内死骨及出现感染的组织彻底清除干净,然后采用碘仿纱条对上颌窦腔进行填塞处理,并且要注意定期换药。手术结束后,要将标本常规送检,对于患者是否出现肿瘤转移情况给出明确诊断。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口腔黏膜基本愈合封闭,未出现临床感染情况,术后未出现复发情况。好转:患者口腔黏膜大部分愈合封闭,仍有未封闭情况,出现轻微感染情况,术后有部分出现复发。无效:患者口腔黏膜未封闭,甚至暴露出深面骨,出现严重感染,出现复发。2)自制科室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估患者不良情绪状况,总53分,分数越高表示情绪越差,反之则越好。4)应用VAS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区间0-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越疼痛,反之则表示疼痛越轻。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4]评估自我效能感,10-4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好,反之则越差。5)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5]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每个指标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本研究中得到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检验,t对应计量数据,平均数表示,x²对应计数数据,百分数表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性 就治疗总有效率看,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76%,两组有差别,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对比(n/%)
组别 | n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50 | 34 | 13 | 3 | 94 |
对照组 | 50 | 27 | 11 | 12 | 76 |
x² | 4.783 | ||||
P | <0.05 |
2.2 治疗满意度 就治疗的总满意度看,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72%,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治疗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n | 非常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观察组 | 50 | 33 | 13 | 4 | 92 |
对照组 | 50 | 25 | 11 | 14 | 72 |
x² | 5.987 | ||||
P | <0.05 |
2.3 不良情绪 治疗前,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分)
组别 | SAS | SDS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50) | 40.58±4.35 | 20.19±3.24 | 41.85±3.46 | 20.18±2.57 |
对照组(n=50) | 41.82±3.29 | 29.38±3.75 | 40.98±4.65 | 28.68±2.33 |
t | 5.893 | 6.875 | 4.683 | 5.874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4 VAS、自我效能感 治疗前,两组的VAS、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VAS、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分)
组别 | VAS | 自我效能感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50) | 7.58±1.45 | 2.11±0.34 | 23.49±2.44 | 35.49±2.33 |
对照组(n=50) | 7.64±1.78 | 4.85±1.22 | 24.82±2.56 | 30.85±2.65 |
t | 5.783 | 6.884 | 3.794 | 9.874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5 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5
表5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 时间段 | 生理机能 | 一般健康状况 | 社会功能 | 情感职能 |
观察组(n=50) | 治疗前 | 65.49±3.45 | 67.49±2.33 | 66.74±2.65 | 65.19±2.35 |
治疗后 | 90.38±2.35 | 91.82±3.25 | 92.19±3.75 | 90.92±2.34 | |
对照组(n=50) | 治疗前 | 66.72±2.14 | 65.83±3.35 | 66.38±2.39 | 67.84±3.88 |
治疗后 | 78.48±4.37 | 77.69±3.25 | 78.85±3.25 | 79.49±3.21 | |
t组间治疗前/后对比 | 5.784/6.767 | 6.875/8.873 | 7.774/4.673 | 6.674/9.873 | |
t组内治疗前后对比 | 5.789 | 7.874 | 9.884 | 10.37 | |
P组间治疗前/后对比 | >0.05/<0.05 | >0.05/<0.05 | >0.05/<0.05 | >0.05/<0.05 | |
P组内治疗前后对比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对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疾病,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治疗主要包含了高压氧、抗生素、特立帕肽等疗法[6-7],对于0-1期病变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者不愿意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治疗。但在实施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较长周期的康复,如果后期不能加强防护,又会对治疗有效性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的颌面无法完全封闭,甚至出现感染,或者出现复发情况,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导致其不良情绪严重,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精神与经济负担[8-9]。因此针对该病必须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法,以保障患者的预后效果。
在本文研究中,除了采用手术疗法,给予患者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对患者起到了显著效果。该种药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因子,并且消除局部的肌肉痉挛情况,提高血液供应效能,从而对损伤部位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另外,该药物还能够具有成骨作用,能够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再生产生刺激作用,并对破骨细胞活性产生抑制,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研究结果显示,就治疗总有效率看,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76%,两组有差别,P<0.05。就治疗的总满意度看,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72%,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前,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有差别,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有差别,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有差别,P<0.05。可见手术+药物治疗的方法更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康梓钦,王岳鹏,何奕霖等. 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中坏死骨质界定中的应用[J]. 口腔疾病防治,2023,31(06):408-413.
[2]王立萍,唐瞻贵,黄俊辉.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颌骨坏死1例及文献复习[J]. 口腔疾病防治,2023,31(04):274-277.
[3]周博文,单兆臣,阳涛等. 双膦酸盐颌骨坏死及双膦酸盐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2,36(04):269-273.
[4]朱鑫美,李志勇. 低能量激光疗法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22,38(08):1326-1330.
[5]郭玉兴,赵宁,王佃灿等. 以带蒂颊脂垫为基础的双层软组织封闭技术修复药物相关颌骨坏死手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2,40(01):61-67.
[6]李洁,孔祥波,刘仰等. 短期内建立大鼠放射性颌骨坏死模型的改良及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动态评价[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03):115-119.
[7]王璐,林海燕,刘倩等. 种植体植入术后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21,26(01):35-39.
[8]赵悦涛. 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25):70-72.
[9]冯平平. 药师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诊疗及监护中的作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1):171+184.
...